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这份成绩单怎么样

高校学科建设这份成绩单怎么样

来源:光明日报2019-06-27

软科26日正式发布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2019年排名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中国内地高校表现强劲,在10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

浙江大学上榜学科最多 工学领域表现强势

据显示,这10个位列世界第一的学科分别是,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其中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中南大学的矿业工程是首次占据世界第一。

从中国内地高校的上榜学科分布数量来看,浙江大学是上榜学科次数最多的高校,共计46个学科上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以44次、43次、41次和41次上榜数排在全国前五。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有11个学科跻身世界前十,是中国内地高校中进入前十最多的高校。北京大学有32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一百,成为中国内地高校中百强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

中国内地高校在工学领域表现强势,在15个工学学科的世界五十强中,中国内地高校的数量均超过10所,分别是仪器科学(20所)、纳米科学与技术(17所)、化学工程(16所)、能源科学与工程(16所)、材料科学与工程(15所)、交通运输工程(15所)、矿业工程(15所)、船舶与海洋工程(14所),通信工程(14所)、控制科学与工程(13所)、生物医学工程(13所)、机械工程(12所)、冶金工程(12所)、航空航天工程(10所)和遥感技术(10所)。

记者了解到,此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4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

近三年上榜高校、冠军学科持续增长

据了解,“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已经三年连续发布。从三年排名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无论是上榜高校、上榜总次数,还是排名世界第一的学科数,都在持续增长,中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在这一份榜单中得到了印证。

2017年,中国内地共有162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1289次。中国内地高校在7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分别是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中南大学(冶金工程)。清华大学在23个学科入选世界前50,在7个学科跻身世界前十。

2018年,中国内地共有202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1700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与2017年相比,中国内地此次上榜高校数量和上榜总次数分别增加了25%和32%。中国内地高校也表现强劲,在8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较去年增加1个,分别是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今年,中国内地共有233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2001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与去年相比,中国内地此次上榜高校数量和上榜总次数分别增加了15%和18%,均有一定提升。

不过,分析三年榜单,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大学在各学科排名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2017年,美国大学在32个学科中夺冠,上榜总次数达到3857次,其中哈佛大学占据15个学科榜首;2018年,美国大学在35个学科中夺冠,上榜总次数达到4661次,其中哈佛大学占据17个学科榜首;2019年,美国大学依然在35个学科中夺冠,上榜总次数达到4808次,其中哈佛大学占据14个学科榜首。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林成华分析,我国10个冠军学科全部集中在工学领域,而在理学、医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则无一学科问鼎榜首,与占绝对优势的美国存在巨大差距,这反映了我国在优势学科分布方面的结构性缺陷。他认为:“当下,我们迫切需要从国家战略和产业变革的高度,对优势学科进行合理布局,在保持和促进工学优势的基础上,特别要加大在理学、社会科学等基础学科方面的投入,打好科技创新的基座,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记者 晋浩天)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高校学科建设这份成绩单怎么样

2019-06-27 06:20:24 来源: 0 条评论

软科26日正式发布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2019年排名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中国内地高校表现强劲,在10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

浙江大学上榜学科最多 工学领域表现强势

据显示,这10个位列世界第一的学科分别是,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其中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中南大学的矿业工程是首次占据世界第一。

从中国内地高校的上榜学科分布数量来看,浙江大学是上榜学科次数最多的高校,共计46个学科上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以44次、43次、41次和41次上榜数排在全国前五。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有11个学科跻身世界前十,是中国内地高校中进入前十最多的高校。北京大学有32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一百,成为中国内地高校中百强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

中国内地高校在工学领域表现强势,在15个工学学科的世界五十强中,中国内地高校的数量均超过10所,分别是仪器科学(20所)、纳米科学与技术(17所)、化学工程(16所)、能源科学与工程(16所)、材料科学与工程(15所)、交通运输工程(15所)、矿业工程(15所)、船舶与海洋工程(14所),通信工程(14所)、控制科学与工程(13所)、生物医学工程(13所)、机械工程(12所)、冶金工程(12所)、航空航天工程(10所)和遥感技术(10所)。

记者了解到,此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4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

近三年上榜高校、冠军学科持续增长

据了解,“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已经三年连续发布。从三年排名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无论是上榜高校、上榜总次数,还是排名世界第一的学科数,都在持续增长,中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在这一份榜单中得到了印证。

2017年,中国内地共有162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1289次。中国内地高校在7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分别是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中南大学(冶金工程)。清华大学在23个学科入选世界前50,在7个学科跻身世界前十。

2018年,中国内地共有202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1700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与2017年相比,中国内地此次上榜高校数量和上榜总次数分别增加了25%和32%。中国内地高校也表现强劲,在8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较去年增加1个,分别是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今年,中国内地共有233所高校上榜,上榜总次数2001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与去年相比,中国内地此次上榜高校数量和上榜总次数分别增加了15%和18%,均有一定提升。

不过,分析三年榜单,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大学在各学科排名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2017年,美国大学在32个学科中夺冠,上榜总次数达到3857次,其中哈佛大学占据15个学科榜首;2018年,美国大学在35个学科中夺冠,上榜总次数达到4661次,其中哈佛大学占据17个学科榜首;2019年,美国大学依然在35个学科中夺冠,上榜总次数达到4808次,其中哈佛大学占据14个学科榜首。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林成华分析,我国10个冠军学科全部集中在工学领域,而在理学、医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则无一学科问鼎榜首,与占绝对优势的美国存在巨大差距,这反映了我国在优势学科分布方面的结构性缺陷。他认为:“当下,我们迫切需要从国家战略和产业变革的高度,对优势学科进行合理布局,在保持和促进工学优势的基础上,特别要加大在理学、社会科学等基础学科方面的投入,打好科技创新的基座,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记者 晋浩天)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