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归仓!各地开展“双抢”打赢秋收“攻坚战”
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眼下正值我国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记者近日在多个产粮大省走访看到,面对洪涝等极端天气多发的情况,各地科学调度、抢抓农时,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颗粒归仓!各地开展“双抢”打赢秋收“攻坚战”

来源:新华社2021-10-17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颗粒归仓!各地开展“双抢”打赢秋收“攻坚战”

新华社记者

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眼下正值我国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记者近日在多个产粮大省走访看到,面对洪涝等极端天气多发的情况,各地科学调度、抢抓农时,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不误农时描绘丰收图景

正值秋收季,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一处稻田里,稻香阵阵。几名农机手正熟练操作水稻收割机收割水稻。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介绍,截至10月13日,黑龙江省农作物已收获15827万亩,占应收面积的近七成。

从黑土“粮仓”到胶州半岛,从赣鄱大地到“天府之国”,秋收的图景在祖国大地展开。

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看到,当地农户针对当前土壤湿粘、整地困难的生产实际,玉米收获坚持“两抢”原则,即“抢排积水、抢收腾茬”,加快机收进度;小麦播种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的原则,即使推迟播期也要保证整地和播种质量。

10月15日,在四川省农业大县中江县永太镇,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田间完成秋收后,又开着几台挖掘机挖排水沟。

“这几天,我们都忙着开沟,因为前段时间雨水多,开沟后把水排出去,为秋种做好准备。”金穗源粮食专合社负责人常涛说。

山西近期迎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受强降雨影响,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57.69万亩。

位于太岳山区的山西省安泽县,持续降雨造成农田积水、庄稼倒伏,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比超过四成。“被洪水冲倒的玉米容易发霉、发芽,不抓紧抢收就会绝收,农民大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暴雨结束以来,安泽县财政局职工李绍毓每天都在包联的沁河庄村帮忙收秋。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进仁说,目前山西省农业农村系统有3000余名干部和专家在田间地头开展服务。同时,督促指导运城、临汾、晋城、长治等冬小麦区力争10月20日前适播期多种、种好,晚播冬小麦整好地、施好肥、拌好种,确保应种尽种。

科技创新引领秋收“新范儿”

秋收中,农业科技及创新理念的发展与普及,正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的一处稻田里,一台无人收割机正在作业。利用北斗导航,只需在手机里输入相关参数,这台无人机可自主定位,精准高效收割,节省了人力。

建三江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在6个农场建设了数字农业平台,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数字化,有的农场形成了从卫星到地面、从宏观到微观的农情监测系统。

而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无人机早已不是“新鲜事”。“我们现在有大大小小无人机28台,不仅自己用,还服务周边农户。”合作社理事长刘春生说。

秋收中,秸秆处理一度成为一些农民心中的难题。过去不少农民选择焚烧,不仅带来安全隐患,还污染空气。近年来,多地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

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鹿家村看到,不少种植户采用精细化粉碎混埋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时深耕并配施生物菌剂,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缓解病害问题。

“采用这种方式还田,每亩地得多花约70元。但今年市里有补贴,很多人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村民鹿炳展说。

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姜延海介绍,胶州市还利用农作物秸秆制造有机肥,进一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耕地地力。

“藏粮于地”助力可持续发展

10月中旬,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龚坊镇濂坑村2900多亩晚稻已成熟。村民曾宪林站在农田间,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在地头,曾宪林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给秋收带来的好处,“田整平了,路修宽了,大型农机能直接开到田里,运粮卡车也能开到田边,一天能收割40亩,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提升粮食产能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藏粮于地”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坚实保障。

在青岛市平度市,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瑜辉举例说,2019年胶莱河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通过项目实施,节水灌溉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55,改善灌溉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5,年节水量可达141.6万立方米。

平度市明村镇东店子村村民王洪春告诉记者,他在明村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流转承包土地2700亩,“大致一算,一年下来每亩地平均节约成本100元左右,平均增产200斤、增收200元。” 王洪春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大好处就是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干部高波说,“以前雨水冲刷严重时,有的农田受侵蚀的部分每年流失的黑土厚度可达二三十厘米,高标准农田建设则可通过加固护坡等方式,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执笔记者杨喆,参与采写王建、王凯、梁晓飞、陈春园、高健钧、王劲玉、许雄、陈志豪)(完)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颗粒归仓!各地开展“双抢”打赢秋收“攻坚战”

2021-10-17 07:07:02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颗粒归仓!各地开展“双抢”打赢秋收“攻坚战”

新华社记者

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眼下正值我国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记者近日在多个产粮大省走访看到,面对洪涝等极端天气多发的情况,各地科学调度、抢抓农时,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不误农时描绘丰收图景

正值秋收季,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一处稻田里,稻香阵阵。几名农机手正熟练操作水稻收割机收割水稻。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介绍,截至10月13日,黑龙江省农作物已收获15827万亩,占应收面积的近七成。

从黑土“粮仓”到胶州半岛,从赣鄱大地到“天府之国”,秋收的图景在祖国大地展开。

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看到,当地农户针对当前土壤湿粘、整地困难的生产实际,玉米收获坚持“两抢”原则,即“抢排积水、抢收腾茬”,加快机收进度;小麦播种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的原则,即使推迟播期也要保证整地和播种质量。

10月15日,在四川省农业大县中江县永太镇,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田间完成秋收后,又开着几台挖掘机挖排水沟。

“这几天,我们都忙着开沟,因为前段时间雨水多,开沟后把水排出去,为秋种做好准备。”金穗源粮食专合社负责人常涛说。

山西近期迎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受强降雨影响,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57.69万亩。

位于太岳山区的山西省安泽县,持续降雨造成农田积水、庄稼倒伏,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比超过四成。“被洪水冲倒的玉米容易发霉、发芽,不抓紧抢收就会绝收,农民大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暴雨结束以来,安泽县财政局职工李绍毓每天都在包联的沁河庄村帮忙收秋。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进仁说,目前山西省农业农村系统有3000余名干部和专家在田间地头开展服务。同时,督促指导运城、临汾、晋城、长治等冬小麦区力争10月20日前适播期多种、种好,晚播冬小麦整好地、施好肥、拌好种,确保应种尽种。

科技创新引领秋收“新范儿”

秋收中,农业科技及创新理念的发展与普及,正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的一处稻田里,一台无人收割机正在作业。利用北斗导航,只需在手机里输入相关参数,这台无人机可自主定位,精准高效收割,节省了人力。

建三江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在6个农场建设了数字农业平台,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数字化,有的农场形成了从卫星到地面、从宏观到微观的农情监测系统。

而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无人机早已不是“新鲜事”。“我们现在有大大小小无人机28台,不仅自己用,还服务周边农户。”合作社理事长刘春生说。

秋收中,秸秆处理一度成为一些农民心中的难题。过去不少农民选择焚烧,不仅带来安全隐患,还污染空气。近年来,多地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

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鹿家村看到,不少种植户采用精细化粉碎混埋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时深耕并配施生物菌剂,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缓解病害问题。

“采用这种方式还田,每亩地得多花约70元。但今年市里有补贴,很多人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村民鹿炳展说。

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姜延海介绍,胶州市还利用农作物秸秆制造有机肥,进一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耕地地力。

“藏粮于地”助力可持续发展

10月中旬,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龚坊镇濂坑村2900多亩晚稻已成熟。村民曾宪林站在农田间,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在地头,曾宪林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给秋收带来的好处,“田整平了,路修宽了,大型农机能直接开到田里,运粮卡车也能开到田边,一天能收割40亩,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提升粮食产能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藏粮于地”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坚实保障。

在青岛市平度市,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瑜辉举例说,2019年胶莱河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通过项目实施,节水灌溉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55,改善灌溉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5,年节水量可达141.6万立方米。

平度市明村镇东店子村村民王洪春告诉记者,他在明村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流转承包土地2700亩,“大致一算,一年下来每亩地平均节约成本100元左右,平均增产200斤、增收200元。” 王洪春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大好处就是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干部高波说,“以前雨水冲刷严重时,有的农田受侵蚀的部分每年流失的黑土厚度可达二三十厘米,高标准农田建设则可通过加固护坡等方式,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执笔记者杨喆,参与采写王建、王凯、梁晓飞、陈春园、高健钧、王劲玉、许雄、陈志豪)(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