江苏宿迁:就业创业服务有了“新面孔”
近年来,宿迁将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补贴范围,鼓励劳务品牌优化品牌名称、标识、符号等要素,健全质量标准和诚信评价体系。

江苏宿迁:就业创业服务有了“新面孔”

来源:中工网2023-09-03

“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最近,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豫新街道江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设置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热闹非凡,滚动大屏实时播放用工信息,并设置专人专柜向前来咨询的居民介绍讲解,居民张月通过专人服务找到心仪工作后开心地说。

近年来,宿迁市从劳动者最基本的需求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让老百姓不必“东奔西走”,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如今,宿迁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有了“新面孔”,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社服务工作让老百姓真正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幸福。

开到家门口的就业“职通车”

“之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咨询,没想到当天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提到如今的生活,家住泗阳县众兴街道西康社区雅典花园小区的张女士激动地说,工作离家近,既不影响照顾家人,又能赚钱贴补家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真是帮了她一个大忙。

张女士因婆婆患有疾病需要照顾,家庭全部开支都靠丈夫一人在外打工,生活较为困难。得知小区附近新建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后,她第一时间前往咨询求职事宜。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张女士当天便匹配到合适的工作,在家门口的超市担任理货员。

“人社工作为人民”,张女士的笑容正是对宿迁市人社工作的最大肯定。

近年来,宿迁坚持“站点靠着困难群众建,服务跟着实际需求走”这一要求,精准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多、帮扶需求大的村(社区),通过信息系统改良、业务流程再造、办理权限下放等措施,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劳动力提供职业指导、就业登记等就近化服务。如今,高效便捷、安心贴心的人社服务,已经成为人社事业的暖心底色。

成绩究竟如何?一组组数据足以反映宿迁坚持为群众“饭碗”就近寻门路的成效:建成28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促进2100余名劳动力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900余人。

“有所呼即有所应,用心用情全力满足每位困难群众的心声。”宿迁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钱信松说,市人社局将始终以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来解决群众“心头大事”,真正让外出务工人员留下来、让困难群众真正过得好。

发到家门口的就业“新名片”

一蟹产业兴,百姓生活旺。

“泗洪大闸蟹”早在2016年便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成为爆款农产品。近年来,宿迁市通过培育大闸蟹养殖工劳务品牌,让许多从业劳动者也跟着走上了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据泗洪县康源水产科技养殖协会法人孙翔宇介绍,得益于培育大闸蟹养殖工劳务品牌,该县大闸蟹养殖面积超26万亩,每年开展大闸蟹养殖工培训3000余人、养殖户1万余户,带动周边从业人员6万余人,其中低收入人口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占比13.5%,实现每亩增收3000元至7000元。

“泗洪大闸蟹”仅仅是宿迁培育的8个劳务品牌之一。近年来,宿迁重点聚焦培育劳务品牌,根据产业发展和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劳动力务工特点和行业特征,全面扶持较为成熟、发展良好的品牌项目做优做强,并将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补贴范围,鼓励劳务品牌优化品牌名称、标识、符号等要素,健全质量标准和诚信评价体系。

目前,全市已培育“京东客服”“沭派盆景工”“泗洪大闸蟹”等8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20余万人。

下一步,宿迁市还将持续深挖产业发展和地域文化特色“富矿”,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求职者提升贴合岗位需求的劳动技能和素养,以更多的项目品牌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让百姓从业岗位“触手可及”。

建到家门口的就业“大舞台”

就业一头牵着群众,一头连着企业。

走进位于泗洪县半城镇的金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周边的几十名工人正加紧生产汽车轴类零件,确保如期完成订单任务,其中不乏专业技术人员。

“我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就是机电一体化,这里的岗位与我所学的专业十分相符,相比于外出就业,不仅离家近一点,待遇还不错。”江苏金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检验员陈宇航笑着说。

与陈宇航同样满意的还有家住宿城区耿车镇的大学生创业者朱磊磊。

“大学毕业后,我便返乡创立了宿迁市爱木林板材有限公司,从事板材制造销售。去年,由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面临融资难题,幸亏人社部门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不仅帮助企业成功申请了1.1万元补贴资金,还申请到了富民创业担保贷款3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朱磊磊说,除此之外,政府还主动护航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入驻宿城区耿车电子商务产业园,享受场地租金减免、创业指导服务等一条龙创业孵化服务。目前,企业年营业额达300万元左右,带动就业10余人。

成立宿迁市返乡创业红谊会北京站、上海站,深入实施《宿迁市返乡创业就业“候鸟回迁”工程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宿迁通过推进“建立工作机制、摸清数据情况、搭建载体平台、夯实服务保障、选树示范典型”五项重点工作,不断优化返乡创业环境,全市实现返乡创业就业4.69万人。

在此基础上,宿迁还重点从模式精准化、政策全员化、服务专业化三个维度,着力打造“创响宿迁”品牌,实行系统集成政策创新,在全国首推“返乡创业购房券”政策;实行创业贷款政策改革,将对象拓展为全体城乡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创新实施创业孵化基地星级评定,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返乡创业园建设标准,建成11个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带动就业1万余人。

截至目前,全市共扶持创业4.3万人、带动就业8万人。

(许建 张亮)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江苏宿迁:就业创业服务有了“新面孔”

2023-09-03 05:02:46 来源:

“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最近,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豫新街道江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设置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热闹非凡,滚动大屏实时播放用工信息,并设置专人专柜向前来咨询的居民介绍讲解,居民张月通过专人服务找到心仪工作后开心地说。

近年来,宿迁市从劳动者最基本的需求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让老百姓不必“东奔西走”,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如今,宿迁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有了“新面孔”,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社服务工作让老百姓真正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幸福。

开到家门口的就业“职通车”

“之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咨询,没想到当天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提到如今的生活,家住泗阳县众兴街道西康社区雅典花园小区的张女士激动地说,工作离家近,既不影响照顾家人,又能赚钱贴补家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真是帮了她一个大忙。

张女士因婆婆患有疾病需要照顾,家庭全部开支都靠丈夫一人在外打工,生活较为困难。得知小区附近新建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后,她第一时间前往咨询求职事宜。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张女士当天便匹配到合适的工作,在家门口的超市担任理货员。

“人社工作为人民”,张女士的笑容正是对宿迁市人社工作的最大肯定。

近年来,宿迁坚持“站点靠着困难群众建,服务跟着实际需求走”这一要求,精准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多、帮扶需求大的村(社区),通过信息系统改良、业务流程再造、办理权限下放等措施,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劳动力提供职业指导、就业登记等就近化服务。如今,高效便捷、安心贴心的人社服务,已经成为人社事业的暖心底色。

成绩究竟如何?一组组数据足以反映宿迁坚持为群众“饭碗”就近寻门路的成效:建成28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促进2100余名劳动力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900余人。

“有所呼即有所应,用心用情全力满足每位困难群众的心声。”宿迁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钱信松说,市人社局将始终以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来解决群众“心头大事”,真正让外出务工人员留下来、让困难群众真正过得好。

发到家门口的就业“新名片”

一蟹产业兴,百姓生活旺。

“泗洪大闸蟹”早在2016年便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成为爆款农产品。近年来,宿迁市通过培育大闸蟹养殖工劳务品牌,让许多从业劳动者也跟着走上了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据泗洪县康源水产科技养殖协会法人孙翔宇介绍,得益于培育大闸蟹养殖工劳务品牌,该县大闸蟹养殖面积超26万亩,每年开展大闸蟹养殖工培训3000余人、养殖户1万余户,带动周边从业人员6万余人,其中低收入人口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占比13.5%,实现每亩增收3000元至7000元。

“泗洪大闸蟹”仅仅是宿迁培育的8个劳务品牌之一。近年来,宿迁重点聚焦培育劳务品牌,根据产业发展和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劳动力务工特点和行业特征,全面扶持较为成熟、发展良好的品牌项目做优做强,并将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补贴范围,鼓励劳务品牌优化品牌名称、标识、符号等要素,健全质量标准和诚信评价体系。

目前,全市已培育“京东客服”“沭派盆景工”“泗洪大闸蟹”等8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20余万人。

下一步,宿迁市还将持续深挖产业发展和地域文化特色“富矿”,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求职者提升贴合岗位需求的劳动技能和素养,以更多的项目品牌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让百姓从业岗位“触手可及”。

建到家门口的就业“大舞台”

就业一头牵着群众,一头连着企业。

走进位于泗洪县半城镇的金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周边的几十名工人正加紧生产汽车轴类零件,确保如期完成订单任务,其中不乏专业技术人员。

“我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就是机电一体化,这里的岗位与我所学的专业十分相符,相比于外出就业,不仅离家近一点,待遇还不错。”江苏金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检验员陈宇航笑着说。

与陈宇航同样满意的还有家住宿城区耿车镇的大学生创业者朱磊磊。

“大学毕业后,我便返乡创立了宿迁市爱木林板材有限公司,从事板材制造销售。去年,由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面临融资难题,幸亏人社部门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不仅帮助企业成功申请了1.1万元补贴资金,还申请到了富民创业担保贷款3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朱磊磊说,除此之外,政府还主动护航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入驻宿城区耿车电子商务产业园,享受场地租金减免、创业指导服务等一条龙创业孵化服务。目前,企业年营业额达300万元左右,带动就业10余人。

成立宿迁市返乡创业红谊会北京站、上海站,深入实施《宿迁市返乡创业就业“候鸟回迁”工程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宿迁通过推进“建立工作机制、摸清数据情况、搭建载体平台、夯实服务保障、选树示范典型”五项重点工作,不断优化返乡创业环境,全市实现返乡创业就业4.69万人。

在此基础上,宿迁还重点从模式精准化、政策全员化、服务专业化三个维度,着力打造“创响宿迁”品牌,实行系统集成政策创新,在全国首推“返乡创业购房券”政策;实行创业贷款政策改革,将对象拓展为全体城乡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创新实施创业孵化基地星级评定,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返乡创业园建设标准,建成11个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带动就业1万余人。

截至目前,全市共扶持创业4.3万人、带动就业8万人。

(许建 张亮)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诗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