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揭开三星堆“考古喜剧人”的日常
最近,B站全自制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带来考古综艺的全新出圈方式。首次聚焦考古人,以三星堆为背景,讲述考古人关于文物的发掘、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等维度的故事,展现考古人不为常人所熟知的生活与工作日常,并带领观众跟随考古人视角领略一个真实的三星堆考古现场。拿到豆瓣9.0分,坑里考古喜剧人扎堆,刷新了观众对于考古人的认知。

纪录片揭开三星堆“考古喜剧人”的日常

来源:扬子晚报2022-11-17

最近,B站全自制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带来考古综艺的全新出圈方式。首次聚焦考古人,以三星堆为背景,讲述考古人关于文物的发掘、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等维度的故事,展现考古人不为常人所熟知的生活与工作日常,并带领观众跟随考古人视角领略一个真实的三星堆考古现场。拿到豆瓣9.0分,坑里考古喜剧人扎堆,刷新了观众对于考古人的认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熟悉的不正经旁白,以及略正经的科普与弹幕

片子开头就展示了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大棚内K8祭祀坑,一件青铜大口尊的提取过程:沉浸在19平方米的方坑里,考古工作者趴在坑底紧锣密鼓地开展发掘工作……

一位考古人员边工作边吐槽说,“这完全是练腰腹力量,我已经腰疼得快断了。”穿着防护服,背上已经被汗湿透。90后考古女孩何晓歌带伤上阵自创圆规式起立动作,并表示自己的伤不算什么,自己的老师甚至软骨都被磨没了。

旁白画风也保持了B站自制一贯的略不正经风格,比如说:“大口尊,这件中原常见的青铜酒器,或许在巴蜀之地痛饮了太多芳醴,一醉就是3000多年。脆弱的口沿,深深地倒嵌入土里,扶它出来,实在是有点费力。”

略贴心的是,纪录片的进度条就是一把小铲子,让人想起考古人经常使用的考古工具洛阳铲。伴随文物出土,还有“懂了可能有用的考古小知识”。

此外,科技与传统之力共同促进文物修复、新奇有趣的实验考古以及世界级的文物保存难题等内容。这些揭开了考古人们工作中神秘的面纱,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资料。纪录片的五集内容几乎包含了考古工作的全流程,足以让考古及历史爱好者们大饱眼福。

沉浸式考古的年轻人与“扫地僧”,更“不止考古”

该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协助,导演之一范承祥表示,初次跟这些三星堆幕后的考古人接触的时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眼里都透露着跟三星堆那个年代生活了好久的感觉。更为奇妙的是,你会莫名感觉他们跟三星堆最为标志的青铜人头像和大面具都有几分神似,或许这辈子能在三星堆工作的人,上辈子可能都来自三星堆吧。”他也说,混迹于高端作业流程中,诚惶诚恐地化身考古迷弟,不露痕迹地丢出“小白”问题,在和每一位考古现场的发掘者交流,要时刻警惕被他们“踢出对话局”。

在这个古老职业里嗅到了年轻人的气息,但如何精准锁定目标人物,又体现自身的专业门槛,并不容易。“我也在思索,我们记录的就仅仅是专业和权威吗?一次次反问自己,我们记录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呢?如此反复摩擦。”

范承祥说,不能奢望他们如同一个历练经年的考古学家那样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这也正是一代代考古人的必经之路,他们有沉浸、投入、奔赴,我们真实的记录这个考古人所经历的阶段,也是基于考古本身的门槛事实,乏味与枯燥的真实,以及一代代新入坑的年轻考古人为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真实。

当然除了年轻人,也有“扫地僧”式的老人家,比如三星村里土生土长的修陶人曾大爷和博物馆的修复大师郭汉中。两位都是土生土长的三星村人,相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人生旅途,都与三星堆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当问到如何让老爷子打开话匣子?范承祥笑呵呵地回复说:“我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拿一段考古经历下酒,最能让人进入状态,只不过两位的这杯三星堆酿造的酒,喝法要不尽相同罢了。”

考古工作如此缓慢,每一个层位提取步骤周而复始,这是何其磨练人的意志,片子由此展现了考古人的初心与热爱。“我从文保中心的谢振斌以及他带领的团队身上感触颇深,这个入坑27年的老文保人,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时刻泡在文物保护的思索里,世界性的保护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跟历史较劲,不轻易跟自己和解,倔强得稀松平常,坚持得不动声色,是这群考古人身上惯有的习性与品质。”导演表示,“其实考古和我们拍摄纪录片一样,一颗等待的平常心和时刻保持新鲜的好奇感必须交相呼应。这部纪录片‘不止考古’,更有尘土之下,内心的仰望!”

从文化综艺到考古纪录片,接下来还有不少节目可期。比如待播的《何以中国》,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及最新发现,以纵向时间为线索、以中国考古人为师、以百年中国考古的丰硕成果为依托,追溯中国的根基与发源,追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灿烂的古文明为视听产品提供了源远流长的素材,正如总导演干超所说,考古绝不止于开文物的“盲盒”,而是要“透物见人”,见到文物背后的人与社会及其演进历程。

坑里考古喜剧人扎堆

近年来,从汉字、成语,到诗词,再到地名、国宝,央视“大会”系列也聚焦文物方面,还有各种真人秀式文化综艺开启文物与考古的全新打开方式,为观众打开了一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风景线。比如去年,央视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其中一大亮点就是首创考古空间探秘形式。考古工作中,通常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以方格为单位发掘,叫做“探方”。节目中,“探方”LED机械升降模块,以三个规模精准还原考古学的“探方”法。

如何将“不轻易示人”的考古发掘现场搬上舞台,让综艺节目颇费思量,对此,纪录片做的相对得天独厚。而如何让观众沉浸式看片子,从选题到表现方式都很重要。“三星堆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背后的故事,当然值得挖掘。但艰苦枯燥的考古过程考验观众,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不“弃剧”的。但这部纪录片是沉浸式考古加脱口秀大会的架势。

考古人上工啦,如此不寻常的打工人的生活,给网友带来十足新鲜感。再加上从旁白到拍摄带来的戏剧感,考古人的喜剧日常颇意外,惊醒了网友的瞌睡虫,考古人展开隔空互怼,放大打临工大爷的摸鱼,这些综艺节目玩梗的技巧,被放到纪录片中,确实给严肃的内容增添了趣味感。

张楠

终于有纪录片 “拍拍”三星堆背后的人了!

若是说给三星堆拍部纪录片,第一反应下,大多数人想到的主角一定是那些顶着“奇奇怪怪”造型的出土文物,比如说人头鸟身的雕像、宽鼻巨目的青铜人像……灵动活泼的模样,让人印象深刻。

而这次,《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则是反其道而行,聚焦文物发掘、修复的过程,将隐没在文物背后的考古工作者推到了镜头前。他们有的是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有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守护三星堆的老手艺人,还有的是遗址附近村庄过来帮工的村民。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为的是把眼前这片普通人看起来无任何差别的黄土地,沿着历史的脉络,勾勒出千年前我们的先人所居住的城郭模样。

至于去评价“拍的好不好?”打开视频,满屏飘过的弹幕中留下这么一句话“考古真是苦中有乐。”我想这部纪录片已经拿捏到考古工作的精髓,并且准确地传达给了观众。

前段时间,考古行业“外热内冷”的现象曾引发众人讨论:一批批年轻人通过三星堆文物、敦煌文化等“恋上”考古,但是研究院对外招聘编制岗位时,却仅有五六人报名。两者之间的“错位”说明了一个问题:年轻人对文物研究有兴趣,可是对考古工作缺乏了解。

而从“围观”走向“专业”,《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这样“以人为本”的纪录片是一个绝佳的“桥梁”。

孙庆云

一本正经还是幽默逗趣? 历史纪录片不止一种打开方式

前两天,大型考古纪录片《何以中国》公开了首支宣传短片,整个宣传片看下来大气、端庄,大克鼎、双鸟朝阳牙雕等文物在光影变换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将灿若星河的民族文化和国家曾经的苦难历史在这个短短的宣传片中展现在观众面前。

气势恢宏、大国气派的传统历史纪录片固然好看,这些年来新兴的风格相对活泼的考古纪录片也相当有意思,最近正在B站热播的《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就出圈了,这部讲述三星堆考古和考古工作人员工作日常的纪录片风格上非常“B站”,采用了网感强烈的表述方式。负责三星堆K8祭祀坑发掘的考古人员赵昊在旁白中成了“坑长”,另一位工作人员冉宏林则因为会照顾附近的小野猫被冠名了“三星堆动物园唯一指定园长”的称号。

新中国的第一部历史纪录片《地下宫殿》恢弘大气的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国内历史纪录片的风格选择。而在互联网时代,更加趣味化的表达未尝不是考古纪录片一个不错的打开方式,考古团队需要新鲜的血液,历史纪录片又何尝不是呢?

沈昭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纪录片揭开三星堆“考古喜剧人”的日常

2022-11-17 10:36:04 来源:

最近,B站全自制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带来考古综艺的全新出圈方式。首次聚焦考古人,以三星堆为背景,讲述考古人关于文物的发掘、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等维度的故事,展现考古人不为常人所熟知的生活与工作日常,并带领观众跟随考古人视角领略一个真实的三星堆考古现场。拿到豆瓣9.0分,坑里考古喜剧人扎堆,刷新了观众对于考古人的认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熟悉的不正经旁白,以及略正经的科普与弹幕

片子开头就展示了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大棚内K8祭祀坑,一件青铜大口尊的提取过程:沉浸在19平方米的方坑里,考古工作者趴在坑底紧锣密鼓地开展发掘工作……

一位考古人员边工作边吐槽说,“这完全是练腰腹力量,我已经腰疼得快断了。”穿着防护服,背上已经被汗湿透。90后考古女孩何晓歌带伤上阵自创圆规式起立动作,并表示自己的伤不算什么,自己的老师甚至软骨都被磨没了。

旁白画风也保持了B站自制一贯的略不正经风格,比如说:“大口尊,这件中原常见的青铜酒器,或许在巴蜀之地痛饮了太多芳醴,一醉就是3000多年。脆弱的口沿,深深地倒嵌入土里,扶它出来,实在是有点费力。”

略贴心的是,纪录片的进度条就是一把小铲子,让人想起考古人经常使用的考古工具洛阳铲。伴随文物出土,还有“懂了可能有用的考古小知识”。

此外,科技与传统之力共同促进文物修复、新奇有趣的实验考古以及世界级的文物保存难题等内容。这些揭开了考古人们工作中神秘的面纱,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资料。纪录片的五集内容几乎包含了考古工作的全流程,足以让考古及历史爱好者们大饱眼福。

沉浸式考古的年轻人与“扫地僧”,更“不止考古”

该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协助,导演之一范承祥表示,初次跟这些三星堆幕后的考古人接触的时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眼里都透露着跟三星堆那个年代生活了好久的感觉。更为奇妙的是,你会莫名感觉他们跟三星堆最为标志的青铜人头像和大面具都有几分神似,或许这辈子能在三星堆工作的人,上辈子可能都来自三星堆吧。”他也说,混迹于高端作业流程中,诚惶诚恐地化身考古迷弟,不露痕迹地丢出“小白”问题,在和每一位考古现场的发掘者交流,要时刻警惕被他们“踢出对话局”。

在这个古老职业里嗅到了年轻人的气息,但如何精准锁定目标人物,又体现自身的专业门槛,并不容易。“我也在思索,我们记录的就仅仅是专业和权威吗?一次次反问自己,我们记录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呢?如此反复摩擦。”

范承祥说,不能奢望他们如同一个历练经年的考古学家那样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这也正是一代代考古人的必经之路,他们有沉浸、投入、奔赴,我们真实的记录这个考古人所经历的阶段,也是基于考古本身的门槛事实,乏味与枯燥的真实,以及一代代新入坑的年轻考古人为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真实。

当然除了年轻人,也有“扫地僧”式的老人家,比如三星村里土生土长的修陶人曾大爷和博物馆的修复大师郭汉中。两位都是土生土长的三星村人,相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人生旅途,都与三星堆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当问到如何让老爷子打开话匣子?范承祥笑呵呵地回复说:“我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拿一段考古经历下酒,最能让人进入状态,只不过两位的这杯三星堆酿造的酒,喝法要不尽相同罢了。”

考古工作如此缓慢,每一个层位提取步骤周而复始,这是何其磨练人的意志,片子由此展现了考古人的初心与热爱。“我从文保中心的谢振斌以及他带领的团队身上感触颇深,这个入坑27年的老文保人,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时刻泡在文物保护的思索里,世界性的保护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跟历史较劲,不轻易跟自己和解,倔强得稀松平常,坚持得不动声色,是这群考古人身上惯有的习性与品质。”导演表示,“其实考古和我们拍摄纪录片一样,一颗等待的平常心和时刻保持新鲜的好奇感必须交相呼应。这部纪录片‘不止考古’,更有尘土之下,内心的仰望!”

从文化综艺到考古纪录片,接下来还有不少节目可期。比如待播的《何以中国》,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及最新发现,以纵向时间为线索、以中国考古人为师、以百年中国考古的丰硕成果为依托,追溯中国的根基与发源,追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灿烂的古文明为视听产品提供了源远流长的素材,正如总导演干超所说,考古绝不止于开文物的“盲盒”,而是要“透物见人”,见到文物背后的人与社会及其演进历程。

坑里考古喜剧人扎堆

近年来,从汉字、成语,到诗词,再到地名、国宝,央视“大会”系列也聚焦文物方面,还有各种真人秀式文化综艺开启文物与考古的全新打开方式,为观众打开了一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风景线。比如去年,央视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其中一大亮点就是首创考古空间探秘形式。考古工作中,通常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以方格为单位发掘,叫做“探方”。节目中,“探方”LED机械升降模块,以三个规模精准还原考古学的“探方”法。

如何将“不轻易示人”的考古发掘现场搬上舞台,让综艺节目颇费思量,对此,纪录片做的相对得天独厚。而如何让观众沉浸式看片子,从选题到表现方式都很重要。“三星堆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背后的故事,当然值得挖掘。但艰苦枯燥的考古过程考验观众,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不“弃剧”的。但这部纪录片是沉浸式考古加脱口秀大会的架势。

考古人上工啦,如此不寻常的打工人的生活,给网友带来十足新鲜感。再加上从旁白到拍摄带来的戏剧感,考古人的喜剧日常颇意外,惊醒了网友的瞌睡虫,考古人展开隔空互怼,放大打临工大爷的摸鱼,这些综艺节目玩梗的技巧,被放到纪录片中,确实给严肃的内容增添了趣味感。

张楠

终于有纪录片 “拍拍”三星堆背后的人了!

若是说给三星堆拍部纪录片,第一反应下,大多数人想到的主角一定是那些顶着“奇奇怪怪”造型的出土文物,比如说人头鸟身的雕像、宽鼻巨目的青铜人像……灵动活泼的模样,让人印象深刻。

而这次,《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则是反其道而行,聚焦文物发掘、修复的过程,将隐没在文物背后的考古工作者推到了镜头前。他们有的是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有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守护三星堆的老手艺人,还有的是遗址附近村庄过来帮工的村民。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为的是把眼前这片普通人看起来无任何差别的黄土地,沿着历史的脉络,勾勒出千年前我们的先人所居住的城郭模样。

至于去评价“拍的好不好?”打开视频,满屏飘过的弹幕中留下这么一句话“考古真是苦中有乐。”我想这部纪录片已经拿捏到考古工作的精髓,并且准确地传达给了观众。

前段时间,考古行业“外热内冷”的现象曾引发众人讨论:一批批年轻人通过三星堆文物、敦煌文化等“恋上”考古,但是研究院对外招聘编制岗位时,却仅有五六人报名。两者之间的“错位”说明了一个问题:年轻人对文物研究有兴趣,可是对考古工作缺乏了解。

而从“围观”走向“专业”,《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这样“以人为本”的纪录片是一个绝佳的“桥梁”。

孙庆云

一本正经还是幽默逗趣? 历史纪录片不止一种打开方式

前两天,大型考古纪录片《何以中国》公开了首支宣传短片,整个宣传片看下来大气、端庄,大克鼎、双鸟朝阳牙雕等文物在光影变换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将灿若星河的民族文化和国家曾经的苦难历史在这个短短的宣传片中展现在观众面前。

气势恢宏、大国气派的传统历史纪录片固然好看,这些年来新兴的风格相对活泼的考古纪录片也相当有意思,最近正在B站热播的《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就出圈了,这部讲述三星堆考古和考古工作人员工作日常的纪录片风格上非常“B站”,采用了网感强烈的表述方式。负责三星堆K8祭祀坑发掘的考古人员赵昊在旁白中成了“坑长”,另一位工作人员冉宏林则因为会照顾附近的小野猫被冠名了“三星堆动物园唯一指定园长”的称号。

新中国的第一部历史纪录片《地下宫殿》恢弘大气的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国内历史纪录片的风格选择。而在互联网时代,更加趣味化的表达未尝不是考古纪录片一个不错的打开方式,考古团队需要新鲜的血液,历史纪录片又何尝不是呢?

沈昭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