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碳”寻先机 搭建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以学促干,在两江新区创新搭建起受环保部门监管的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平台。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碳”寻先机 搭建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23-07-20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碳”寻先机 搭建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

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到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工作

近日,位于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的重庆两江长兴热力有限公司,通过重庆市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牵线搭桥,获得中国银行贷款4.7亿元,让这家公司的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其融资利率大幅低于市场水平,一年能减少400多万利息,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以学促干,在两江新区创新搭建起受环保部门监管的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平台。目前,该平台全市注册企业14817家,筛选入库项目401个,涉及融资意向3568.13亿元,进一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做媒”企业银行来“相亲”

气候投融资支持范围包括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两个方面。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平台是进一步释放社会资本潜力、引导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培育气候友好型项目、把控企业气候风险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和政策工具,有利于解决银企“孤岛效应”,完善气候投融资监管模式,化解投资风险,抢占低碳技术转型先机。同时,平台也为项目入库、定期信息披露、信息真实性核查,提供官方认可的统一标准,增强政、银、企三方信息的互通与互动。

据了解,“政银企”平台也是重庆市搭建的全国首个受环保部门监管的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立足两江、面向全市。同时,该平台与长江“绿融通”打通,信息全部通过绿融通平台分发至各金融机构对接。找项目、找投资、找服务、找案例,在重庆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可提交资料申请注册,向入驻平台的银行抛出橄榄枝;银行也可在平台上筛选出符合自己投资理念的企业进行接洽。

“我们在两江新区政策会上了解到这个融资渠道,便进行了注册申报。”重庆两江长兴热力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何孝基介绍,公司被纳入项目储备库后,像相亲一样,有几家银行觉得我们项目还不错,公司综合考虑后,决定向中国银行贷款。

“这笔钱我们不经手,资金只是划拨到公司账户,向供货商付款时,银行直接将金额划给供货商,保证资金用到指定的用途。”何孝基说,现在公司还有多个类似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希望能通过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找到“婆家”。

据了解,后续环保部门还会对项目碳减排效益进行跟踪评估,确保气候投融资资金发挥助力双碳的作用。

探路“全域碳账户”走向全民低碳

“政银企”平台的搭建背后是重庆不断加大对气候投融资的政策支持。

去年以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依托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的政策优势,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陆续出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绿色债权支持项目目录》《碳减排支持工具工作推进方案》等9大支持性政策,为新型储能项目、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绿色汽车等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保驾护航”。同时,加大对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目前,平台储备库中占比较多的是光伏发电项目。”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杨科军副局长介绍,作为清洁能源,人民银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同时适时研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对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从政策低碳到自觉低碳,从工业减排到全民低碳,作为国家试点,两江新区分局正在探索建立“全域碳账户”,以碳账户为核心,碳融资、碳交易为两翼,链接工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个人、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交易中心等多个关键主体,实现数据互通、交易互通,形成完整碳普惠体系。

逐步推动气候投融资全市落地

气候投融资是一项引导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资金需求量巨大。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每年的资金需求3.1万亿—3.6万亿,资金缺口主要靠市场资金弥补,包括气候投融资在内的绿色金融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重庆将参照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模式,遴选出一批意愿强、基础好、代表性明显的区县开展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抓好气候投融资项目策划、储备和投资运行,健全气候投融资评价标准和统计评价体系,形成国家和市级‘1+N’气候投融资试点联动格局,逐步推动气候投融资政策在全市落地,助力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碳”寻先机 搭建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

2023-07-20 06:23:24 来源: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碳”寻先机 搭建全国首个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

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到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工作

近日,位于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的重庆两江长兴热力有限公司,通过重庆市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牵线搭桥,获得中国银行贷款4.7亿元,让这家公司的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其融资利率大幅低于市场水平,一年能减少400多万利息,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以学促干,在两江新区创新搭建起受环保部门监管的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平台。目前,该平台全市注册企业14817家,筛选入库项目401个,涉及融资意向3568.13亿元,进一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做媒”企业银行来“相亲”

气候投融资支持范围包括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两个方面。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平台是进一步释放社会资本潜力、引导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培育气候友好型项目、把控企业气候风险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和政策工具,有利于解决银企“孤岛效应”,完善气候投融资监管模式,化解投资风险,抢占低碳技术转型先机。同时,平台也为项目入库、定期信息披露、信息真实性核查,提供官方认可的统一标准,增强政、银、企三方信息的互通与互动。

据了解,“政银企”平台也是重庆市搭建的全国首个受环保部门监管的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立足两江、面向全市。同时,该平台与长江“绿融通”打通,信息全部通过绿融通平台分发至各金融机构对接。找项目、找投资、找服务、找案例,在重庆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可提交资料申请注册,向入驻平台的银行抛出橄榄枝;银行也可在平台上筛选出符合自己投资理念的企业进行接洽。

“我们在两江新区政策会上了解到这个融资渠道,便进行了注册申报。”重庆两江长兴热力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何孝基介绍,公司被纳入项目储备库后,像相亲一样,有几家银行觉得我们项目还不错,公司综合考虑后,决定向中国银行贷款。

“这笔钱我们不经手,资金只是划拨到公司账户,向供货商付款时,银行直接将金额划给供货商,保证资金用到指定的用途。”何孝基说,现在公司还有多个类似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希望能通过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找到“婆家”。

据了解,后续环保部门还会对项目碳减排效益进行跟踪评估,确保气候投融资资金发挥助力双碳的作用。

探路“全域碳账户”走向全民低碳

“政银企”平台的搭建背后是重庆不断加大对气候投融资的政策支持。

去年以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依托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的政策优势,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陆续出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绿色债权支持项目目录》《碳减排支持工具工作推进方案》等9大支持性政策,为新型储能项目、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绿色汽车等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保驾护航”。同时,加大对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目前,平台储备库中占比较多的是光伏发电项目。”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杨科军副局长介绍,作为清洁能源,人民银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同时适时研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对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从政策低碳到自觉低碳,从工业减排到全民低碳,作为国家试点,两江新区分局正在探索建立“全域碳账户”,以碳账户为核心,碳融资、碳交易为两翼,链接工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个人、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交易中心等多个关键主体,实现数据互通、交易互通,形成完整碳普惠体系。

逐步推动气候投融资全市落地

气候投融资是一项引导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资金需求量巨大。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每年的资金需求3.1万亿—3.6万亿,资金缺口主要靠市场资金弥补,包括气候投融资在内的绿色金融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介绍,重庆将参照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模式,遴选出一批意愿强、基础好、代表性明显的区县开展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抓好气候投融资项目策划、储备和投资运行,健全气候投融资评价标准和统计评价体系,形成国家和市级‘1+N’气候投融资试点联动格局,逐步推动气候投融资政策在全市落地,助力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