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名字很长的电影,写满人情冷暖和相聚别离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的故事,发生在2007-2008年的日本,李小李(谢承泽 饰)作为交换留学生,在一家中华料理店打工。

这部名字很长的电影,写满人情冷暖和相聚别离

来源:澎湃新闻2022-03-11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的故事,发生在2007-2008年的日本,李小李(谢承泽 饰)作为交换留学生,在一家中华料理店打工。

他和店里各式各样奇怪的人从陌生到相熟,每个人身在冷暖自知的困局中,彼此理解,也无能为力,于是有人苦中作乐,有人张牙舞爪,有人强悍笃定。短暂的相处中,孤独的人们建立起彼此的依靠和羁绊,转眼又面临着离别。

影片以散点透视的笔法描摹着旅日华人漂泊群像,庸常的生活里弥漫淡淡的苦涩和孤独。

这是导演李亘自己大学期间发生的故事。导演还有另一个身份,是著名演员李雪健的儿子。

2007年,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日语系大二的李亘,去日本交换一年。而在电影里,老师黎莉莉(张艾嘉 饰)问她的学生李小李,“你家里人是做什么的?”李小李回答:“病人。”

那时,因为父亲的身体原因,小李不愿意向家里多要钱,选择勤工俭学在中餐厅打工。一周七天,几乎每天都去,有课的时候上晚班,周末就都泡在店里。在日本交换的一年,他没去过富士山,没逛过东京塔。

更深层的不安,也成为李亘开始在意“离别”这个主题的缘由。当时身处其中不以为意,但随着年岁渐长,李亘越来越发现,人生百态里是逃不过的种种别离,而这其中不断生发出创作和表达的动力。

三月初的周末,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在上海路演。导演李亘带着齐溪、谢承泽、牛超等演员一个个跑厅和观众交流。主持人读片名有些拗口,于是开玩笑似地问导演,怎么取了这么个长达11个字的名字。导演李亘先自揭了一波槽点——“名字很长,又带着我啊、你啊的电影,很容易让人以为是个爱情片,但这部电影真不是。希望大家帮我们把这个事再宣传一下。”

电影的原名叫《渊野边》,是片中故事发生地的地名,放到院线发行,也的确会让观众不明所以。于是干脆选了片中陈永忠唱响的一句老歌的歌词,“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脸上不会有泪滴。”

这就简洁明了地直奔主题了——关于离别,和面对离别的态度。

李亘说,自己一直害怕离别,生活里总是太纠结,也从来做不到坦然面对,所以,试图在电影里预演。“我觉得,拍电影要比我的生活要高,生活里做不到的事情,我想去电影这个奢侈的梦里面去试一试。”

电影结尾,李小李结束了一年的交换生活,准备回国。看完电影的观众问,那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现实的世界里,小李读完大学,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他践行了离别时的承诺,几乎每年都会回日本看他们。店里的人,来来往往,最核心的几个成员居然一直都还在。墙上的油渍越来越厚重,菜价微涨,大厨会变着花样推出几个新菜,人们的生活境遇,比那短短一年的见闻更丰富和深刻。

渐渐树立起成为导演的理想后,李亘决定要回到那个叫南国亭的小店,记录下那里的人和事。店里的伙伴们得知这个消息,从一开始的兴奋好奇,到年复一年过去,开机迟迟没有消息,他们想这家伙大概是在吹牛皮吧。直到12年后,剧组进场,主创班底里云集了华语电影里诸多大师级的人物。餐厅的人兴奋地围观了两天,就对拍电影的琐碎重复兴致索然,干脆自己去刷手机。

最好的地方是,每一顿的剧组伙食,都有妥妥当当的着落。

“我觉得,是时间成就了这个故事,生活会给它一个续集。我是一个一直在眷恋辞旧的人,我想去努力地迎新,所以我拍了这个片。现在我希望更多的观众能看到它。”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3月11日正式全国上映。电影上映前,导演李亘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

【对话】

我更在意犄角旮旯里的故事

澎湃新闻:处女作选择了拍本科留学时的这段经历,时隔这么多年再回看,有些什么变化吗?

李亘:一开始这个故事是研究生阶段的剧作作业,那会儿写出来,更像是一个人的事,写剧本的感觉像写日记似的,更多的是在还原当时的情境,谁说了什么,其他人的反应、表情是什么,那时候好像很追求完全还原真实,觉得真实的力量最大。

时间长了以后,越来越觉得,创作来源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这个故事好像慢慢就从一个单一视点独角戏的成长故事,到后面主角变成了主视角,带出了那群人,那群人反倒像成为了故事真正的主角。这是这几年做剧本,包括后来后期拍摄里最大的一个变化。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酝酿了超过十年的故事,这十年间自己的经历、对生命的理解,具体是怎样作用于这个故事的?

李亘:最开始就会去纠结那些温暖的东西,会有一些自己执着的概念,比如南国庭,我会觉得它是一个家,是一个大家相依为命的地方,一个凝结着温暖的,特别向上的地方。

但是现在我再回过头看,那个店似乎是大家被困在里面出不来的一种感觉,正是因为被困住了,人们之间那种共同的陪伴才显得温暖,而不是说我活得很好,我还在异国他乡也有一个家,然后这个地方能成为我不愿意回去的理由,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慢慢接受了温度是相对的,没有冷就没有暖,慢慢会更关注冷的东西,但这个冷的东西,不是一个具体的事件或举动,可能是一种氛围,是生活艰辛的底色,它没有那么的美好,但正是因为根植于这样的生活里,暖的互动,才显得可贵。

澎湃新闻:当时你在日本交换一年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李亘:洗菜、点菜、洗杯子、打扫卫生、拖地……什么都干。周一到周五,六点下了课坐免费的校车,再倒两次电车,差不多六点半,我能进那个店门打卡,十一点左右离开。周六周日基本上就是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半。一周七天每天都去,有时候也会想偷懒,但代理店长的姐姐都给我排上了。所以这个时候我还挺富有。

澎湃新闻:那时候交换就一年的时间,为什么花那么长时间去打工?没机会好好去玩一玩,当时不觉得可惜吗?

李亘:有一段时间是需要靠以前的积蓄维持,虽然家里的状况,还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你花他们的钱,还是会心疼。可你也想吃好喝好,就自己赚呗。当时也有很多人会笑话我,觉得我想不开,千里迢迢来到日本,富士山也没去过,东京塔也没看过,同学们去体验茶道什么的,我也都没去过,就天天跟一帮中国人混在一个中华料理店,天天在地下一层待着。

所以现在我能拍这个电影,不是吗?不是另外一个去富士山的人拍的,也不是另外一个去新宿购物的人拍的。而且我是真的没觉得可惜,我并不向往那些东西。好像我就是眼界有限,心胸有限,这个世界当然很大,可我好像一直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说,我想走到多远的地方,我就是更在意犄角旮旯的东西。

就好像那时候,觉得店里大家都很辛苦,就想多去帮忙。大家对你表示关心的方式是,每一个人吃饭都给你留一个小碟,所以我一天能多吃好几个小碟的加餐,包括你累了,有人给你吃个杏仁豆腐什么的,就是那种很微小却温暖的东西。

澎湃新闻:电影大多数的场景,都发生在南国亭这个餐馆里,这个景并不难搭出来,可以更利于拍摄,成本也可以节约不少,为什么一定要大费周章到日本的那个原址去取景?

李亘:可能我是自私的。但确实一回到那个地方,你就很笃定,那个画面、摄影机位就有了,我一下就知道想要什么,人物的调度是什么,这个时候该怎么样,氛围是什么,调子是冷还是暖,这些东西一下子就来了,因为这个时空我是最熟悉的,是我的主场,现场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更了解那里。

虽然确实在国内搭一个棚,它可能能有100个机位,但是当你有100个机位的时候,你可能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拍了。我们前期经历了两次勘景,最终大家还是在无形中默许了我任性的决定。我觉得,当他们看到剧本里面的原型,看到墙上可能经过10年才会有的那种黑黑的油渍,他们会更明白这一切。

还有一些东西是无形的,但在那个氛围之中,我认为我有捕捉到我需要的东西。比如在日本,大家会特别害怕麻烦别人,随时在道歉,随时小心翼翼,非常瞻前顾后的那种状态,有的时候我们在路上,不免要拦下路人去拍摄,在那种整个剧组都进入到非常小心的压力之下,捕捉到的状态,还挺准确的。

拍一部电影,预习离别

澎湃新闻:电影中群像的人物如何设计,希望他们分别承载一些怎样的表达?

李亘:写的时候,希望是有各个年龄段的人可以在一起,有年轻人、中年的、老年人,一开始就是这样去设计的。当然,每一个人物,都会有相对应的人物原型,但后来写着发现,这些人无论是什么年龄或者什么境遇,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主题,就是面对离别。

不同的年龄段的人,在面对离别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反应。当然不同年龄的人,面对任何问题,都会有所不同。但也并不是说好像年龄越大就越成熟。还是因为每个人因为生活的经验和阅历不同,面对一个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态度。

离别也有主动被动,这些人里,有的是一来就知道他自己要走,有的可能想走走不了,有的坚定不肯走,有的不知道该不该走,有的可能突然就走了。我觉得,生活中的离别,可能也大多基于这样的几种可能,就顺着这个方向去做,但这个状态也可能是流动的,因为生活本身也没有那么清楚明确。

澎湃新闻:为什么你年纪轻轻,对于“离别”的主题还挺情有独钟的?

李亘: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个东西是害怕的,你想去学会适应它,但是你可能怎么都学不会。

有的人可能是分享,有的人可能是孤单,可能我自己面对离别,我总是没法特别好地去控制面对离别的情绪。未必是生离死别这样的大事,比如说你离开一个地方,或者是很小的一些分开,我都会纠结。好像你越害怕这个东西,你就会对它越敏感,然后发现生活里遍地都是这样的时刻,所以我觉得这个课题要去学习。

澎湃新闻:如果是一个很怕分别的人,选了拍电影的工作,可能就要一直面对分别了。

李亘:对,所以每次拍完戏,杀青都得喝醉、哭,各种drama。这个电影杀青那天,我可能一直以来弦崩太紧,一下放松下来,一喝就挂了。第二天听他们说,喝得鞋都没了,一直站在马路上,送每一个人,说我以后就见不到你了,你要走了,问人家你去哪里之类的问题,然后跟每个人道歉,说对不起。

澎湃新闻:早年父亲生病的经历,是让你更早触及这个命题的原因吗?

李亘:也许吧,或者你自己也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才要在创作中去寻找。也许正因为我跟很多事情的人事物的关系太紧密,往往越紧密,你会越害怕有一天会离别。那个东西就好像是摆在前方的路,你会觉得自己一点点地离它很近,但始终没办法准备好。

接受自己是一个“星二代”,更不能掉链子

澎湃新闻:演员的选择里,有张艾嘉、齐溪这样经验丰富的实力演员,也有新人,和这样两类演员合作的感受和方法,会有什么不同?

李亘:确实是,我自己也像是在不断调换频道,这几个人物的演员很不一样,有的是非常有经验的,有的可能是比较青涩的,有日本演员、中国演员,彼此的表演方式都不同,还有需要用到日语表演的地方。有的人需要把词背到滚瓜烂熟,有的是特别需要自由空间……我就像一台电视机,要调到不同的频道。

确实,我觉得这个挺难的,可能很多更成熟的导演会做得很好,我第一次拍片,在同一个空间里面去切换频道的时候,我有时候也会调换不过来,最后自己也会陷入混乱。

澎湃新闻:那这个时候,有没想去找很会演戏的父亲,求助一下怎么和演员合作的经验?

李亘:我拍之前,其实没有太想到这方面问题,拍之后会跟他有的时候唠叨一些,遇到一些非常具体的情况,演员是怎么样的情况,我会去请教他,这时候是不是会有更好的办法。但都是非常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事情,好像没有特别就表演这件事情去跟他去聊。我拍这个片子的时候,他正好也自己拍戏去了,都忙着。

澎湃新闻:你一开始没有特别顺理成章像很多“星二代”那样就做“子承父业”的选择,先是读的日语。比较年轻的时候的理想是什么?

李亘:更小时候,肯定都是会想当什么考古学家、天文学家。我从小好像就没怎么想过电影跟我会有什么关系,我很少跟老李去片场,好像那是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学校毕业那会儿,可能想做的是记者。我觉得,记者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是去记录别人的,我好像以前觉得单纯的记录更有意思。自己没有那么强的欲望说,要创作一个故事。老李觉得,你自己说你不想去创作,但你其实不知道创作是什么,你应该先去了解一下,如果试过,还是不喜欢,那就算了,所以我还是跟了一个电视剧的剧组。

澎湃新闻:后来怎么确定自己想成为一个创作者了呢?

李亘:在电视剧的剧组里面,我慢慢地觉得拍片挺有意思的,我喜欢这么多人向着一个方向去努力的感觉,也喜欢这种集体的生活。然后就去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13年毕业后,其实还是没有特别想去创作和表达的欲望,我就帮别人做了一段剪辑,或者是去拍什么纪录片之类的。一晃到了30岁,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在交着成绩单,要么是工作,要么是家庭,好像大家都在往前走,但我一直在原地踏步,还在做着那些你擅长的,舒适圈之内的事情。

可能我是一个观念比较守旧的人,会觉得“三十而立”这种老话是有道理的,于是我就开始焦虑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真的想要去创作的时候,我诚实地看待自己,觉得自己讲不了极其深刻宏大的故事,又回看之前研究生时期拍的那几个作业,我发现,我每一个作业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都是关于离别。30岁之后确实是想去表达了,我就觉得要有一个作品,是时候了。

澎湃新闻:这个电影的主创班底,在华语电影里都是各自领域里的大师了。有这么成熟的团队保驾护航时,你怎么评价你自己处女作中的作者性?

李亘:跟他们的合作的过程,还是诚实地去做自己,我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不会说老师你看怎么办,这些交给你了,我去管演员,这肯定不行。如果你想的够好,他们肯定是会认可你的,但他们的经验一定比你的多。如果他们给出了更好的方案,我觉得,也不必去纠结于我是导演,就一定要听我的,你就虚心地去接受,但是要有思考和消化。我也不怕把一些好像很幼稚的想法告诉他们。

我觉得,第一次拍片,一定是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能够和这么好的班底去合作,就是要让自己有最大限度的学习,同时也尽情地展现自己。我想未来,我都会是一个作者型的导演吧。

澎湃新闻:父辈的光环,对你来说会是一种压力吗?

李亘:肯定会有压力。这个是从小到大的一个标签,小时候会不喜欢它,因为我觉得我很优秀,可是为什么还非得总有一个前缀放在我的前面。长大了越来越成熟以后,还是会害怕这个东西,因为懂得了父亲真的很不容易。但很不公平的一个事是,如果你做不好,别人也不会记得我的名字,就直接会说,你看谁的儿子拍了个啥,就会把他带上。我会怕自己不但不能让他更好,反而可能还会拖他的后腿。

澎湃新闻:所以现在主要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好的话,就不介意让父亲沾光了吧?

李亘:如果好的话,最好也不要带他,哈哈,就我自己挺好,不然也还是会有点不甘心吧。

其实那个东西已经早就过了,我觉得每一个“二代”,都面临过这样的困惑,也一定会迈过这个时段。我们的父辈,每一个人都特别努力,他们比我们现在这一代更努力,所以他们取得的成绩,真的是很难去比,而且我们可能确实是很幸运,不可否认的拥有了很多“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的机会,那自然就要承担这个压力,不然你占便宜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它不好呢,对吧?

大家都会说,你太幸运了,但这个幸运的部分,如果你自己没有准备好,或者写了一个烂剧本,那些老师也不会因为这个关系而去真的帮你做。别人可能会因为你是谁的学生,或者你是谁的孩子,说你把剧本发给我看看吧,但你有了这样的机会,因为自己没写好,又错失了,那不是更打脸嘛?所以反倒好像是要去做更多,让自己别掉链子。如果辜负了幸运的机会,就更丢人了。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这部名字很长的电影,写满人情冷暖和相聚别离

2022-03-11 11:04:21 来源: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的故事,发生在2007-2008年的日本,李小李(谢承泽 饰)作为交换留学生,在一家中华料理店打工。

他和店里各式各样奇怪的人从陌生到相熟,每个人身在冷暖自知的困局中,彼此理解,也无能为力,于是有人苦中作乐,有人张牙舞爪,有人强悍笃定。短暂的相处中,孤独的人们建立起彼此的依靠和羁绊,转眼又面临着离别。

影片以散点透视的笔法描摹着旅日华人漂泊群像,庸常的生活里弥漫淡淡的苦涩和孤独。

这是导演李亘自己大学期间发生的故事。导演还有另一个身份,是著名演员李雪健的儿子。

2007年,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日语系大二的李亘,去日本交换一年。而在电影里,老师黎莉莉(张艾嘉 饰)问她的学生李小李,“你家里人是做什么的?”李小李回答:“病人。”

那时,因为父亲的身体原因,小李不愿意向家里多要钱,选择勤工俭学在中餐厅打工。一周七天,几乎每天都去,有课的时候上晚班,周末就都泡在店里。在日本交换的一年,他没去过富士山,没逛过东京塔。

更深层的不安,也成为李亘开始在意“离别”这个主题的缘由。当时身处其中不以为意,但随着年岁渐长,李亘越来越发现,人生百态里是逃不过的种种别离,而这其中不断生发出创作和表达的动力。

三月初的周末,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在上海路演。导演李亘带着齐溪、谢承泽、牛超等演员一个个跑厅和观众交流。主持人读片名有些拗口,于是开玩笑似地问导演,怎么取了这么个长达11个字的名字。导演李亘先自揭了一波槽点——“名字很长,又带着我啊、你啊的电影,很容易让人以为是个爱情片,但这部电影真不是。希望大家帮我们把这个事再宣传一下。”

电影的原名叫《渊野边》,是片中故事发生地的地名,放到院线发行,也的确会让观众不明所以。于是干脆选了片中陈永忠唱响的一句老歌的歌词,“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脸上不会有泪滴。”

这就简洁明了地直奔主题了——关于离别,和面对离别的态度。

李亘说,自己一直害怕离别,生活里总是太纠结,也从来做不到坦然面对,所以,试图在电影里预演。“我觉得,拍电影要比我的生活要高,生活里做不到的事情,我想去电影这个奢侈的梦里面去试一试。”

电影结尾,李小李结束了一年的交换生活,准备回国。看完电影的观众问,那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现实的世界里,小李读完大学,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他践行了离别时的承诺,几乎每年都会回日本看他们。店里的人,来来往往,最核心的几个成员居然一直都还在。墙上的油渍越来越厚重,菜价微涨,大厨会变着花样推出几个新菜,人们的生活境遇,比那短短一年的见闻更丰富和深刻。

渐渐树立起成为导演的理想后,李亘决定要回到那个叫南国亭的小店,记录下那里的人和事。店里的伙伴们得知这个消息,从一开始的兴奋好奇,到年复一年过去,开机迟迟没有消息,他们想这家伙大概是在吹牛皮吧。直到12年后,剧组进场,主创班底里云集了华语电影里诸多大师级的人物。餐厅的人兴奋地围观了两天,就对拍电影的琐碎重复兴致索然,干脆自己去刷手机。

最好的地方是,每一顿的剧组伙食,都有妥妥当当的着落。

“我觉得,是时间成就了这个故事,生活会给它一个续集。我是一个一直在眷恋辞旧的人,我想去努力地迎新,所以我拍了这个片。现在我希望更多的观众能看到它。”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3月11日正式全国上映。电影上映前,导演李亘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

【对话】

我更在意犄角旮旯里的故事

澎湃新闻:处女作选择了拍本科留学时的这段经历,时隔这么多年再回看,有些什么变化吗?

李亘:一开始这个故事是研究生阶段的剧作作业,那会儿写出来,更像是一个人的事,写剧本的感觉像写日记似的,更多的是在还原当时的情境,谁说了什么,其他人的反应、表情是什么,那时候好像很追求完全还原真实,觉得真实的力量最大。

时间长了以后,越来越觉得,创作来源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这个故事好像慢慢就从一个单一视点独角戏的成长故事,到后面主角变成了主视角,带出了那群人,那群人反倒像成为了故事真正的主角。这是这几年做剧本,包括后来后期拍摄里最大的一个变化。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酝酿了超过十年的故事,这十年间自己的经历、对生命的理解,具体是怎样作用于这个故事的?

李亘:最开始就会去纠结那些温暖的东西,会有一些自己执着的概念,比如南国庭,我会觉得它是一个家,是一个大家相依为命的地方,一个凝结着温暖的,特别向上的地方。

但是现在我再回过头看,那个店似乎是大家被困在里面出不来的一种感觉,正是因为被困住了,人们之间那种共同的陪伴才显得温暖,而不是说我活得很好,我还在异国他乡也有一个家,然后这个地方能成为我不愿意回去的理由,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慢慢接受了温度是相对的,没有冷就没有暖,慢慢会更关注冷的东西,但这个冷的东西,不是一个具体的事件或举动,可能是一种氛围,是生活艰辛的底色,它没有那么的美好,但正是因为根植于这样的生活里,暖的互动,才显得可贵。

澎湃新闻:当时你在日本交换一年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李亘:洗菜、点菜、洗杯子、打扫卫生、拖地……什么都干。周一到周五,六点下了课坐免费的校车,再倒两次电车,差不多六点半,我能进那个店门打卡,十一点左右离开。周六周日基本上就是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半。一周七天每天都去,有时候也会想偷懒,但代理店长的姐姐都给我排上了。所以这个时候我还挺富有。

澎湃新闻:那时候交换就一年的时间,为什么花那么长时间去打工?没机会好好去玩一玩,当时不觉得可惜吗?

李亘:有一段时间是需要靠以前的积蓄维持,虽然家里的状况,还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你花他们的钱,还是会心疼。可你也想吃好喝好,就自己赚呗。当时也有很多人会笑话我,觉得我想不开,千里迢迢来到日本,富士山也没去过,东京塔也没看过,同学们去体验茶道什么的,我也都没去过,就天天跟一帮中国人混在一个中华料理店,天天在地下一层待着。

所以现在我能拍这个电影,不是吗?不是另外一个去富士山的人拍的,也不是另外一个去新宿购物的人拍的。而且我是真的没觉得可惜,我并不向往那些东西。好像我就是眼界有限,心胸有限,这个世界当然很大,可我好像一直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说,我想走到多远的地方,我就是更在意犄角旮旯的东西。

就好像那时候,觉得店里大家都很辛苦,就想多去帮忙。大家对你表示关心的方式是,每一个人吃饭都给你留一个小碟,所以我一天能多吃好几个小碟的加餐,包括你累了,有人给你吃个杏仁豆腐什么的,就是那种很微小却温暖的东西。

澎湃新闻:电影大多数的场景,都发生在南国亭这个餐馆里,这个景并不难搭出来,可以更利于拍摄,成本也可以节约不少,为什么一定要大费周章到日本的那个原址去取景?

李亘:可能我是自私的。但确实一回到那个地方,你就很笃定,那个画面、摄影机位就有了,我一下就知道想要什么,人物的调度是什么,这个时候该怎么样,氛围是什么,调子是冷还是暖,这些东西一下子就来了,因为这个时空我是最熟悉的,是我的主场,现场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更了解那里。

虽然确实在国内搭一个棚,它可能能有100个机位,但是当你有100个机位的时候,你可能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拍了。我们前期经历了两次勘景,最终大家还是在无形中默许了我任性的决定。我觉得,当他们看到剧本里面的原型,看到墙上可能经过10年才会有的那种黑黑的油渍,他们会更明白这一切。

还有一些东西是无形的,但在那个氛围之中,我认为我有捕捉到我需要的东西。比如在日本,大家会特别害怕麻烦别人,随时在道歉,随时小心翼翼,非常瞻前顾后的那种状态,有的时候我们在路上,不免要拦下路人去拍摄,在那种整个剧组都进入到非常小心的压力之下,捕捉到的状态,还挺准确的。

拍一部电影,预习离别

澎湃新闻:电影中群像的人物如何设计,希望他们分别承载一些怎样的表达?

李亘:写的时候,希望是有各个年龄段的人可以在一起,有年轻人、中年的、老年人,一开始就是这样去设计的。当然,每一个人物,都会有相对应的人物原型,但后来写着发现,这些人无论是什么年龄或者什么境遇,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主题,就是面对离别。

不同的年龄段的人,在面对离别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反应。当然不同年龄的人,面对任何问题,都会有所不同。但也并不是说好像年龄越大就越成熟。还是因为每个人因为生活的经验和阅历不同,面对一个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态度。

离别也有主动被动,这些人里,有的是一来就知道他自己要走,有的可能想走走不了,有的坚定不肯走,有的不知道该不该走,有的可能突然就走了。我觉得,生活中的离别,可能也大多基于这样的几种可能,就顺着这个方向去做,但这个状态也可能是流动的,因为生活本身也没有那么清楚明确。

澎湃新闻:为什么你年纪轻轻,对于“离别”的主题还挺情有独钟的?

李亘: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个东西是害怕的,你想去学会适应它,但是你可能怎么都学不会。

有的人可能是分享,有的人可能是孤单,可能我自己面对离别,我总是没法特别好地去控制面对离别的情绪。未必是生离死别这样的大事,比如说你离开一个地方,或者是很小的一些分开,我都会纠结。好像你越害怕这个东西,你就会对它越敏感,然后发现生活里遍地都是这样的时刻,所以我觉得这个课题要去学习。

澎湃新闻:如果是一个很怕分别的人,选了拍电影的工作,可能就要一直面对分别了。

李亘:对,所以每次拍完戏,杀青都得喝醉、哭,各种drama。这个电影杀青那天,我可能一直以来弦崩太紧,一下放松下来,一喝就挂了。第二天听他们说,喝得鞋都没了,一直站在马路上,送每一个人,说我以后就见不到你了,你要走了,问人家你去哪里之类的问题,然后跟每个人道歉,说对不起。

澎湃新闻:早年父亲生病的经历,是让你更早触及这个命题的原因吗?

李亘:也许吧,或者你自己也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才要在创作中去寻找。也许正因为我跟很多事情的人事物的关系太紧密,往往越紧密,你会越害怕有一天会离别。那个东西就好像是摆在前方的路,你会觉得自己一点点地离它很近,但始终没办法准备好。

接受自己是一个“星二代”,更不能掉链子

澎湃新闻:演员的选择里,有张艾嘉、齐溪这样经验丰富的实力演员,也有新人,和这样两类演员合作的感受和方法,会有什么不同?

李亘:确实是,我自己也像是在不断调换频道,这几个人物的演员很不一样,有的是非常有经验的,有的可能是比较青涩的,有日本演员、中国演员,彼此的表演方式都不同,还有需要用到日语表演的地方。有的人需要把词背到滚瓜烂熟,有的是特别需要自由空间……我就像一台电视机,要调到不同的频道。

确实,我觉得这个挺难的,可能很多更成熟的导演会做得很好,我第一次拍片,在同一个空间里面去切换频道的时候,我有时候也会调换不过来,最后自己也会陷入混乱。

澎湃新闻:那这个时候,有没想去找很会演戏的父亲,求助一下怎么和演员合作的经验?

李亘:我拍之前,其实没有太想到这方面问题,拍之后会跟他有的时候唠叨一些,遇到一些非常具体的情况,演员是怎么样的情况,我会去请教他,这时候是不是会有更好的办法。但都是非常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事情,好像没有特别就表演这件事情去跟他去聊。我拍这个片子的时候,他正好也自己拍戏去了,都忙着。

澎湃新闻:你一开始没有特别顺理成章像很多“星二代”那样就做“子承父业”的选择,先是读的日语。比较年轻的时候的理想是什么?

李亘:更小时候,肯定都是会想当什么考古学家、天文学家。我从小好像就没怎么想过电影跟我会有什么关系,我很少跟老李去片场,好像那是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学校毕业那会儿,可能想做的是记者。我觉得,记者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是去记录别人的,我好像以前觉得单纯的记录更有意思。自己没有那么强的欲望说,要创作一个故事。老李觉得,你自己说你不想去创作,但你其实不知道创作是什么,你应该先去了解一下,如果试过,还是不喜欢,那就算了,所以我还是跟了一个电视剧的剧组。

澎湃新闻:后来怎么确定自己想成为一个创作者了呢?

李亘:在电视剧的剧组里面,我慢慢地觉得拍片挺有意思的,我喜欢这么多人向着一个方向去努力的感觉,也喜欢这种集体的生活。然后就去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13年毕业后,其实还是没有特别想去创作和表达的欲望,我就帮别人做了一段剪辑,或者是去拍什么纪录片之类的。一晃到了30岁,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在交着成绩单,要么是工作,要么是家庭,好像大家都在往前走,但我一直在原地踏步,还在做着那些你擅长的,舒适圈之内的事情。

可能我是一个观念比较守旧的人,会觉得“三十而立”这种老话是有道理的,于是我就开始焦虑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真的想要去创作的时候,我诚实地看待自己,觉得自己讲不了极其深刻宏大的故事,又回看之前研究生时期拍的那几个作业,我发现,我每一个作业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都是关于离别。30岁之后确实是想去表达了,我就觉得要有一个作品,是时候了。

澎湃新闻:这个电影的主创班底,在华语电影里都是各自领域里的大师了。有这么成熟的团队保驾护航时,你怎么评价你自己处女作中的作者性?

李亘:跟他们的合作的过程,还是诚实地去做自己,我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不会说老师你看怎么办,这些交给你了,我去管演员,这肯定不行。如果你想的够好,他们肯定是会认可你的,但他们的经验一定比你的多。如果他们给出了更好的方案,我觉得,也不必去纠结于我是导演,就一定要听我的,你就虚心地去接受,但是要有思考和消化。我也不怕把一些好像很幼稚的想法告诉他们。

我觉得,第一次拍片,一定是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能够和这么好的班底去合作,就是要让自己有最大限度的学习,同时也尽情地展现自己。我想未来,我都会是一个作者型的导演吧。

澎湃新闻:父辈的光环,对你来说会是一种压力吗?

李亘:肯定会有压力。这个是从小到大的一个标签,小时候会不喜欢它,因为我觉得我很优秀,可是为什么还非得总有一个前缀放在我的前面。长大了越来越成熟以后,还是会害怕这个东西,因为懂得了父亲真的很不容易。但很不公平的一个事是,如果你做不好,别人也不会记得我的名字,就直接会说,你看谁的儿子拍了个啥,就会把他带上。我会怕自己不但不能让他更好,反而可能还会拖他的后腿。

澎湃新闻:所以现在主要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好的话,就不介意让父亲沾光了吧?

李亘:如果好的话,最好也不要带他,哈哈,就我自己挺好,不然也还是会有点不甘心吧。

其实那个东西已经早就过了,我觉得每一个“二代”,都面临过这样的困惑,也一定会迈过这个时段。我们的父辈,每一个人都特别努力,他们比我们现在这一代更努力,所以他们取得的成绩,真的是很难去比,而且我们可能确实是很幸运,不可否认的拥有了很多“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的机会,那自然就要承担这个压力,不然你占便宜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它不好呢,对吧?

大家都会说,你太幸运了,但这个幸运的部分,如果你自己没有准备好,或者写了一个烂剧本,那些老师也不会因为这个关系而去真的帮你做。别人可能会因为你是谁的学生,或者你是谁的孩子,说你把剧本发给我看看吧,但你有了这样的机会,因为自己没写好,又错失了,那不是更打脸嘛?所以反倒好像是要去做更多,让自己别掉链子。如果辜负了幸运的机会,就更丢人了。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