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班就背债,“培训贷”骗局须警惕
还没上班获得收入,小覃就背上了一身债。为了解除不合理的合约,她还不得不进行了高额赔偿。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全国多地曝出大学生求职者陷入“培训贷”陷阱。近期随着毕业求职旺季来临,求职者须警惕这些套路多多的“培训贷”公司。

没上班就背债,“培训贷”骗局须警惕

来源:红网2021-05-16

还没上班获得收入,小覃就背上了一身债。为了解除不合理的合约,她还不得不进行了高额赔偿。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全国多地曝出大学生求职者陷入“培训贷”陷阱。近期随着毕业求职旺季来临,求职者须警惕这些套路多多的“培训贷”公司。(5月14日 新华视点)


“培训贷”是指虚假培训机构和P2P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冒充招聘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大量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到本公司贷款培训的骗局。很多求职大学生在“高薪待遇”“前途光明”“无需工作经验”等虚假信息的诱惑下,很难拒绝眼前的“大好工作”。在利益的蒙蔽下,未经详细了解便匆忙地签订“不平等条约”,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培训服务类投诉显著增长,全国消协组织2020年共受理培训服务类投诉27850件,同比上升48.64%。其中,通过贷款等方式进行预付式消费问题成为重灾区。部分培训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培训贷”,对于贷款利率、贷款机构、存在风险未尽充分告知义务。一旦培训机构不履行承诺、服务缩水甚至关门跑路,消费者面临退费难的同时,还要继续按期还贷。

据教育部预测,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达到历史新高。在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避免求职大学生“入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把关力度、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套路贷”黑恶势力。教育、人社、公安等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联合开展“防骗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加大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宣传力度、“校园贷”防范宣传力度。对于培训机构要严格审批管理,加强执法抽查,完善准入退出制度;对于涉嫌虚假宣传、无资质经营、超限或变相多收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加大惩戒力度,依法严肃处理。

求职大学生应时刻保持头脑冷静,提高明辨是非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陷阱防范意识。在面对各种花样百出的培训机构时,一定要理性判断,谨慎选择,详查证照资质,细化合同约定。切勿听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不要一次性预交全部费用,更要谨慎办理“培训贷”。如若不慎被“套路”,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切忌自认倒霉、息事宁人。

2021年2月,银保监会、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其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因此,培训机构也应当严格履行相关规定,诚信经验,规范服务,杜绝虚假宣传,做好安全保障。

完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管理机制,严格惩治培训机构服务收费乱象,才能进一步为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保驾护航。

文/钟翠琼(广西大学)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没上班就背债,“培训贷”骗局须警惕

2021-05-16 06:32:57 来源: 0 条评论

还没上班获得收入,小覃就背上了一身债。为了解除不合理的合约,她还不得不进行了高额赔偿。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全国多地曝出大学生求职者陷入“培训贷”陷阱。近期随着毕业求职旺季来临,求职者须警惕这些套路多多的“培训贷”公司。(5月14日 新华视点)


“培训贷”是指虚假培训机构和P2P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冒充招聘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大量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到本公司贷款培训的骗局。很多求职大学生在“高薪待遇”“前途光明”“无需工作经验”等虚假信息的诱惑下,很难拒绝眼前的“大好工作”。在利益的蒙蔽下,未经详细了解便匆忙地签订“不平等条约”,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培训服务类投诉显著增长,全国消协组织2020年共受理培训服务类投诉27850件,同比上升48.64%。其中,通过贷款等方式进行预付式消费问题成为重灾区。部分培训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培训贷”,对于贷款利率、贷款机构、存在风险未尽充分告知义务。一旦培训机构不履行承诺、服务缩水甚至关门跑路,消费者面临退费难的同时,还要继续按期还贷。

据教育部预测,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达到历史新高。在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避免求职大学生“入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把关力度、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套路贷”黑恶势力。教育、人社、公安等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联合开展“防骗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加大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宣传力度、“校园贷”防范宣传力度。对于培训机构要严格审批管理,加强执法抽查,完善准入退出制度;对于涉嫌虚假宣传、无资质经营、超限或变相多收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加大惩戒力度,依法严肃处理。

求职大学生应时刻保持头脑冷静,提高明辨是非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陷阱防范意识。在面对各种花样百出的培训机构时,一定要理性判断,谨慎选择,详查证照资质,细化合同约定。切勿听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不要一次性预交全部费用,更要谨慎办理“培训贷”。如若不慎被“套路”,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切忌自认倒霉、息事宁人。

2021年2月,银保监会、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其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因此,培训机构也应当严格履行相关规定,诚信经验,规范服务,杜绝虚假宣传,做好安全保障。

完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管理机制,严格惩治培训机构服务收费乱象,才能进一步为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保驾护航。

文/钟翠琼(广西大学)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