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三伏天 重庆有这样一群人 穿梭地下只为保障城市用电
7月17日,在距离地面80多米深的融侨支通道电缆隧道中,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电缆运检班班长吴科和两名队员,正在开展迎峰度夏110千伏电缆特巡保电工作。

视频 | 三伏天 重庆有这样一群人 穿梭地下只为保障城市用电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7-18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正遥控机器狗对电缆设备进行特巡监测。通讯员 李涛 摄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正遥控机器狗对电缆设备进行特巡监测。通讯员 李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梁浩楠 通讯员 李涛 张作鹏)“A相电缆接头接地电流5.75安,正常……”7月17日,在距离地面80多米深的融侨支通道电缆隧道中,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电缆运检班班长吴科和两名队员,正在开展迎峰度夏110千伏电缆特巡保电工作。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正对电缆设备进行特巡监测。通讯员 李涛 摄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正对电缆设备进行特巡监测。通讯员 李涛 摄

17日,重庆高温再次来袭,大量空调设备的运行,让部分区域的负载比平峰时期高出80%左右,导致电缆温度快速上升。

“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对电缆温度和线路环流进行检测,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吴科介绍,融侨支通道为四公里通道所属支通道,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是目前重庆高差最大的电缆通道,高差累计82米,整体呈楼梯状。

进入地下电缆井,第一感觉是闷热、潮湿。刚进入不久,大家就成了“汗人”,熊烮和李科在狭窄的区域内忙着工作,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蓝色的工作服一会儿被汗水浸透,留下片片汗痕。

“我们班里共有6名巡检员,负责线路120公里。度夏期间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下到电缆井沟来巡视,通常分成2组,每组每天要巡视五六公里,甚至七八公里。”吴科说。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员工正在做下电缆隧道口前的安全防护工作。通讯员 李涛 摄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员工正在做下电缆隧道口前的安全防护工作。通讯员 李涛 摄

电缆通道内,吴科遥控着机器狗开展电缆通道遥控巡检,“机器狗集成AI主机、感知主机、运动主机三大部分,可采集现场实时数据后传回精益化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事务处理的功能。”

熊烮则是仔细检查着电缆通道两侧的电缆接头。“我所遇到过的温度过高情况,问题都出在接头上。”熊烮表示,每个接头处,都安装有监测仪器,对温度和线路环流进行实时监测。人工巡检,就是再多一份保障。

由于电缆通道不到一米五高、不到两米宽,两侧又安装有电缆支架,特巡队员们只能一人一个手电筒,弯着腰一点一点地往前走,边仔细观测电缆运行情况,边探索着向前行走。

在通道里,最多的地方有10余回电缆穿过,不但要仔细检查是否有破损、外力伤害、防火设施等,还要进行各种数据的测试。

进入隧道深处,记者注意到温湿度计上的温度已达到39℃,湿度达到90%,汗水源源不断地往体表外“输出”。在电缆隧道里长时间弓着腰前行,常人都要感觉腰部以下酸软无力,而吴科他们三人依然稳步前行,前行速度一点都不慢。

20时50分,吴科他们完成剩余的电缆巡视工作,开始往出口方向回退。从长时间的黑暗中爬出井口,顿时感觉天是那么高,湿透的衣服被微风一吹,浑身有种透心的凉爽。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视频 | 三伏天 重庆有这样一群人 穿梭地下只为保障城市用电

2023-07-18 16:44:59 来源: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正遥控机器狗对电缆设备进行特巡监测。通讯员 李涛 摄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正遥控机器狗对电缆设备进行特巡监测。通讯员 李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梁浩楠 通讯员 李涛 张作鹏)“A相电缆接头接地电流5.75安,正常……”7月17日,在距离地面80多米深的融侨支通道电缆隧道中,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电缆运检班班长吴科和两名队员,正在开展迎峰度夏110千伏电缆特巡保电工作。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正对电缆设备进行特巡监测。通讯员 李涛 摄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缆运维人员正对电缆设备进行特巡监测。通讯员 李涛 摄

17日,重庆高温再次来袭,大量空调设备的运行,让部分区域的负载比平峰时期高出80%左右,导致电缆温度快速上升。

“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对电缆温度和线路环流进行检测,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吴科介绍,融侨支通道为四公里通道所属支通道,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是目前重庆高差最大的电缆通道,高差累计82米,整体呈楼梯状。

进入地下电缆井,第一感觉是闷热、潮湿。刚进入不久,大家就成了“汗人”,熊烮和李科在狭窄的区域内忙着工作,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蓝色的工作服一会儿被汗水浸透,留下片片汗痕。

“我们班里共有6名巡检员,负责线路120公里。度夏期间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下到电缆井沟来巡视,通常分成2组,每组每天要巡视五六公里,甚至七八公里。”吴科说。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员工正在做下电缆隧道口前的安全防护工作。通讯员 李涛 摄
7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员工正在做下电缆隧道口前的安全防护工作。通讯员 李涛 摄

电缆通道内,吴科遥控着机器狗开展电缆通道遥控巡检,“机器狗集成AI主机、感知主机、运动主机三大部分,可采集现场实时数据后传回精益化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事务处理的功能。”

熊烮则是仔细检查着电缆通道两侧的电缆接头。“我所遇到过的温度过高情况,问题都出在接头上。”熊烮表示,每个接头处,都安装有监测仪器,对温度和线路环流进行实时监测。人工巡检,就是再多一份保障。

由于电缆通道不到一米五高、不到两米宽,两侧又安装有电缆支架,特巡队员们只能一人一个手电筒,弯着腰一点一点地往前走,边仔细观测电缆运行情况,边探索着向前行走。

在通道里,最多的地方有10余回电缆穿过,不但要仔细检查是否有破损、外力伤害、防火设施等,还要进行各种数据的测试。

进入隧道深处,记者注意到温湿度计上的温度已达到39℃,湿度达到90%,汗水源源不断地往体表外“输出”。在电缆隧道里长时间弓着腰前行,常人都要感觉腰部以下酸软无力,而吴科他们三人依然稳步前行,前行速度一点都不慢。

20时50分,吴科他们完成剩余的电缆巡视工作,开始往出口方向回退。从长时间的黑暗中爬出井口,顿时感觉天是那么高,湿透的衣服被微风一吹,浑身有种透心的凉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田韵沁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