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减负行动3.0”一年后—— 
重庆科研“青椒”们还“青焦”吗
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过去,青年科研人员面临不少“成长的烦恼”。自嘲为科研“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谐称)的他们,甚至逐渐成了“青焦”。

实施“减负行动3.0”一年后—— 
重庆科研“青椒”们还“青焦”吗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4-02-21

“搞了一年多,总算得到了理想的微生物游动模型!”最近,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博凯课题组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34岁的张博凯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22年加入西南大学。初来乍到,搞科研最头疼的,就是既没钱、又没人。不过,通过申请该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去年4月,张博凯拿到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支持,团队也搭建了起来。

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过去,青年科研人员面临不少“成长的烦恼”。自嘲为科研“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谐称)的他们,甚至逐渐成了“青焦”。

2019年以来,重庆连续启动实施3轮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简称“减负行动”),特别是去年1月启动的“减负行动3.0”,更是将重点放在青年科研人员身上,帮助他们“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与活力,让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一年来,作为“减负行动3.0”实施主体,高校、科研院所采取了哪些举措?“减负”效果如何?“青椒”们还“青焦”吗?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减负松绑

“打酱油的钱可用来买醋”

让青年科研人员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考核压力大和事务性负担重,过去是青年科研人员的集中“痛点”。

有调查显示,青年科研人员普遍面临考核评价周期短、过于频繁等问题;同时,在一些单位和团队中,跑腿打杂的非科研事务常常摊派到青年科研人员身上,“白天奔波忙杂事、晚上熬夜搞科研”,成了很多科研“青椒”的常态。

“减负行动3.0”实施以来,我市多所高校院所出台了相关举措,给“青椒”们“减负松绑”。

重庆邮电大学通过推行代表作制度,用好科研评价指挥棒,减轻青年科研人员的考核负担。

“国家提出要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四唯’问题,代表作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嫄源表示,代表作制度改变了片面将论文、著作、专利、资金数量等与评价直接挂钩的做法,而是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

她以论文为例介绍,该校在推荐申报国家级项目或评选某些奖项时,要求科研人员提交5篇代表性论文即可,“有的科研人员很‘高产’,但每篇的质量不一,代表作制度更倾向于最有‘含金量’、真正体现科研价值和贡献度的成果。”

又如,很多国家级项目或课题,都要求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专家、教授牵头承担,青年科研人员虽然在其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职称评定或考核评价时,其价值和贡献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如今,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团队可以有额外的职称推荐名额。”李嫄源解释,项目负责人可指定一名青年科研人员作为技术负责人,在职称评定时,等同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如此,青年科研人员的考核压力减轻,也有了更好的晋升通道。

如何将青年科研人员从非科研事务中解放出来?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是解决这一“痛点”的办法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采取预算制,与科研的不确定性存在矛盾。“一旦遇到调整,就要面临层层审批。”一位科研人员坦言,这样就平白多出许多非科研事务。

“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成了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要求最常用的一句吐槽。

对此,我市在部分科研项目中试点“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同时,一些高校院所积极探索,进一步简化了相关手续和流程,让科研人员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比如,重庆大学建立了“科研网上服务大厅”,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需要,通过线上平台就可申请预算科目调剂。系统自动识别调剂事项后,不涉及设备费调剂的,就可直接办理。

不仅如此,“科研网上服务大厅”还整合了该校多个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申请、合同审核签订、科研经费入账、预算调整、票据开具、项目结题、成果认定等环节一站式办理,并可随时随地查询办理进度。

而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则通过设立专兼职科研财务助理岗位,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

拓宽通道

“鼓励他们开展自由探索”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当主角”

除了减负松绑,记者了解到,“减负行动3.0”启动以来,我市多所高校都开展了积极尝试,帮助青年科研人员崭露头角、拓宽成长通道。

“学校出台了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相关办法,明确对青年人员的资助比例不低于50%。”西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袁宏宽说,业务费项目包括科研启动、能力提升、重点发展项目,其中前两类支持人员的年龄分别为35岁、40岁以下,均属于非竞争性经费支持,“比如科研启动项目,新入职博士只要申请,学校都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开展自由探索。”

去年7月,西南大学还立项了20项校级青年领军团队和青年培育团队项目,以及23项“先导计划”青年团队项目,分别给予160万元、100万元、60万元经费支持,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例如,张博凯拿到科研“第一桶金”后,立马进行了硬件升级,让团队有更好的条件做科研。在此基础上,他还成功拿到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并获评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如今,他的课题组有5名硕士研究生,此次在微生物模型上取得重要进展,将为下一步研制微纳米生物元器件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模拟基础。

去年年初,重庆邮电大学创新研发的高校科研项目大数据分析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可对全校科研人员进行“画像”,通过预判成长轨迹和挖掘潜在价值,做好优秀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

记者看到,在平台上输入关键词“5G”进行检索,系统就会对科研人员资料、相关科研项目信息、相关成果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精准挖掘出该校5G通信领域青年人才的科研潜力,便于学校推荐这些“潜力股”承担相关重要项目或评选某些人才称号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该校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周志浩,是一名“90后”青年科研人员,主要从事先进柔性传感技术研究,2021年从重庆大学博士毕业后,加入了重庆邮电大学。入职时间虽不长,但得益于科研项目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画像”,他被推荐为重点培养对象。平台系统不仅会自动匹配和精准推送相关科研项目信息给他,还会提供项目申报流程、参考资料等,帮他节省下不少时间,提高项目申报效率。“以前是我们到处找信息,现在是信息主动来找我们。”周志浩说。

目前,周志浩已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去年还成功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连续3年稳定的资助培养,并入选“香江学者计划”。

重庆理工大学通过实施青蓝结对传帮带计划,安排青年教师加入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和“科研”双导师,确保青年人才“人人有团队”。同时,支持青年人才自主组建团队,特别鼓励组建跨学科、跨单位的学科交叉科研团队。

“去年,学校共立项支持了10个青年科研团队建设,给予每个团队20万元的经费支持。”重庆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冯晋介绍。

该校还特别支持青年教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支持青年教师到地方政府、企业顶岗锻炼,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实实在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该校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凯,是该校刘小康教授纳米时栅团队的一员。近年来,他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成长为科学城“金凤凰”领军人才。

采访过程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一系列“减负”举措形成“组合拳”,让这届科研“青椒”们放开手脚、心无旁骛搞科研,“青焦”少了,“青骄”多了,担起了重任、挑起了大梁。

持续攻坚

“‘减负行动’需要不断优化”

营造更加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的“微环境”

让青年科研人员真正“轻装上阵”,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当前,有的青年科研人员仍面临一些烦恼。

例如,一些青年科研人员还有“生存危机”。

我市某科研院所课题组负责人刘伟(化名),近年来一看到有项目申报通知发布,但凡符合条件,他都会让团队去申报。“手上拿了四五个项目,还是难免偶尔会心慌,担心哪天‘断粮了’。”他开玩笑说,科研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国家近年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非竞争性经费支持比例,但毕竟有限,团队每年大部分科研经费要靠竞争得来,“不频繁争取项目,就会有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又如,很多青年科研人员还需要把握“科教平衡”。

在高校,除了少部分专职科研岗,大多数青年教师既有科研任务,也有教学任务,需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作为入职高校不久的新人之一,青年博士杨彦宇(化名)就面临这样的情况——上学期,她一星期有4天有课,要花较多时间和精力备课,还要承担班导师等学生工作,科研时间较为零碎。最近学校放寒假,她选择留校,一头扎进实验室拼命赶进度。

在杨彦宇看来,如何在教学和科研之间找到平衡,对她这样的新人来说,是一道十分复杂的“必答题”——既需要青年人才自身努力探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科研环境,给予他们更多引导、帮助和支持。

“‘减负行动’是攻坚战、持久战,需要持续迭代、不断优化。”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深入推进“减负行动”,更加关注基层单位的科研生态,促进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广泛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增强改革举措的配套性和协同性,营造更加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的“微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郑佩茹

数读>>>

“减负行动3.0”落实情况问卷调查

去年12月,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教委联合开展了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有关落实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0岁及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比为75%

27.73%市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由40岁(含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担任主要负责人

较2020年的25%以上增长2.73%

64.81%的受访者表示“减负行动3.0”有实际效果

超过50%的受访者科研人员认为“减负行动3.0”的实施对科研工作最明显的改变是:

■交流机会增多

■考核评价中有更多类型的工作和成果得到认可

■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训关怀更完善

(相关内容由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张亦筑整理)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实施“减负行动3.0”一年后—— 
重庆科研“青椒”们还“青焦”吗

2024-02-21 07:30:44 来源:

“搞了一年多,总算得到了理想的微生物游动模型!”最近,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博凯课题组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34岁的张博凯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22年加入西南大学。初来乍到,搞科研最头疼的,就是既没钱、又没人。不过,通过申请该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去年4月,张博凯拿到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支持,团队也搭建了起来。

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过去,青年科研人员面临不少“成长的烦恼”。自嘲为科研“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谐称)的他们,甚至逐渐成了“青焦”。

2019年以来,重庆连续启动实施3轮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简称“减负行动”),特别是去年1月启动的“减负行动3.0”,更是将重点放在青年科研人员身上,帮助他们“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与活力,让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一年来,作为“减负行动3.0”实施主体,高校、科研院所采取了哪些举措?“减负”效果如何?“青椒”们还“青焦”吗?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减负松绑

“打酱油的钱可用来买醋”

让青年科研人员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考核压力大和事务性负担重,过去是青年科研人员的集中“痛点”。

有调查显示,青年科研人员普遍面临考核评价周期短、过于频繁等问题;同时,在一些单位和团队中,跑腿打杂的非科研事务常常摊派到青年科研人员身上,“白天奔波忙杂事、晚上熬夜搞科研”,成了很多科研“青椒”的常态。

“减负行动3.0”实施以来,我市多所高校院所出台了相关举措,给“青椒”们“减负松绑”。

重庆邮电大学通过推行代表作制度,用好科研评价指挥棒,减轻青年科研人员的考核负担。

“国家提出要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四唯’问题,代表作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嫄源表示,代表作制度改变了片面将论文、著作、专利、资金数量等与评价直接挂钩的做法,而是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

她以论文为例介绍,该校在推荐申报国家级项目或评选某些奖项时,要求科研人员提交5篇代表性论文即可,“有的科研人员很‘高产’,但每篇的质量不一,代表作制度更倾向于最有‘含金量’、真正体现科研价值和贡献度的成果。”

又如,很多国家级项目或课题,都要求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专家、教授牵头承担,青年科研人员虽然在其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职称评定或考核评价时,其价值和贡献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如今,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团队可以有额外的职称推荐名额。”李嫄源解释,项目负责人可指定一名青年科研人员作为技术负责人,在职称评定时,等同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如此,青年科研人员的考核压力减轻,也有了更好的晋升通道。

如何将青年科研人员从非科研事务中解放出来?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是解决这一“痛点”的办法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采取预算制,与科研的不确定性存在矛盾。“一旦遇到调整,就要面临层层审批。”一位科研人员坦言,这样就平白多出许多非科研事务。

“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成了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要求最常用的一句吐槽。

对此,我市在部分科研项目中试点“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同时,一些高校院所积极探索,进一步简化了相关手续和流程,让科研人员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比如,重庆大学建立了“科研网上服务大厅”,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需要,通过线上平台就可申请预算科目调剂。系统自动识别调剂事项后,不涉及设备费调剂的,就可直接办理。

不仅如此,“科研网上服务大厅”还整合了该校多个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申请、合同审核签订、科研经费入账、预算调整、票据开具、项目结题、成果认定等环节一站式办理,并可随时随地查询办理进度。

而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则通过设立专兼职科研财务助理岗位,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

拓宽通道

“鼓励他们开展自由探索”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当主角”

除了减负松绑,记者了解到,“减负行动3.0”启动以来,我市多所高校都开展了积极尝试,帮助青年科研人员崭露头角、拓宽成长通道。

“学校出台了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相关办法,明确对青年人员的资助比例不低于50%。”西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袁宏宽说,业务费项目包括科研启动、能力提升、重点发展项目,其中前两类支持人员的年龄分别为35岁、40岁以下,均属于非竞争性经费支持,“比如科研启动项目,新入职博士只要申请,学校都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开展自由探索。”

去年7月,西南大学还立项了20项校级青年领军团队和青年培育团队项目,以及23项“先导计划”青年团队项目,分别给予160万元、100万元、60万元经费支持,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例如,张博凯拿到科研“第一桶金”后,立马进行了硬件升级,让团队有更好的条件做科研。在此基础上,他还成功拿到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并获评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如今,他的课题组有5名硕士研究生,此次在微生物模型上取得重要进展,将为下一步研制微纳米生物元器件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模拟基础。

去年年初,重庆邮电大学创新研发的高校科研项目大数据分析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可对全校科研人员进行“画像”,通过预判成长轨迹和挖掘潜在价值,做好优秀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

记者看到,在平台上输入关键词“5G”进行检索,系统就会对科研人员资料、相关科研项目信息、相关成果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精准挖掘出该校5G通信领域青年人才的科研潜力,便于学校推荐这些“潜力股”承担相关重要项目或评选某些人才称号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该校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周志浩,是一名“90后”青年科研人员,主要从事先进柔性传感技术研究,2021年从重庆大学博士毕业后,加入了重庆邮电大学。入职时间虽不长,但得益于科研项目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画像”,他被推荐为重点培养对象。平台系统不仅会自动匹配和精准推送相关科研项目信息给他,还会提供项目申报流程、参考资料等,帮他节省下不少时间,提高项目申报效率。“以前是我们到处找信息,现在是信息主动来找我们。”周志浩说。

目前,周志浩已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去年还成功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连续3年稳定的资助培养,并入选“香江学者计划”。

重庆理工大学通过实施青蓝结对传帮带计划,安排青年教师加入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和“科研”双导师,确保青年人才“人人有团队”。同时,支持青年人才自主组建团队,特别鼓励组建跨学科、跨单位的学科交叉科研团队。

“去年,学校共立项支持了10个青年科研团队建设,给予每个团队20万元的经费支持。”重庆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冯晋介绍。

该校还特别支持青年教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支持青年教师到地方政府、企业顶岗锻炼,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实实在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该校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凯,是该校刘小康教授纳米时栅团队的一员。近年来,他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成长为科学城“金凤凰”领军人才。

采访过程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一系列“减负”举措形成“组合拳”,让这届科研“青椒”们放开手脚、心无旁骛搞科研,“青焦”少了,“青骄”多了,担起了重任、挑起了大梁。

持续攻坚

“‘减负行动’需要不断优化”

营造更加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的“微环境”

让青年科研人员真正“轻装上阵”,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当前,有的青年科研人员仍面临一些烦恼。

例如,一些青年科研人员还有“生存危机”。

我市某科研院所课题组负责人刘伟(化名),近年来一看到有项目申报通知发布,但凡符合条件,他都会让团队去申报。“手上拿了四五个项目,还是难免偶尔会心慌,担心哪天‘断粮了’。”他开玩笑说,科研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国家近年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非竞争性经费支持比例,但毕竟有限,团队每年大部分科研经费要靠竞争得来,“不频繁争取项目,就会有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又如,很多青年科研人员还需要把握“科教平衡”。

在高校,除了少部分专职科研岗,大多数青年教师既有科研任务,也有教学任务,需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作为入职高校不久的新人之一,青年博士杨彦宇(化名)就面临这样的情况——上学期,她一星期有4天有课,要花较多时间和精力备课,还要承担班导师等学生工作,科研时间较为零碎。最近学校放寒假,她选择留校,一头扎进实验室拼命赶进度。

在杨彦宇看来,如何在教学和科研之间找到平衡,对她这样的新人来说,是一道十分复杂的“必答题”——既需要青年人才自身努力探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科研环境,给予他们更多引导、帮助和支持。

“‘减负行动’是攻坚战、持久战,需要持续迭代、不断优化。”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深入推进“减负行动”,更加关注基层单位的科研生态,促进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广泛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增强改革举措的配套性和协同性,营造更加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的“微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郑佩茹

数读>>>

“减负行动3.0”落实情况问卷调查

去年12月,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教委联合开展了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有关落实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0岁及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比为75%

27.73%市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由40岁(含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担任主要负责人

较2020年的25%以上增长2.73%

64.81%的受访者表示“减负行动3.0”有实际效果

超过50%的受访者科研人员认为“减负行动3.0”的实施对科研工作最明显的改变是:

■交流机会增多

■考核评价中有更多类型的工作和成果得到认可

■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训关怀更完善

(相关内容由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张亦筑整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