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品”《人生·路遥》杀青,本报独家对话主创:“原著灵魂在心,再现一代人的奋斗史”
为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持续推动上海文艺创作再攀高峰,同时让观众和读者们更深入地了解优秀作品的台前幕后,本报今起推出专栏“独家探班”,以现场扫描、独家对话、连线连麦等方式,第一时间关注上海乃至全国重大创作的最新动态、排演感悟与创新思考。

“上海出品”《人生·路遥》杀青,本报独家对话主创:“原著灵魂在心,再现一代人的奋斗史”

来源:文汇2022-09-16

为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持续推动上海文艺创作再攀高峰,同时让观众和读者们更深入地了解优秀作品的台前幕后,本报今起推出专栏“独家探班”,以现场扫描、独家对话、连线连麦等方式,第一时间关注上海乃至全国重大创作的最新动态、排演感悟与创新思考。

开栏第一篇,独家对话“上海出品”电视剧《人生·路遥》总制片人之一魏巍。辗转沪陕两地,经历194天拍摄,现实主义时代大剧《人生·路遥》昨在路遥的故乡陕西榆林清涧县杀青。该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于2017年在沪立项,已被列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项目。这部40年前一发表便引发广泛讨论、并先后搬上大银幕和荧屏的小说,今天怎么来重新解读、演绎?

辗转上海、陕西两地,经历194天拍摄,昨天,现实主义时代大剧《人生·路遥》在作家路遥的故乡陕西榆林清涧县杀青了。

《人生·路遥》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生活在陕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为改变命运奋发图强,在经历世事变迁和命运接二连三的考验后,于时代浪潮中谱写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故事。该剧由爱奇艺出品,当代时光制作及联合出品,阎建钢执导,洪靖惠、未夕编剧,陈晓、李沁领衔主演,林永健、刘威、何赛飞、李光复、周野芒等实力派演员都参与其中。

电视剧杀青之时,本报记者独家对话总制片人之一魏巍。在他看来,40年前,小说《人生》刚一发表,便引发了天南海北的讨论,关于乡村的梦想,关于城市的陌生,关于现代化,也关于爱情,这使得高加林成为19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形象之一,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始终“活”着的虚构人物。

魏巍说:“1982年,那场关于《人生》的大讨论是始于《文汇报》的。”如今,电视剧从上海出发,在这座懂得路遥的城市孵化,“我们相信,原著灵魂在心,《人生·路遥》可以再现一代人的奋斗史,也照见今天年轻一代的心灵成长”。

“成长”是重新解读、演绎

这个老故事的真正密钥

文汇报:小说《人生》是怎样进入今天电视剧创作者视野的?

魏巍:《人生》是从2016年开始创意孵化的。

我们选择这样一部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作品,并且坚持数载浸润其中,首先是对路遥先生经典名作的特殊感情。我们的团队带头人即如今的总出品人之一闫爱华是60后,我是70后,都是深受《人生》影响的世代。而在孵化了电视剧《红高粱》后,我们团队也需要进一步夯实现实主义的深耕方向。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人生》及另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现在,《人生·路遥》杀青了,《幸福到万家》也已在夏天与观众见面了。

文汇报:《人生》1982年发表。从1984年起,小说就被先后搬上了大银幕和电视荧屏。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需要重新演绎高加林的故事?2022年,40年前的故事何以打动今天的观众?

魏巍:在我们看来,无论从时代还是从文学的维度来衡量,《人生》都是1980年代以来最经典、最具影响力的“成长”小说,这是重新解读演绎这个老故事的真正密钥。

成长的磨难、痛苦、挣扎、希望、期待、喜悦,当年高加林、刘巧珍在黄土高坡所经历的成长阵痛,当下的年轻人在耸立入云的写字楼里同样也在经历。从高加林的视野望向今天,这几十年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文明转型的波澜壮阔的几十年,当年满怀人生冀望的高加林们,如今已经有了太多的自由来选择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在关于“成长”的个体生命体验里,我们可以投射出更广阔的时代。

我们始终抱有期待:

现实主义的春天终会到来

文汇报:今年初《人世间》的播出,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文学与影视联姻的深沉力量,也看到厚重的现实主义在2022年可以拥有破纪录的收视率。但事情在2016年似乎不是这样的?

魏巍:的确。无论经典文学改编,还是偏厚重的现实主义,在当年都不是市场的当红类型,甚至是件“寂寞冷清”的事。没有卫视和视频平台会主动定制,意味着项目前途未卜。我们下定决心启动《人生》项目,哪怕注定前路荆棘,与其说是执拗,不如说是出于对原著小说本身的信任,更是期待并相信——现实主义春天终会到来。

文汇报:理想要落地为现实,总会经历波折。尤其是在前些年影视界一度趋向快餐式消费的潮流中,重建一种情怀、重建新的荧屏风貌,这股逆水行舟的勇气和力量从何而来?

魏巍:首先得益于一群对现实主义同样葆有热忱的志同道合的创作伙伴:路遥先生之女路茗茗的信任与支持,上海方面2017年主动抛来的橄榄枝并在此后五年间一路同行,从洪靖惠到未夕在四年多时间里对剧本的接力耕耘,以及平台方对项目的扶持。

《人生·路遥》能请来阎建钢导演,是项目最大的幸运。他曾执导《功勋·袁隆平单元》《赵氏孤儿案》《中国地》等精品,是飞天奖、金鹰奖最佳导演奖得主。身为60后,导演曾说,他的经历有高加林的影子。由此,导演对《人生》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解,他对剧本深入细腻的再创作,对影像和表演的把控,都直接决定了一部剧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现实深度。

编剧和导演都是现实主义的长期主义者,演员何尝不是。高加林的扮演者陈晓是家喻户晓的优秀演员,他对各类角色的塑造能力很强,身上也具有人物在不同境遇中所需要的执著、昂扬、忧郁等气质。但这些还不足以让他成为“高加林”,是导演与演员的一次深谈最终奏效。陈晓说:“我希望能用一部厚重的现实主义作品完成创作累积,希望以此作为献给自己35岁的生日礼物。”一名演员将人生重要里程、职业规划牵系于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这是很珍贵的。而他已经用194天的拍摄,证明了自己的敬业与专业。

拍摄期间,疫情、酷暑等都为创作制造了极大难题。但停工不停“功”,剧组在导演阎建钢的带领下,把耽误的时间转化成精细化打磨剧本、演员深入角色的“增值时间”。恢复拍摄后,大家对剧本的深刻理解也一定程度上使得拍摄更高效。在路遥家乡,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占地约35.6亩的“人生·路遥”影视基地,还原小说中1980年代的县城道路场景。剧组还深入清涧县多地进行实拍,还从老乡家里借来当年的生活用品,从大环境到生活道具的小细节都极尽严苛。

属于影视的文学性,

在乎现实纵深也在乎当代价值

文汇报:名家名作的影视改编一直需要拆解多重难题:获得名家及其后人的认可,给予书迷“忠实于原著”的安全感,唤起全新的更广泛受众的共鸣。《人生·路遥》如何拆解?

魏巍:2016年,我们在拜访路遥之女路茗茗时,大家在对原著精神内核的认知上一拍即合——《人生》是一部关注年轻人成长心灵史的小说,它能提供常读常新的体验,也随着社会发展生发意义。国内的文学经典也好,世界名著也罢,许多都是在不间断的改编中被不断赋予时代意义,产生持久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路茗茗对影视改编是持包容和发展态度的。从始至终,她只对刘巧珍的人物塑造提出了特别要求,她偏爱巧珍,希望剧中角色依然是她心目中承载着诸多美好的姑娘。

任何一部名作改编电视剧,都希望获得广域观众认可。对《人生·路遥》,此次不仅将原汁原味呈现出原著故事,还将在时代语境下,融合每个角色人生路径的特殊性,延展原著故事维度,让剧中角色面临更多选择。我们想把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等人的故事放置在今天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来讲述。

《人生》曾写出了一代人的困境,那是属于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现实纵深感。但高加林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路遥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写作,使无数迷惘的青年人开始觉醒,并受到激励和感染,他们在高加林身上汲取了强者的力量和对于理想的大胆追求。那是原著真正的灵魂。当年,还是《文汇报》关于《人生》的大讨论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现在,我们希望用《人生·路遥》这样一部诚挚心血之作,向路遥先生致敬;同时希望,这部剧能展现社会变迁中中国人身上从未改变的坚韧、勤奋、勇敢和善良,为一代青年的奋斗写史;在如今更广阔的时代视野下,让父辈的青春给予当下青年人更多启迪和感动。

作者:王彦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上海出品”《人生·路遥》杀青,本报独家对话主创:“原著灵魂在心,再现一代人的奋斗史”

2022-09-16 09:59:56 来源:

为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持续推动上海文艺创作再攀高峰,同时让观众和读者们更深入地了解优秀作品的台前幕后,本报今起推出专栏“独家探班”,以现场扫描、独家对话、连线连麦等方式,第一时间关注上海乃至全国重大创作的最新动态、排演感悟与创新思考。

开栏第一篇,独家对话“上海出品”电视剧《人生·路遥》总制片人之一魏巍。辗转沪陕两地,经历194天拍摄,现实主义时代大剧《人生·路遥》昨在路遥的故乡陕西榆林清涧县杀青。该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于2017年在沪立项,已被列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项目。这部40年前一发表便引发广泛讨论、并先后搬上大银幕和荧屏的小说,今天怎么来重新解读、演绎?

辗转上海、陕西两地,经历194天拍摄,昨天,现实主义时代大剧《人生·路遥》在作家路遥的故乡陕西榆林清涧县杀青了。

《人生·路遥》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生活在陕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为改变命运奋发图强,在经历世事变迁和命运接二连三的考验后,于时代浪潮中谱写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故事。该剧由爱奇艺出品,当代时光制作及联合出品,阎建钢执导,洪靖惠、未夕编剧,陈晓、李沁领衔主演,林永健、刘威、何赛飞、李光复、周野芒等实力派演员都参与其中。

电视剧杀青之时,本报记者独家对话总制片人之一魏巍。在他看来,40年前,小说《人生》刚一发表,便引发了天南海北的讨论,关于乡村的梦想,关于城市的陌生,关于现代化,也关于爱情,这使得高加林成为19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形象之一,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始终“活”着的虚构人物。

魏巍说:“1982年,那场关于《人生》的大讨论是始于《文汇报》的。”如今,电视剧从上海出发,在这座懂得路遥的城市孵化,“我们相信,原著灵魂在心,《人生·路遥》可以再现一代人的奋斗史,也照见今天年轻一代的心灵成长”。

“成长”是重新解读、演绎

这个老故事的真正密钥

文汇报:小说《人生》是怎样进入今天电视剧创作者视野的?

魏巍:《人生》是从2016年开始创意孵化的。

我们选择这样一部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作品,并且坚持数载浸润其中,首先是对路遥先生经典名作的特殊感情。我们的团队带头人即如今的总出品人之一闫爱华是60后,我是70后,都是深受《人生》影响的世代。而在孵化了电视剧《红高粱》后,我们团队也需要进一步夯实现实主义的深耕方向。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人生》及另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现在,《人生·路遥》杀青了,《幸福到万家》也已在夏天与观众见面了。

文汇报:《人生》1982年发表。从1984年起,小说就被先后搬上了大银幕和电视荧屏。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需要重新演绎高加林的故事?2022年,40年前的故事何以打动今天的观众?

魏巍:在我们看来,无论从时代还是从文学的维度来衡量,《人生》都是1980年代以来最经典、最具影响力的“成长”小说,这是重新解读演绎这个老故事的真正密钥。

成长的磨难、痛苦、挣扎、希望、期待、喜悦,当年高加林、刘巧珍在黄土高坡所经历的成长阵痛,当下的年轻人在耸立入云的写字楼里同样也在经历。从高加林的视野望向今天,这几十年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文明转型的波澜壮阔的几十年,当年满怀人生冀望的高加林们,如今已经有了太多的自由来选择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在关于“成长”的个体生命体验里,我们可以投射出更广阔的时代。

我们始终抱有期待:

现实主义的春天终会到来

文汇报:今年初《人世间》的播出,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文学与影视联姻的深沉力量,也看到厚重的现实主义在2022年可以拥有破纪录的收视率。但事情在2016年似乎不是这样的?

魏巍:的确。无论经典文学改编,还是偏厚重的现实主义,在当年都不是市场的当红类型,甚至是件“寂寞冷清”的事。没有卫视和视频平台会主动定制,意味着项目前途未卜。我们下定决心启动《人生》项目,哪怕注定前路荆棘,与其说是执拗,不如说是出于对原著小说本身的信任,更是期待并相信——现实主义春天终会到来。

文汇报:理想要落地为现实,总会经历波折。尤其是在前些年影视界一度趋向快餐式消费的潮流中,重建一种情怀、重建新的荧屏风貌,这股逆水行舟的勇气和力量从何而来?

魏巍:首先得益于一群对现实主义同样葆有热忱的志同道合的创作伙伴:路遥先生之女路茗茗的信任与支持,上海方面2017年主动抛来的橄榄枝并在此后五年间一路同行,从洪靖惠到未夕在四年多时间里对剧本的接力耕耘,以及平台方对项目的扶持。

《人生·路遥》能请来阎建钢导演,是项目最大的幸运。他曾执导《功勋·袁隆平单元》《赵氏孤儿案》《中国地》等精品,是飞天奖、金鹰奖最佳导演奖得主。身为60后,导演曾说,他的经历有高加林的影子。由此,导演对《人生》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解,他对剧本深入细腻的再创作,对影像和表演的把控,都直接决定了一部剧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现实深度。

编剧和导演都是现实主义的长期主义者,演员何尝不是。高加林的扮演者陈晓是家喻户晓的优秀演员,他对各类角色的塑造能力很强,身上也具有人物在不同境遇中所需要的执著、昂扬、忧郁等气质。但这些还不足以让他成为“高加林”,是导演与演员的一次深谈最终奏效。陈晓说:“我希望能用一部厚重的现实主义作品完成创作累积,希望以此作为献给自己35岁的生日礼物。”一名演员将人生重要里程、职业规划牵系于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这是很珍贵的。而他已经用194天的拍摄,证明了自己的敬业与专业。

拍摄期间,疫情、酷暑等都为创作制造了极大难题。但停工不停“功”,剧组在导演阎建钢的带领下,把耽误的时间转化成精细化打磨剧本、演员深入角色的“增值时间”。恢复拍摄后,大家对剧本的深刻理解也一定程度上使得拍摄更高效。在路遥家乡,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占地约35.6亩的“人生·路遥”影视基地,还原小说中1980年代的县城道路场景。剧组还深入清涧县多地进行实拍,还从老乡家里借来当年的生活用品,从大环境到生活道具的小细节都极尽严苛。

属于影视的文学性,

在乎现实纵深也在乎当代价值

文汇报:名家名作的影视改编一直需要拆解多重难题:获得名家及其后人的认可,给予书迷“忠实于原著”的安全感,唤起全新的更广泛受众的共鸣。《人生·路遥》如何拆解?

魏巍:2016年,我们在拜访路遥之女路茗茗时,大家在对原著精神内核的认知上一拍即合——《人生》是一部关注年轻人成长心灵史的小说,它能提供常读常新的体验,也随着社会发展生发意义。国内的文学经典也好,世界名著也罢,许多都是在不间断的改编中被不断赋予时代意义,产生持久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路茗茗对影视改编是持包容和发展态度的。从始至终,她只对刘巧珍的人物塑造提出了特别要求,她偏爱巧珍,希望剧中角色依然是她心目中承载着诸多美好的姑娘。

任何一部名作改编电视剧,都希望获得广域观众认可。对《人生·路遥》,此次不仅将原汁原味呈现出原著故事,还将在时代语境下,融合每个角色人生路径的特殊性,延展原著故事维度,让剧中角色面临更多选择。我们想把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等人的故事放置在今天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来讲述。

《人生》曾写出了一代人的困境,那是属于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现实纵深感。但高加林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路遥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写作,使无数迷惘的青年人开始觉醒,并受到激励和感染,他们在高加林身上汲取了强者的力量和对于理想的大胆追求。那是原著真正的灵魂。当年,还是《文汇报》关于《人生》的大讨论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现在,我们希望用《人生·路遥》这样一部诚挚心血之作,向路遥先生致敬;同时希望,这部剧能展现社会变迁中中国人身上从未改变的坚韧、勤奋、勇敢和善良,为一代青年的奋斗写史;在如今更广阔的时代视野下,让父辈的青春给予当下青年人更多启迪和感动。

作者:王彦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秋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