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林业促扶贫 绿色惠民生

青海:林业促扶贫 绿色惠民生

来源:新华社2019-08-16

新华社西宁8月16日电题:青海:林业促扶贫 绿色惠民生

新华社记者李琳海

骑上摩托车,拿着望远镜,手里还握着一本巡护日志,这已成为牧民桑杰的标配。

45岁的桑杰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勒那村牧民,是一名生态管护员。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公里的玛多县人口仅有1.5万,拥有丰富的草原和畜牧业资源。

桑杰的家乡位于黄河的源头玛多县。长江和澜沧江也发源于青海省。三条河流源头所在地被称为“三江源”,面积达36.6万平方公里。

“我的工作就是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对周边的湿地、河源水源地、林地、草地、野生动物进行日常巡护和监测。”桑杰说,平时巡护时他们还会监督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情况,每月能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

2016年,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地区设立,旨在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全新生态保护体制。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设置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并逐步实现“一户一岗”,管护员优先从贫困户中选择,每户一名,培训上岗后按月发放报酬,年终进行考核。

青海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该省在国家安排1.3万名生态护林员基础上,积极在森林、湿地、草原等管护工作中设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管护员,目前全省共设置建档立卡生态管护员近5万人,其中林业和湿地管护员19483人,草原管护员30361名,建档立卡生态管护员报酬年补贴资金达9.73亿元。

“建档立卡生态管护岗位带动近1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我们在生态保护与贫困人口脱贫中实现了双赢。”青海省林草局局长李晓南说。如今,随着青藏高原国土绿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贫困户真切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乡边麻沟村共有162户、612人,当初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10户,该村是远近闻名的“花海村”。每年盛夏时节,这里的山花竞相开放,山泉水穿村而过,秀美景色让游客流连忘返。

45岁的周治林以前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独特的花海资源,他和家人开起了农家乐,高原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也让他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以前我们主要收入就是种地,现在随着环境越来越好,村里很多人开起了农家乐,每年我们农家乐收入近9万元。”周治林高兴地说。

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说,他们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2018年,边麻沟花海景区全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00余万元,林下经济产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该村带动周边10个村共同增收,帮助200多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按照《青海省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和《关于创新造林机制激发国土绿化新动能的办法》,青海不断加大国土绿化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造林绿化新机制,鼓励贫困户参与国土绿化、培育造林合作社、鼓励林草产业企业吸纳贫困人口。

青海省还借助独特的气候资源,重点支持中藏药种植项目和藏茶建设项目。2018年以来,下达林草产业发展资金4120万元,重点支持支持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种植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藏药种植项目和藏茶建设项目。

如今青海已成立中藏药产业发展协会,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签订中藏药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效解决了青海中藏药产销难的问题。

“目前,我们通过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选聘生态护林员、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和林下经济、开发森林旅游、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交流等方式,实现了生态环境恶劣地区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正能量。我们也希望贫困户通过绿色产业分享‘生态红利’,实现脱贫。”李晓南说。(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青海:林业促扶贫 绿色惠民生

2019-08-16 10:34:43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西宁8月16日电题:青海:林业促扶贫 绿色惠民生

新华社记者李琳海

骑上摩托车,拿着望远镜,手里还握着一本巡护日志,这已成为牧民桑杰的标配。

45岁的桑杰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勒那村牧民,是一名生态管护员。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公里的玛多县人口仅有1.5万,拥有丰富的草原和畜牧业资源。

桑杰的家乡位于黄河的源头玛多县。长江和澜沧江也发源于青海省。三条河流源头所在地被称为“三江源”,面积达36.6万平方公里。

“我的工作就是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对周边的湿地、河源水源地、林地、草地、野生动物进行日常巡护和监测。”桑杰说,平时巡护时他们还会监督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情况,每月能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

2016年,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地区设立,旨在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全新生态保护体制。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设置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并逐步实现“一户一岗”,管护员优先从贫困户中选择,每户一名,培训上岗后按月发放报酬,年终进行考核。

青海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该省在国家安排1.3万名生态护林员基础上,积极在森林、湿地、草原等管护工作中设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管护员,目前全省共设置建档立卡生态管护员近5万人,其中林业和湿地管护员19483人,草原管护员30361名,建档立卡生态管护员报酬年补贴资金达9.73亿元。

“建档立卡生态管护岗位带动近1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我们在生态保护与贫困人口脱贫中实现了双赢。”青海省林草局局长李晓南说。如今,随着青藏高原国土绿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贫困户真切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乡边麻沟村共有162户、612人,当初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10户,该村是远近闻名的“花海村”。每年盛夏时节,这里的山花竞相开放,山泉水穿村而过,秀美景色让游客流连忘返。

45岁的周治林以前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独特的花海资源,他和家人开起了农家乐,高原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也让他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以前我们主要收入就是种地,现在随着环境越来越好,村里很多人开起了农家乐,每年我们农家乐收入近9万元。”周治林高兴地说。

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说,他们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2018年,边麻沟花海景区全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00余万元,林下经济产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该村带动周边10个村共同增收,帮助200多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按照《青海省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和《关于创新造林机制激发国土绿化新动能的办法》,青海不断加大国土绿化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造林绿化新机制,鼓励贫困户参与国土绿化、培育造林合作社、鼓励林草产业企业吸纳贫困人口。

青海省还借助独特的气候资源,重点支持中藏药种植项目和藏茶建设项目。2018年以来,下达林草产业发展资金4120万元,重点支持支持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种植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藏药种植项目和藏茶建设项目。

如今青海已成立中藏药产业发展协会,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签订中藏药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效解决了青海中藏药产销难的问题。

“目前,我们通过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选聘生态护林员、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和林下经济、开发森林旅游、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交流等方式,实现了生态环境恶劣地区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正能量。我们也希望贫困户通过绿色产业分享‘生态红利’,实现脱贫。”李晓南说。(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