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上演70周年纪念版,阵容齐整“给母亲拜寿”
6月9日,受疫情影响而中断的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演出季正式重启,时隔月余,北京人艺镇院之宝——老舍名作《茶馆》终于可以与观众在线下见面。

《茶馆》上演70周年纪念版,阵容齐整“给母亲拜寿”

来源:澎湃新闻2022-06-10

6月9日,受疫情影响而中断的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演出季正式重启,时隔月余,北京人艺镇院之宝——老舍名作《茶馆》终于可以与观众在线下见面。

就澎湃新闻记者现场观摩,演出照例在当晚7点30分正式开始,不到7点首都剧场外便人头攒动。

此次《茶馆》上演的70周年纪念版中集合了1999年第二代《茶馆》的经典阵容,既是一次人艺家人的回归聚首,也是一次久违的舞台盛事。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将带观众回顾人艺历史,共享舞台魅力时刻。此轮演出开启后,6月12日北京人艺院庆日当天,《茶馆》将首次实现8k录制,高清实时直播,线上观众将与现场观众同步收看。

院庆日演《茶馆》是人艺的传统,也是人艺人为剧院庆祝生日的方式。对他们来说,这次的演出是“回家”。尽管最初因为疫情以为不能见观众,他们也依旧认认真真地投入全部情感尽力排练着,即使原定只为了6月12日的一场演出也丝毫不敢半分懈怠。随着疫情的逐渐向好,院庆期间能够与观众剧场相聚,既是人艺人最大的欣慰,更是广大戏剧爱好者之福。

舞台坚守,“演《茶馆》,就像给母亲拜寿”

从人艺建院30周年进入《茶馆》剧组演到今年人艺建院70周年,从当初的跑龙套到出演王掌柜,梁冠华说:“《茶馆》是一个丰碑,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这是我个人的幸运,必须全力以赴。”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1999年从于是之先生手中接过王利发一角,至今已经演出了三百多场,“有老剧迷看过后,曾跟我说过一句,‘各有千秋’(和于是之版相较),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了。”

常四爷的饰演者濮存昕,在后台老搭档们口中的“小濮”,还有两三年就将退休。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演出极具纪念意义,《茶馆》是人艺的“家底”,观众记忆的符号。“我们这次演出与平时不太一样,就像一次满汉全席。”秦二爷的扮演者杨立新作为复排执行艺术指导,他眼中的《茶馆》代表了这家剧院的发展,“有历史和现在就能看见未来,所以现在我们演《茶馆》要能有当年的传统和现在的风采。”

唐铁嘴(小唐铁嘴)的饰演者吴刚说起《茶馆》先就感慨,“没说的,这是我们院的看家戏,镇院之宝,所有演员都如期回来,随时拉开大幕和观众见面。”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1999年到现在,演了这么多年,可以说每一场都不一样,我们跟老先生们还有一点点差距,其实就是差在生活上,先生们在那个年代生活过,我们只是听说,好在大家也是泡在剧院里,太熟悉他们了。”

何冰饰演刘麻子一角,谈到人艺的院庆,他说就如同给母亲拜寿,如今再演这一角色,随着年龄增长,多了很多新的理解,“我们对熟悉的经典,还需要再去审视。如今拿起剧本,发现还有很多不知道的,深藏在剧本中,不能忽略。”演了二十多年唐铁嘴,吴刚总是不忘和前辈的距离,一直在追寻“舞台上生活”的状态,“我们的纪念演出是向前辈们致敬,也是给家里过生日。”

康顺子的扮演者龚丽君由衷地觉得人艺走过70年真的不容易,这70年有前辈栽树,后辈乘凉,如今他们的责任和使命不能忘,“我们也要像前辈一样,多种树,种出一片森林,为后辈遮凉。”在松二爷的扮演者冯远征眼里,这次的演出可以说是一代演员的集体亮相,更是一次老友重逢,“我们是跟人艺一起成长的,和第一代《茶馆》演员同过台,如今我们也成熟了,后面还有年轻一代,我们看到人艺的勃勃生机。”

四十多位演员齐上阵,诠释何谓人艺“一颗菜”精神

为了突出纪念主题,此次《茶馆》中,一批已经退休的老艺术家再度回归舞台,在他们心中,既难忘前辈教导,又对后辈充满希望,更感慨人艺如今的发展。

今年在人艺舞台上迎来从艺50年的李士龙在剧院70周年之际回归出演李三这一角色,格外有意义。他坦言深爱这个舞台,“老一辈树立起来的这块招牌,现在希望年轻一代去继承,把青春和热情奉献给这片舞台。”

“庞太监”的扮演者严燕生再次回归舞台,他最大的感受是“熟悉”,“都是我的老搭档,我一下子全都回忆起来了。”同时剧院的日新月异也让他觉得年轻人们赶上了好时候。“看到新剧场、新的人才,真是欣慰”。

近年来在电视荧幕上塑造了众多观众喜爱角色的李光复也再度扮演剧中巡警、方六等角色,他回忆起自己1978年在《茶馆》中即使演的角色一句台词也没有,仍然创作了人物小传,人艺的创作态度让自己受益至今。“每一个时期演,有每一个时期的认识,这里面带着自己的生活态度。”

“庞四奶奶”杨桂香这次专门为了纪念演出退休十年后再登舞台,她一亮相便起范儿,把角色那份刁蛮和撒泼劲儿演绎的淋漓尽致,包揽了第三幕最多的掌声。

她无限感慨,“我19岁进人艺,20多岁进入《茶馆》剧组,到现在快40年了。我忘不了上一代老艺术家们告别演出的场景,忘不了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教导,人艺70年了,我真的很想他们。”

一台《茶馆》,一代又一代演员,每一个角色,每一位舞台创作者,都成就了这部经典,在这次的演出中,还有观众熟悉的高冬平饰演的宋恩子、孙星饰演的吴祥子、米铁增饰演的马五爷、王刚饰演的二德子、张福元饰演的大傻杨、兰法庆饰演的黄胖子、岳秀清饰演的小丁宝、李珍饰演的王淑芬、高倩饰演的周秀花、尹伟饰演的明师傅、张万昆饰演的卫福喜等以及众多青年演员分饰的角色,一起构成了舞台上的众生百态,也诠释了北京人艺70年来舞台上下的“一颗菜”精神。

此轮演出将持续至6月14日。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茶馆》上演70周年纪念版,阵容齐整“给母亲拜寿”

2022-06-10 14:25:10 来源:

6月9日,受疫情影响而中断的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演出季正式重启,时隔月余,北京人艺镇院之宝——老舍名作《茶馆》终于可以与观众在线下见面。

就澎湃新闻记者现场观摩,演出照例在当晚7点30分正式开始,不到7点首都剧场外便人头攒动。

此次《茶馆》上演的70周年纪念版中集合了1999年第二代《茶馆》的经典阵容,既是一次人艺家人的回归聚首,也是一次久违的舞台盛事。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将带观众回顾人艺历史,共享舞台魅力时刻。此轮演出开启后,6月12日北京人艺院庆日当天,《茶馆》将首次实现8k录制,高清实时直播,线上观众将与现场观众同步收看。

院庆日演《茶馆》是人艺的传统,也是人艺人为剧院庆祝生日的方式。对他们来说,这次的演出是“回家”。尽管最初因为疫情以为不能见观众,他们也依旧认认真真地投入全部情感尽力排练着,即使原定只为了6月12日的一场演出也丝毫不敢半分懈怠。随着疫情的逐渐向好,院庆期间能够与观众剧场相聚,既是人艺人最大的欣慰,更是广大戏剧爱好者之福。

舞台坚守,“演《茶馆》,就像给母亲拜寿”

从人艺建院30周年进入《茶馆》剧组演到今年人艺建院70周年,从当初的跑龙套到出演王掌柜,梁冠华说:“《茶馆》是一个丰碑,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这是我个人的幸运,必须全力以赴。”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1999年从于是之先生手中接过王利发一角,至今已经演出了三百多场,“有老剧迷看过后,曾跟我说过一句,‘各有千秋’(和于是之版相较),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了。”

常四爷的饰演者濮存昕,在后台老搭档们口中的“小濮”,还有两三年就将退休。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演出极具纪念意义,《茶馆》是人艺的“家底”,观众记忆的符号。“我们这次演出与平时不太一样,就像一次满汉全席。”秦二爷的扮演者杨立新作为复排执行艺术指导,他眼中的《茶馆》代表了这家剧院的发展,“有历史和现在就能看见未来,所以现在我们演《茶馆》要能有当年的传统和现在的风采。”

唐铁嘴(小唐铁嘴)的饰演者吴刚说起《茶馆》先就感慨,“没说的,这是我们院的看家戏,镇院之宝,所有演员都如期回来,随时拉开大幕和观众见面。”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1999年到现在,演了这么多年,可以说每一场都不一样,我们跟老先生们还有一点点差距,其实就是差在生活上,先生们在那个年代生活过,我们只是听说,好在大家也是泡在剧院里,太熟悉他们了。”

何冰饰演刘麻子一角,谈到人艺的院庆,他说就如同给母亲拜寿,如今再演这一角色,随着年龄增长,多了很多新的理解,“我们对熟悉的经典,还需要再去审视。如今拿起剧本,发现还有很多不知道的,深藏在剧本中,不能忽略。”演了二十多年唐铁嘴,吴刚总是不忘和前辈的距离,一直在追寻“舞台上生活”的状态,“我们的纪念演出是向前辈们致敬,也是给家里过生日。”

康顺子的扮演者龚丽君由衷地觉得人艺走过70年真的不容易,这70年有前辈栽树,后辈乘凉,如今他们的责任和使命不能忘,“我们也要像前辈一样,多种树,种出一片森林,为后辈遮凉。”在松二爷的扮演者冯远征眼里,这次的演出可以说是一代演员的集体亮相,更是一次老友重逢,“我们是跟人艺一起成长的,和第一代《茶馆》演员同过台,如今我们也成熟了,后面还有年轻一代,我们看到人艺的勃勃生机。”

四十多位演员齐上阵,诠释何谓人艺“一颗菜”精神

为了突出纪念主题,此次《茶馆》中,一批已经退休的老艺术家再度回归舞台,在他们心中,既难忘前辈教导,又对后辈充满希望,更感慨人艺如今的发展。

今年在人艺舞台上迎来从艺50年的李士龙在剧院70周年之际回归出演李三这一角色,格外有意义。他坦言深爱这个舞台,“老一辈树立起来的这块招牌,现在希望年轻一代去继承,把青春和热情奉献给这片舞台。”

“庞太监”的扮演者严燕生再次回归舞台,他最大的感受是“熟悉”,“都是我的老搭档,我一下子全都回忆起来了。”同时剧院的日新月异也让他觉得年轻人们赶上了好时候。“看到新剧场、新的人才,真是欣慰”。

近年来在电视荧幕上塑造了众多观众喜爱角色的李光复也再度扮演剧中巡警、方六等角色,他回忆起自己1978年在《茶馆》中即使演的角色一句台词也没有,仍然创作了人物小传,人艺的创作态度让自己受益至今。“每一个时期演,有每一个时期的认识,这里面带着自己的生活态度。”

“庞四奶奶”杨桂香这次专门为了纪念演出退休十年后再登舞台,她一亮相便起范儿,把角色那份刁蛮和撒泼劲儿演绎的淋漓尽致,包揽了第三幕最多的掌声。

她无限感慨,“我19岁进人艺,20多岁进入《茶馆》剧组,到现在快40年了。我忘不了上一代老艺术家们告别演出的场景,忘不了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教导,人艺70年了,我真的很想他们。”

一台《茶馆》,一代又一代演员,每一个角色,每一位舞台创作者,都成就了这部经典,在这次的演出中,还有观众熟悉的高冬平饰演的宋恩子、孙星饰演的吴祥子、米铁增饰演的马五爷、王刚饰演的二德子、张福元饰演的大傻杨、兰法庆饰演的黄胖子、岳秀清饰演的小丁宝、李珍饰演的王淑芬、高倩饰演的周秀花、尹伟饰演的明师傅、张万昆饰演的卫福喜等以及众多青年演员分饰的角色,一起构成了舞台上的众生百态,也诠释了北京人艺70年来舞台上下的“一颗菜”精神。

此轮演出将持续至6月14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