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话说再创作
再创作,可以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的青春,赋予新的生命,展现时代价值。

巴渝文苑|话说再创作

来源:华龙网2023-11-04

文/刘德奉

近年来,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延续文脉、丰富文化、滋养民众,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日,随市艺术创作中心到相关区县进行传统音乐创作采风,作为一个曾经在非遗岗位工作多年的采风者,一改过去的职业习惯,站在创作者的角度,让我认识到还有一种新的保护传承方式:再创作。

再创作,可以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的青春,赋予新的生命,展现时代价值。从另一个角度发挥了保护传承的作用。

是的,如果没有蓝河先生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就不一定会有石柱民歌“啰儿调”的如此知名,就不一定会让人们认识到“啰儿调”是石柱的典型文化符号;如果没有一群文艺工作者推出《娇阿依》《土家十三寨》,就不会让我们如此轻松的了解苗族民歌、土家族民歌;如果没有谭维维等人再创作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就不会有如此影响力地把“华阴老腔”带向全国。

其实,同一个道理,我们古代的文学经典,如果没有一代代人的再创作,如果没有多种形式的再创作,也难以影响广泛、流传久远。比如《红楼梦》,从1791年初刊到现在,流传200多年来,再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续写本、各种戏曲本、各种绘画本、各种影视作品、各种音乐作品,计有不下百种,可以说是这些丰富的再创作作品,让《红楼梦》更快更好的广泛流传、久久流传。重庆人自己的文学经典《红岩》,之所以到现在仍受人喜爱,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歌剧、川剧、话剧、曲艺、电影、绘本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再创作,作出了一定努力。

在这次创作采风中,我发现了很多好的新的传统音乐,如合川的“龙舟号子”,巫山的“穿号子”,万州的“甘宁鼓乐”,涪陵的“焦石民歌”,还有奉节的“花鼓子”曲艺音乐、云阳的“亚亚戏”戏剧音乐。特别是从全市的角度讲,还有非常多的山歌、号子、小调、戏剧、曲艺,以及其它相关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都是我们音乐再创作的丰富资源。

再创作不在于其素材本身的影响度,而在于创作者的艺术高度。如果创作素材的影响度低,而创作者的艺术程度高,其再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反之则不然。

再创作是一个时代性问题,也是一个永久性问题。先民留下的传统音乐,是代代流传,代代丰富,代代发展的结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再创作内涵。今天,我们用艺术家的智慧,再创作传统音乐,赋予其丰富性、多样性、时代性,是传统文化的再创造,是创造性转化的积极实践。唐代刘禹锡把三峡“竹枝词”再创作,把民间“竹枝词”变为文人“竹枝词”。如今,虽然词调不存,然其词风可见。并形成一种诗风,其贡献影响唐宋元明清。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再创作,是将传统音乐元素时代化,就是将先民留下的音乐遗产通过再创作,转化为现代艺术作品,体现出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性美感,让当代人民所乐于接受。这样的作品传承了传统文化,丰富了现代文化,延续了文化血脉,贡献于现代文明,功莫大焉!

2023年11月4日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巴渝文苑|话说再创作

2023-11-04 21:20:53 来源:

文/刘德奉

近年来,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延续文脉、丰富文化、滋养民众,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日,随市艺术创作中心到相关区县进行传统音乐创作采风,作为一个曾经在非遗岗位工作多年的采风者,一改过去的职业习惯,站在创作者的角度,让我认识到还有一种新的保护传承方式:再创作。

再创作,可以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的青春,赋予新的生命,展现时代价值。从另一个角度发挥了保护传承的作用。

是的,如果没有蓝河先生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就不一定会有石柱民歌“啰儿调”的如此知名,就不一定会让人们认识到“啰儿调”是石柱的典型文化符号;如果没有一群文艺工作者推出《娇阿依》《土家十三寨》,就不会让我们如此轻松的了解苗族民歌、土家族民歌;如果没有谭维维等人再创作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就不会有如此影响力地把“华阴老腔”带向全国。

其实,同一个道理,我们古代的文学经典,如果没有一代代人的再创作,如果没有多种形式的再创作,也难以影响广泛、流传久远。比如《红楼梦》,从1791年初刊到现在,流传200多年来,再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续写本、各种戏曲本、各种绘画本、各种影视作品、各种音乐作品,计有不下百种,可以说是这些丰富的再创作作品,让《红楼梦》更快更好的广泛流传、久久流传。重庆人自己的文学经典《红岩》,之所以到现在仍受人喜爱,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歌剧、川剧、话剧、曲艺、电影、绘本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再创作,作出了一定努力。

在这次创作采风中,我发现了很多好的新的传统音乐,如合川的“龙舟号子”,巫山的“穿号子”,万州的“甘宁鼓乐”,涪陵的“焦石民歌”,还有奉节的“花鼓子”曲艺音乐、云阳的“亚亚戏”戏剧音乐。特别是从全市的角度讲,还有非常多的山歌、号子、小调、戏剧、曲艺,以及其它相关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都是我们音乐再创作的丰富资源。

再创作不在于其素材本身的影响度,而在于创作者的艺术高度。如果创作素材的影响度低,而创作者的艺术程度高,其再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反之则不然。

再创作是一个时代性问题,也是一个永久性问题。先民留下的传统音乐,是代代流传,代代丰富,代代发展的结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再创作内涵。今天,我们用艺术家的智慧,再创作传统音乐,赋予其丰富性、多样性、时代性,是传统文化的再创造,是创造性转化的积极实践。唐代刘禹锡把三峡“竹枝词”再创作,把民间“竹枝词”变为文人“竹枝词”。如今,虽然词调不存,然其词风可见。并形成一种诗风,其贡献影响唐宋元明清。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再创作,是将传统音乐元素时代化,就是将先民留下的音乐遗产通过再创作,转化为现代艺术作品,体现出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性美感,让当代人民所乐于接受。这样的作品传承了传统文化,丰富了现代文化,延续了文化血脉,贡献于现代文明,功莫大焉!

2023年11月4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