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演唱会,为何纷纷“下南洋”?大文娱行业“出海”浪潮汹涌,周杰伦、张艺兴等新老歌手均加入行列
2023年哪一项文化产业最出圈?从年初开始就嗨唱不停的线下音乐演出,大概率会“榜上有名”。

华语演唱会,为何纷纷“下南洋”?大文娱行业“出海”浪潮汹涌,周杰伦、张艺兴等新老歌手均加入行列

来源:扬子晚报2023-06-06

2023年哪一项文化产业最出圈?从年初开始就嗨唱不停的线下音乐演出,大概率会“榜上有名”。

殊不知,东南亚市场也是一抹亮色,自去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艺人选择在东南亚地区登台表演,将华语歌曲带到了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音乐评论家新仔认为,中国产业南下“出海”,已经从过往的外贸制造行业,到互联网行业,再扩充到大文娱行业,是一股愈演愈烈的迅猛浪潮。

新加坡、马来西亚也“秒空”门票

就在半个月前,2023年周杰伦吉隆坡演唱会门票通过ticketcharge网站线上开卖,瞬间秒空,一票难求。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了周杰伦新加坡演唱会,新加坡国家体育场可以容纳5万多名观众,即便这样,连续两天连开两场,仍旧是座无虚席。

从去年下半年起,像周杰伦这样选择将演唱会站点设在东南亚国家的歌手逐渐增多。除去陈奕迅、任贤齐、李宗盛等老一辈实力唱将以外,“新声代”歌手王嘉尔、张艺兴、蔡徐坤、说唱歌手VaVa以及更为年轻的内地偶像团体,也加入了华语歌曲“下南洋”的行列。

查看各公司发布的世界巡回演唱会行程目录,也能注意到,相比纽约、伦敦、巴黎等欧美热门城市,国内歌手“驻唱”东南亚国家的行程,要多出不少。音乐评论家新仔介绍,演出形式不仅仅局限于大型演唱会,还有音乐节、小型音乐派对等多方面的出击。

他进一步解释,其实之前中国演唱会也存在“下南洋”的现象,但主要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艺人,他们会把东南亚地区作为海外巡演的重要一站。这两年,内地歌手先后登上东南亚舞台,比如说李荣浩、张杰等。“华语歌曲‘下南洋’的势头,变得更强劲。”

为何爆发在东南亚?

相对于国内,海外线下音乐演出行业要早一些进入爆发期。去年11月底,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公开门票预售,1600多万粉丝瞬间涌入进平台,直接导致平台瘫痪,无法运行。

那么相较于一向强劲的欧美音乐市场,华语演唱会的海外“势头”为何主要爆发在东南亚?

索尼音乐Live部门张毅认为,国内歌手近段时间集中“出海”东南亚,首先可能与通航行程恢复有关,交通顺畅后,便于文化交流,“再加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尼、菲律宾,国内都是有非常庞大的华人社区,对华语歌曲的需求量够大,听众也多,市场是有一定保证的。”

除此之外,大型音乐企业的“入场”,给东南亚地区的音乐市场升了层“温”。新音乐产业观察报道,环球、华纳、索尼这三家国际唱片巨头正在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的布局。

环球音乐和索尼音乐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成立分公司。今年4月,华纳音乐也在越南胡志明市成立了分公司。2023年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的旋律《See Tinh》“叮叮当当”,被称作越南神曲,演唱者是越南“天后级”歌手黄垂玲,但是这首歌的发行唱片公司是索尼音乐。

在接受采访时,索尼音乐亚洲地区企业战略和市场发展总裁Subramaniam曾提到,在亚洲音乐市场,中国和韩国已经实现了付费粉丝的强劲增长,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付费音乐生态还在初期阶段。“对于歌手来说,尽早入场,在市场发展初期培养粉丝群体,扩大知名度,不失为一个推动音乐作品‘出海’的好办法。”张毅说。

“唱”出去,荣誉与难点并存

就目前线下演出市场来看,还远未达到“全面开花”的状态,巡演机会总是被“头部歌手”所掌控,不被市场看好、没有粉丝基础的音乐人,基本难以跃入“世巡歌手”的名单。

回到国内,华语演唱会“出海下南洋”,还需要面对哪些难题?在张毅看来,第一个难点就是“票房”,“怎么样把华人社区集中起来,吸引他们来看演出。”此外,还要兼顾到举办地的文化消费习惯。张毅说,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文化习俗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但落实到公开演出,细节要把握好。早在2009年,碧昂斯到马来西亚举办演唱会时,当地主办方因为担心她的表演尺度太大,会违背马来西亚的传统文化风俗,希望她全身包裹进行表演,几番沟通不定,最终碧昂斯决定取消演唱会。

“另外,国内市场足够大,待遇足够好,其实相当于是一个舒适圈。”张毅告诉记者,我国歌手“出海”,心态一定要放平。

策划 冯秋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华语演唱会,为何纷纷“下南洋”?大文娱行业“出海”浪潮汹涌,周杰伦、张艺兴等新老歌手均加入行列

2023-06-06 06:58:29 来源:

2023年哪一项文化产业最出圈?从年初开始就嗨唱不停的线下音乐演出,大概率会“榜上有名”。

殊不知,东南亚市场也是一抹亮色,自去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艺人选择在东南亚地区登台表演,将华语歌曲带到了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音乐评论家新仔认为,中国产业南下“出海”,已经从过往的外贸制造行业,到互联网行业,再扩充到大文娱行业,是一股愈演愈烈的迅猛浪潮。

新加坡、马来西亚也“秒空”门票

就在半个月前,2023年周杰伦吉隆坡演唱会门票通过ticketcharge网站线上开卖,瞬间秒空,一票难求。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了周杰伦新加坡演唱会,新加坡国家体育场可以容纳5万多名观众,即便这样,连续两天连开两场,仍旧是座无虚席。

从去年下半年起,像周杰伦这样选择将演唱会站点设在东南亚国家的歌手逐渐增多。除去陈奕迅、任贤齐、李宗盛等老一辈实力唱将以外,“新声代”歌手王嘉尔、张艺兴、蔡徐坤、说唱歌手VaVa以及更为年轻的内地偶像团体,也加入了华语歌曲“下南洋”的行列。

查看各公司发布的世界巡回演唱会行程目录,也能注意到,相比纽约、伦敦、巴黎等欧美热门城市,国内歌手“驻唱”东南亚国家的行程,要多出不少。音乐评论家新仔介绍,演出形式不仅仅局限于大型演唱会,还有音乐节、小型音乐派对等多方面的出击。

他进一步解释,其实之前中国演唱会也存在“下南洋”的现象,但主要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艺人,他们会把东南亚地区作为海外巡演的重要一站。这两年,内地歌手先后登上东南亚舞台,比如说李荣浩、张杰等。“华语歌曲‘下南洋’的势头,变得更强劲。”

为何爆发在东南亚?

相对于国内,海外线下音乐演出行业要早一些进入爆发期。去年11月底,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公开门票预售,1600多万粉丝瞬间涌入进平台,直接导致平台瘫痪,无法运行。

那么相较于一向强劲的欧美音乐市场,华语演唱会的海外“势头”为何主要爆发在东南亚?

索尼音乐Live部门张毅认为,国内歌手近段时间集中“出海”东南亚,首先可能与通航行程恢复有关,交通顺畅后,便于文化交流,“再加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尼、菲律宾,国内都是有非常庞大的华人社区,对华语歌曲的需求量够大,听众也多,市场是有一定保证的。”

除此之外,大型音乐企业的“入场”,给东南亚地区的音乐市场升了层“温”。新音乐产业观察报道,环球、华纳、索尼这三家国际唱片巨头正在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的布局。

环球音乐和索尼音乐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成立分公司。今年4月,华纳音乐也在越南胡志明市成立了分公司。2023年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的旋律《See Tinh》“叮叮当当”,被称作越南神曲,演唱者是越南“天后级”歌手黄垂玲,但是这首歌的发行唱片公司是索尼音乐。

在接受采访时,索尼音乐亚洲地区企业战略和市场发展总裁Subramaniam曾提到,在亚洲音乐市场,中国和韩国已经实现了付费粉丝的强劲增长,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付费音乐生态还在初期阶段。“对于歌手来说,尽早入场,在市场发展初期培养粉丝群体,扩大知名度,不失为一个推动音乐作品‘出海’的好办法。”张毅说。

“唱”出去,荣誉与难点并存

就目前线下演出市场来看,还远未达到“全面开花”的状态,巡演机会总是被“头部歌手”所掌控,不被市场看好、没有粉丝基础的音乐人,基本难以跃入“世巡歌手”的名单。

回到国内,华语演唱会“出海下南洋”,还需要面对哪些难题?在张毅看来,第一个难点就是“票房”,“怎么样把华人社区集中起来,吸引他们来看演出。”此外,还要兼顾到举办地的文化消费习惯。张毅说,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文化习俗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但落实到公开演出,细节要把握好。早在2009年,碧昂斯到马来西亚举办演唱会时,当地主办方因为担心她的表演尺度太大,会违背马来西亚的传统文化风俗,希望她全身包裹进行表演,几番沟通不定,最终碧昂斯决定取消演唱会。

“另外,国内市场足够大,待遇足够好,其实相当于是一个舒适圈。”张毅告诉记者,我国歌手“出海”,心态一定要放平。

策划 冯秋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