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传统体育的“种子”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传统体育的“种子”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8-11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传统体育的“种子” _光明网

【专家点评】

作者:杜俊华(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分中心教授)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体育不断受到重视。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去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也强调了“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提出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等。

当前,全国多地正通过多种形式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族式摔跤、赛马、押加、陀螺等传统体育项目就被正式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舞狮、舞龙、风筝等项目也在全国普遍开展。2006年,沧州武术、杂技、蹴鞠等多项传统体育项目被收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1557项,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占据109项。

建设体育强国、实现全民健康,传统体育项目不能缺席。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一些过去影响深远的竞技、健身、游戏娱乐活动已经失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当下不少传统体育项目普及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不少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十四五”时期,传统体育项目要摸准时代脉搏,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文化意蕴和价值内涵,特别是要通过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种子”,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

首先要讲好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和故事,让传统项目“活起来”。纵览世界各国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现状,无论是韩国的跆拳道还是印度的瑜伽,都在以不同方式强化推广,广泛宣扬其中蕴含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这提示我们,要积极主动宣传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吸引广大青年产生兴趣、参与进来,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注入活力。

其次,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传统项目“动起来”。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民众居家抗疫期间,以八段锦、太极拳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对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百姓体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搭上“互联网+”这一发展快车,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培训、线上展示、线上竞赛等,扩大传统体育项目的覆盖人群。同时,不但要“心知”,更要“身知”,借助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帮助广大青年养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最后,应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体育项目里的育人元素,让传统项目“潮起来”。蔡元培曾强调,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具有文明教化的功用,比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等。“十四五”时期,应以体育课程结合思政为方法,通过教学与实践,不仅传递给学生运动知识和项目技能,更教授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健康是每个人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热情,一定能切实增强人民体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颜维琦、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唐振)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1日07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传统体育的“种子”

2021-08-11 11:15:40 来源: 0 条评论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传统体育的“种子” _光明网

【专家点评】

作者:杜俊华(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分中心教授)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体育不断受到重视。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去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也强调了“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提出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等。

当前,全国多地正通过多种形式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族式摔跤、赛马、押加、陀螺等传统体育项目就被正式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舞狮、舞龙、风筝等项目也在全国普遍开展。2006年,沧州武术、杂技、蹴鞠等多项传统体育项目被收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1557项,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占据109项。

建设体育强国、实现全民健康,传统体育项目不能缺席。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一些过去影响深远的竞技、健身、游戏娱乐活动已经失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当下不少传统体育项目普及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不少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十四五”时期,传统体育项目要摸准时代脉搏,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文化意蕴和价值内涵,特别是要通过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种子”,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

首先要讲好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和故事,让传统项目“活起来”。纵览世界各国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现状,无论是韩国的跆拳道还是印度的瑜伽,都在以不同方式强化推广,广泛宣扬其中蕴含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这提示我们,要积极主动宣传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吸引广大青年产生兴趣、参与进来,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注入活力。

其次,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传统项目“动起来”。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民众居家抗疫期间,以八段锦、太极拳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对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百姓体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搭上“互联网+”这一发展快车,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培训、线上展示、线上竞赛等,扩大传统体育项目的覆盖人群。同时,不但要“心知”,更要“身知”,借助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帮助广大青年养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最后,应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体育项目里的育人元素,让传统项目“潮起来”。蔡元培曾强调,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具有文明教化的功用,比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等。“十四五”时期,应以体育课程结合思政为方法,通过教学与实践,不仅传递给学生运动知识和项目技能,更教授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健康是每个人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热情,一定能切实增强人民体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颜维琦、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唐振)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1日07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