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无声 芳香自溢——记高墙内向阳而生的“黄桷兰”
花开无声,芳香自溢——2002年12月8日,重庆市女子监狱正式挂牌成立,一棵棵黄桷兰树苗也同步种下。如今,当年的小树苗已成参天大树:一种“忠诚”的力量,正向下生根;一种“坚韧”的品质,在向上生长;一种“慧雅”的芬芳,在悄然绽放……

花开无声 芳香自溢——记高墙内向阳而生的“黄桷兰”

来源:华龙网2024-02-18

“叮铃铃……”

一阵急促而响亮的起床铃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各楼层迅速集合、点名。”

……

天刚蒙蒙亮,重庆市女子监狱新一天的启动键,就此按下:

组织罪犯就餐,开展集中课堂化教育、心理矫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监狱女民警们一如既往地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教育改造罪犯,守护一方平安。

这里,是执法者对迷途人的摆渡。

这里,有“茶场精神”到“黄桷兰”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花开无声,芳香自溢——2002年12月8日,重庆市女子监狱正式挂牌成立,一棵棵黄桷兰树苗也同步种下。如今,当年的小树苗已成参天大树:一种“忠诚”的力量,正向下生根;一种“坚韧”的品质,在向上生长;一种“慧雅”的芬芳,在悄然绽放……

不以无人而不芳  “黄桷兰”向阳而生

重庆市女子监狱未正式挂牌之前,属于永川监狱女犯监区。创业之初,百余名女警在地势偏远、环境艰苦的永川劳改农场,一面抓基础建设,一面抓教育改造,以顽强坚韧的精神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的赞歌。

作为千禧年以后成立的重庆市女子监狱,继承坚韧顽强的“茶场精神”,并历经二十余载岁月洗礼,创造、总结、提炼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黄桷兰”文化:忠诚、坚韧、慧雅。

这不是简单的组词,而是融入到民警灵魂深处的精神力量。

“凡事自己多付出,事事做在前面,只有每次这样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这是一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王欢最喜欢对监区民警说的话。工作中,她严格管理民警队伍;工作之外,则对民警们的关怀无微不至:民警家里有几口人,孩子上几年级,家里有啥困难,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平日里值班,她都让岗位上的民警先吃饭,待所有民警换完饭自己再去吃。春节期间,她合理调配警力,让外省籍的民警都能回家团圆。这种宽严相济的管理模式,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去年5月,一监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23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我们监狱民警就是‘万金油’,什么都要会,什么都要懂,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勇于解决问题。”这是三监区分监区长卢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警10年,她踏实走好每一步,当过管教,做过教育、狱政、安全生产干事,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多面手”。

“有问题,找‘唐三孃’准没错!” 二监区民警唐小利,坚守改造一线20余年,早已成了该监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活招牌”。

还有全国监狱工作先进个人罗正群、全国教育转化专家李小娟、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曹俊燕、“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的李晓、最美法律志愿者王竞凯……

用忠诚诠释初心,用奋斗践行使命。重庆市女子监狱女民警占比超过80%,她们中,有年过半百的教育转化专家,有中流砥柱的教育矫治能手,还有一专多能的青年民警。她们克服了女性生理、心理的天然劣势,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线,如监狱内一株株黄桷兰一般,即使在瘠薄的环境中,也能栉风沐雨,向阳而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一身警服,一生忠诚。我们既然穿上了这身警服,就要把‘藏蓝色’的责任和使命时刻扛在肩上。”在近期召开的青年民警座谈会上,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宋珩要求每一位青年民警都要秉持“黄桷兰”精神,立足当下,脚踏实地,把自己变成一束光,温暖自己,更要驱散黑暗,帮助一个个迷失的灵魂回归正道。

甘当灵魂“摆渡者” 用“六心”重塑新生

“夏警官,新年快乐!”

春节前夕,四监区民警夏利华收到罪犯罗某自己制作的新年贺卡。贺卡上一个大大的“新”字格外醒目。这个“新”即是新年,也寓意着新生。

罪犯罗某刚入狱时性格偏激易怒,常跟同监舍罪犯发生冲突,对民警的教育也有较大抵触情绪。用夏利华的话来说,“她就像只刺猬。”在一次次个别教育无果后,夏利华却在一次心理团辅中敏锐地发现,罗某在画画时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于是,她给罗某准备了水彩笔,鼓励她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画出来。

但令夏利华没想到的是,看到水彩笔的罗某突然泣不成声。原来,罗某的父亲早逝,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妹妹一直由奶奶抚养。小时候的她喜欢画画,但因家庭贫困,缺少关爱,她不敢向奶奶索要任何东西,即便是自己渴望的水彩笔,也只能深深藏在心底。年轻的她对母亲有恨,但又渴望母亲的关爱。

捕捉到罗某的“心病”后,夏利华立即“对症下药”,鼓励罗某正视和接纳自己,并引导她理解母亲,重续亲情。

心里四季都下着雪的人,给一块炭都觉得温暖。在夏利华的教育引导下,罪犯罗某开始积极改造、主动参加监区的各项文体活动,与其他罪犯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

攻心治本,润物无声。基层监区是管理罪犯的最前线,也是改造罪犯的第一阵地。

女子监狱政治处副主任余元春说,这里的民警,可能会忘记家中的备用钥匙在哪里,但却会熟练掌握那一把打开罪犯心门的“钥匙”,即以诚应变——

这把钥匙,是民警唐安智为罪犯李某搜集的那沓孩子的照片;是民警李兰在与罪犯黄某交流时,递给她的一杯热水;是民警唐榛侦与罪犯书面交流的那本“敏敏心情日记”;是民警雷念为正在准备自考的罪犯收集的复习资料……成功转化的案例太多,多到余元春打开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

这把钥匙,是女子监狱在重庆市监狱管理局的指导下,针对女性罪犯特点,系统推进的“六心”工程的具体体现。在监狱教学楼内,入监教育是对罪犯的“正心”;在春风化雨心灵驿站,针对罪犯心理问题科学矫治帮罪犯“塑心”;在监区图书角,整齐摆放的书籍是监狱文化熏陶“润心”的重要载体;在习艺车间流水线上,技能培训是让罪犯“安心”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还有教育转化“攻心”,亲情帮教“暖心”。正是因为有了“六心”助力,才让罪犯的新生之路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薪火永相传 梦想不散场

“罪犯李某今天情绪有点低落,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二监区分监区长熊密在对新民警“师带徒”时,除了身先示范,还提出了“两个一”的硬性要求:也就是每天犯情掌握要 “一口清”,每天总结要“加一条”存在问题。

对罪犯的熟悉程度,体现了民警的工作态度。一监区民警彭枫站在数十名罪犯身后,面对几乎一样的发型,一模一样的着装,可以准确叫出每一名罪犯的名字,这一幕,惊呆了她的新徒弟滕琦。

“莫着急,过段时间你也得行。”听着师傅的这句话,滕琦的心里满是疑惑。

但不久之后,她就明白了师傅这样说的原因——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下,她将所管罪犯的基本信息和改造表现记得滚瓜烂熟;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她学会了如何对罪犯开展个别教育,掌握了安全排查的要领,也渐渐练就了在任何场所都能从背后准确叫出罪犯姓名的硬本领。

每天一练一总结,每周一测一“复垦”,中间不定时地“抽考”,女子监狱的每一位新民警在师傅们的反复“提点”中成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挂子”。

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的赵明菊,为了应对罪犯的各种突发疾病,不断学习钻研、积累经验,不仅会拍片、会包扎,除了治病也能治“心”;三监区教育干事王睿擅长运用沙盘游戏,帮助罪犯探索内心的冲突和问题,引导罪犯认识并接纳真实的自己。

其实,除了擅长教育改造罪犯,王睿还有多项“附加”技能——书法、主持、表演她都不在话下。而在女子监狱,像王睿这样多才多艺的民警还有很多。她们中,有擅长油画、漫画的来敏,有擅长民族舞的常玉洁,也有运动达人孙明蕊……工作之外,这些常人眼中的“女战士”“女超人”,其实也是再平常不过的女孩子,也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她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把生活描绘得更加精彩。

学习之路无止境,成长脚步不停歇,青春梦想不散场。

女子监狱的女警,一路身披铠甲披荆斩棘,把使命和责任担负在肩;一路心怀光明奋斗不息,把生活和梦想装进行囊。她们传承着一代代监狱民警艰苦奋斗、坚韧顽强的精神,不断内化成为如今忠诚、坚韧、慧雅的“黄桷兰”精神。她们一路秉持初心,以转化危顽、重塑新生为己任,默默守护着监狱的安全稳定,维护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当寒冬的脚步渐行渐远,黄桷兰的根系在泥土里顽强生长,枝桠上影影绰绰看得到一个个含苞的新芽……那是春天的希望。

分享
新浪微博

花开无声 芳香自溢——记高墙内向阳而生的“黄桷兰”

2024-02-18 20:05:01 来源:

“叮铃铃……”

一阵急促而响亮的起床铃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各楼层迅速集合、点名。”

……

天刚蒙蒙亮,重庆市女子监狱新一天的启动键,就此按下:

组织罪犯就餐,开展集中课堂化教育、心理矫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监狱女民警们一如既往地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教育改造罪犯,守护一方平安。

这里,是执法者对迷途人的摆渡。

这里,有“茶场精神”到“黄桷兰”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花开无声,芳香自溢——2002年12月8日,重庆市女子监狱正式挂牌成立,一棵棵黄桷兰树苗也同步种下。如今,当年的小树苗已成参天大树:一种“忠诚”的力量,正向下生根;一种“坚韧”的品质,在向上生长;一种“慧雅”的芬芳,在悄然绽放……

不以无人而不芳  “黄桷兰”向阳而生

重庆市女子监狱未正式挂牌之前,属于永川监狱女犯监区。创业之初,百余名女警在地势偏远、环境艰苦的永川劳改农场,一面抓基础建设,一面抓教育改造,以顽强坚韧的精神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的赞歌。

作为千禧年以后成立的重庆市女子监狱,继承坚韧顽强的“茶场精神”,并历经二十余载岁月洗礼,创造、总结、提炼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黄桷兰”文化:忠诚、坚韧、慧雅。

这不是简单的组词,而是融入到民警灵魂深处的精神力量。

“凡事自己多付出,事事做在前面,只有每次这样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这是一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王欢最喜欢对监区民警说的话。工作中,她严格管理民警队伍;工作之外,则对民警们的关怀无微不至:民警家里有几口人,孩子上几年级,家里有啥困难,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平日里值班,她都让岗位上的民警先吃饭,待所有民警换完饭自己再去吃。春节期间,她合理调配警力,让外省籍的民警都能回家团圆。这种宽严相济的管理模式,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去年5月,一监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23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我们监狱民警就是‘万金油’,什么都要会,什么都要懂,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勇于解决问题。”这是三监区分监区长卢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警10年,她踏实走好每一步,当过管教,做过教育、狱政、安全生产干事,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多面手”。

“有问题,找‘唐三孃’准没错!” 二监区民警唐小利,坚守改造一线20余年,早已成了该监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活招牌”。

还有全国监狱工作先进个人罗正群、全国教育转化专家李小娟、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曹俊燕、“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的李晓、最美法律志愿者王竞凯……

用忠诚诠释初心,用奋斗践行使命。重庆市女子监狱女民警占比超过80%,她们中,有年过半百的教育转化专家,有中流砥柱的教育矫治能手,还有一专多能的青年民警。她们克服了女性生理、心理的天然劣势,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线,如监狱内一株株黄桷兰一般,即使在瘠薄的环境中,也能栉风沐雨,向阳而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一身警服,一生忠诚。我们既然穿上了这身警服,就要把‘藏蓝色’的责任和使命时刻扛在肩上。”在近期召开的青年民警座谈会上,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宋珩要求每一位青年民警都要秉持“黄桷兰”精神,立足当下,脚踏实地,把自己变成一束光,温暖自己,更要驱散黑暗,帮助一个个迷失的灵魂回归正道。

甘当灵魂“摆渡者” 用“六心”重塑新生

“夏警官,新年快乐!”

春节前夕,四监区民警夏利华收到罪犯罗某自己制作的新年贺卡。贺卡上一个大大的“新”字格外醒目。这个“新”即是新年,也寓意着新生。

罪犯罗某刚入狱时性格偏激易怒,常跟同监舍罪犯发生冲突,对民警的教育也有较大抵触情绪。用夏利华的话来说,“她就像只刺猬。”在一次次个别教育无果后,夏利华却在一次心理团辅中敏锐地发现,罗某在画画时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于是,她给罗某准备了水彩笔,鼓励她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画出来。

但令夏利华没想到的是,看到水彩笔的罗某突然泣不成声。原来,罗某的父亲早逝,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妹妹一直由奶奶抚养。小时候的她喜欢画画,但因家庭贫困,缺少关爱,她不敢向奶奶索要任何东西,即便是自己渴望的水彩笔,也只能深深藏在心底。年轻的她对母亲有恨,但又渴望母亲的关爱。

捕捉到罗某的“心病”后,夏利华立即“对症下药”,鼓励罗某正视和接纳自己,并引导她理解母亲,重续亲情。

心里四季都下着雪的人,给一块炭都觉得温暖。在夏利华的教育引导下,罪犯罗某开始积极改造、主动参加监区的各项文体活动,与其他罪犯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

攻心治本,润物无声。基层监区是管理罪犯的最前线,也是改造罪犯的第一阵地。

女子监狱政治处副主任余元春说,这里的民警,可能会忘记家中的备用钥匙在哪里,但却会熟练掌握那一把打开罪犯心门的“钥匙”,即以诚应变——

这把钥匙,是民警唐安智为罪犯李某搜集的那沓孩子的照片;是民警李兰在与罪犯黄某交流时,递给她的一杯热水;是民警唐榛侦与罪犯书面交流的那本“敏敏心情日记”;是民警雷念为正在准备自考的罪犯收集的复习资料……成功转化的案例太多,多到余元春打开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

这把钥匙,是女子监狱在重庆市监狱管理局的指导下,针对女性罪犯特点,系统推进的“六心”工程的具体体现。在监狱教学楼内,入监教育是对罪犯的“正心”;在春风化雨心灵驿站,针对罪犯心理问题科学矫治帮罪犯“塑心”;在监区图书角,整齐摆放的书籍是监狱文化熏陶“润心”的重要载体;在习艺车间流水线上,技能培训是让罪犯“安心”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还有教育转化“攻心”,亲情帮教“暖心”。正是因为有了“六心”助力,才让罪犯的新生之路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薪火永相传 梦想不散场

“罪犯李某今天情绪有点低落,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二监区分监区长熊密在对新民警“师带徒”时,除了身先示范,还提出了“两个一”的硬性要求:也就是每天犯情掌握要 “一口清”,每天总结要“加一条”存在问题。

对罪犯的熟悉程度,体现了民警的工作态度。一监区民警彭枫站在数十名罪犯身后,面对几乎一样的发型,一模一样的着装,可以准确叫出每一名罪犯的名字,这一幕,惊呆了她的新徒弟滕琦。

“莫着急,过段时间你也得行。”听着师傅的这句话,滕琦的心里满是疑惑。

但不久之后,她就明白了师傅这样说的原因——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下,她将所管罪犯的基本信息和改造表现记得滚瓜烂熟;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她学会了如何对罪犯开展个别教育,掌握了安全排查的要领,也渐渐练就了在任何场所都能从背后准确叫出罪犯姓名的硬本领。

每天一练一总结,每周一测一“复垦”,中间不定时地“抽考”,女子监狱的每一位新民警在师傅们的反复“提点”中成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挂子”。

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的赵明菊,为了应对罪犯的各种突发疾病,不断学习钻研、积累经验,不仅会拍片、会包扎,除了治病也能治“心”;三监区教育干事王睿擅长运用沙盘游戏,帮助罪犯探索内心的冲突和问题,引导罪犯认识并接纳真实的自己。

其实,除了擅长教育改造罪犯,王睿还有多项“附加”技能——书法、主持、表演她都不在话下。而在女子监狱,像王睿这样多才多艺的民警还有很多。她们中,有擅长油画、漫画的来敏,有擅长民族舞的常玉洁,也有运动达人孙明蕊……工作之外,这些常人眼中的“女战士”“女超人”,其实也是再平常不过的女孩子,也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她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把生活描绘得更加精彩。

学习之路无止境,成长脚步不停歇,青春梦想不散场。

女子监狱的女警,一路身披铠甲披荆斩棘,把使命和责任担负在肩;一路心怀光明奋斗不息,把生活和梦想装进行囊。她们传承着一代代监狱民警艰苦奋斗、坚韧顽强的精神,不断内化成为如今忠诚、坚韧、慧雅的“黄桷兰”精神。她们一路秉持初心,以转化危顽、重塑新生为己任,默默守护着监狱的安全稳定,维护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当寒冬的脚步渐行渐远,黄桷兰的根系在泥土里顽强生长,枝桠上影影绰绰看得到一个个含苞的新芽……那是春天的希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肖启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