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西藏濒危牛在重庆克隆成功
云阳县凤鸣镇,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内的克隆樟木牛和克隆阿沛甲咂牛。(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日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刘翰书)世界屋脊的濒危牛种——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近日在重庆云阳成功克隆。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雪域高原濒危牛种,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次诞生克隆牛。
1月29日在云阳举行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抢救性保护工作推进会上,西藏濒危牛种资源抢救性保护和种质特性评价项目组宣布了这一消息。
绝不能让雪域高原濒危牛种质资源灭失。2022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和藏渝两地决定通过活体保护、体细胞保种、克隆复原技术,对处于濒临灭绝状态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实施抢救性保护。同年10月,《西藏濒危牛种资源抢救性保护和种质特性评价》立项获批,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雅春牵头成立课题组,以2023年至2025年为实施年限,围绕高原牛种活体保护、体细胞保种、克隆复原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2022年,课题组协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市金峡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技术团队,把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克隆胚胎移植项目落户位于云阳县的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
“课题组在活体保护、精准鉴定、资源特性挖掘、体细胞保种、克隆复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课题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已成功克隆樟木牛4头、阿沛甲咂牛4头。
按照计划,今年7至8月,课题组将把在云阳培育成功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克隆牛各返回2头至西藏原产地,补充保种急需的种公牛。
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还将继续培育剩下的几头克隆牛至成年,调教、采集精液等遗传物质并冷冻保存。
纵深>>>
濒危程度怎样 为何选择重庆 攻克哪些难关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刘翰书
1月29日,在位于云阳县凤鸣镇的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一群小家伙正在温暖的犊牛岛内安静闲适地躺着,8个小家伙中最大的出生于去年11月12日,最小的出生于今年1月26日。虽然出生在云阳,但追根溯源,它们的“老家”却在数千公里外的西藏雪域高原。
当天,雪域高原濒危牛种质资源——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在重庆云阳宣告克隆成功。这是两个什么样的珍稀种质资源?该项目为何落地重庆云阳?在培育克隆过程中,技术人员又攻克了哪些难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课题组相关研究人员、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和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的相关负责人。
1
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
分别仅存19头和39头
“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是世界珍稀的地方黄牛品种,它们已在雪域高原生活了上千年之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晶告诉记者,这两个黄牛品种含瘤牛和牦牛血统,适应高寒生态环境和粗放饲养条件,不仅表现出优异的产乳产肉性能,其在高寒、低氧、强辐射下的良好生存表现也颇具研究价值。
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是怎样走向濒危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解决食用肉牛供给平衡的问题,我们从欧洲引进了西门塔尔等牛种,这类牛种长得快也长得大,两年左右即可出栏,体重最高可达1000公斤。”王晶说,由于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出栏年限相比更久,且成年体重最高只有约600公斤,和从国外引进的品种相比,在经济效益上每头牛相差可达4000元左右,导致养殖户的养殖意愿低下。
如今,阿沛甲咂牛处于农牧户自繁自养状态,群体规模较小,虽然品种得以保留,但也退化严重。樟木牛则呈现群体数量少、繁育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导致与该国一河之隔的边境小镇樟木镇受到波及,全镇易地搬迁后,樟木牛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造成大量死亡,种群数量开始锐减。
据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评估,截至目前,樟木牛仅在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樟木镇的农户家中剩有19头,阿沛甲咂牛仅在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的农户家中剩有39头,而且处于与其他品种混杂散养、濒临灭绝的状态。“如果不实施抢救性保护,几年之内,这两个牛种就将消失。”王晶说。
2
西藏樟木和重庆云阳
两地气候条件相似
“从立项开始,我们就优先考虑选择项目落地在西南地区五省(区、市)实施,这样的最大好处就是减少克隆牛返回西藏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王晶说,由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并不适宜开展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的培育克隆,而最终选择落地重庆云阳进行培育,则在于云阳既是传统牛羊养殖大县,也有适宜克隆牛生存的气候条件。
记者了解到,云阳是全国畜牧大县,2023年牛存栏10.9万头,出栏5.3万头。全县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积极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既集中力量对本地品种进行保护,也通过引进畜禽良种,建设种繁基地,着力做大做强畜禽种业。截至目前,已建成畜禽种繁基地11家,以及全市唯一一个肉牛种牛繁育场。
“虽然相隔千里,但云阳本地的气候和我们樟木镇有几分相像。”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樟木镇副镇长邓肖军告诉记者,作为边境小镇,樟木镇也呈现出几分山城重庆的味道。曾在地震中毁于一旦的旧村镇,就是樟木牛赖以生存的乐园,海拔在2300米左右,樟木镇的高山峡谷高湿环境,与位于云阳的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的气候条件相似。
从云阳县城出发,大概20分钟车程,就来到了此次培育克隆成功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的新家——位于凤鸣镇的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记者看到,此次培育克隆成功的两个牛种,最大的已有两个多月,体重在80公斤左右,而最小的克隆牛才出生仅三天,尚在襁褓之中。
“你看,两个牛种体格、毛色都相近,额头上有白斑的就是阿沛甲咂牛,没有白斑的就是樟木牛。”繁育场工作人员介绍,繁育场所在的凤鸣镇,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且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是培育克隆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的理想场所。
据重庆农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永红介绍,占地130亩的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设计存栏1000头,采用“牧+光”低碳养殖的模式对繁育场按照生活区、育肥区、育种区、饲料加工区的功能布局进行打造,还建立有精准饲喂系统、物联网系统、一体化数据采集平台、生化监测实验室、B超孕检等功能设施。
3
体细胞克隆技术创新应用
将指甲盖大小皮肤组织“变”成一头牛
“克隆技术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在20多个物种上取得成功,但作为世界首例克隆西藏濒危牛种,我们在技术上仍有不少难点和需要攻关的地方。”王晶告诉记者,2022年底,课题组几进西藏,分别在濒危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身上取得了指甲盖大小的皮肤组织,在4℃低温试管内保存之后,迅速送往位于北京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然后经过从皮肤到细胞系建立再到植入卵母细胞、形成克隆胚胎等技术流程,再于2023年2月送往云阳进行增殖繁育。
“生成克隆胚胎需要在微米级的操作下进行,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力求精准,而且运输过程,也需要在零下196℃的液氮保存条件下进行。”王晶说,理论上说,在液氮保存条件下的克隆胚胎,可以保存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所需抢救性保护的牛种,永远不会再面临濒危的问题,只要有需要,可以随时进行培育克隆。
“我们遇到的最大难点是大部分克隆牛出生时间都比预产期晚10天以上,有的甚至晚了近一个月。”刘永红告诉记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剖腹产时机,繁育场以往也没有经验,经过不断摸索,团队才最终掌握了一整套完善的克隆牛生产技术体系。
“此次成功培育的8头克隆牛,怀孕率在60%左右,成功生产率在20%左右,已达到克隆技术领域一流水平。目前观测的结果显示,这批克隆牛健康状态良好。”王晶告诉记者,项目组成功将体细胞克隆技术创新应用于西藏濒危牛种抢救性保护,对快速扩繁保种群急需的种公牛,对种群复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都是极具标志性的成果。在体细胞保护方面,课题组创新研发了体细胞冷冻保存技术,使长距离运输体细胞冷冻保存成功率提高了30%;突破了高原牛种克隆技术难题,缓解了保护群种公牛严重不足问题,让西藏濒危牛种得到抢救性保护;初步建立了西藏4个黄牛品种的特征标记库,为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精准鉴定及分家系制定保种方案、充分利用两个牛种公牛提高保种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克隆成功后,在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送返雪域高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课题组又将如何加以解决?
王晶表示,针对疾病种类、疫苗接种、饲草料等差异,他们将带一些重庆的饲草料回到青藏高原,让克隆牛群慢慢过渡,克服高原反应和环境应激,逐渐过渡到达目的地,而且要及时饲喂抗应激和提高抵抗力的药品,做好西藏的包虫病、巴氏杆菌病预防,通过注射疫苗提前防控可能发生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