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田不想种,现在大家抢着种 
大足“五合一”改革让试点村消灭了撂荒地
目前正是水稻扬花时期,记者在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看到了两块很特殊的稻田:周边的水稻都已挂满了稻穗,这两块稻田里的水稻才插栽不久。

过去有田不想种,现在大家抢着种 
大足“五合一”改革让试点村消灭了撂荒地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3-07-24

记者 周雨

目前正是水稻扬花时期,记者在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看到了两块很特殊的稻田:周边的水稻都已挂满了稻穗,这两块稻田里的水稻才插栽不久。

两块稻田3.5亩左右大小,其中一块估计已插秧一个多月,秧苗已经分蘖,长势旺盛,郁郁葱葱;另一块估计插秧没几天,部分秧苗歪歪斜斜,还没扎稳根须。

“这里过去都是闲置园林地。”村党支部书记李云仲告诉记者,今年4月,大足区委、区政府率先在长虹村启动实施“五合一”综合改革,村里闲置多年的288亩低效园林地经综合整治后,重新整理成耕地。

李云仲告诉记者,通过实施“五合一”综合改革,全村2600亩田、1000亩土,已实现满栽满插,彻底消灭了撂荒地。

“五合一”改革聚合力量,成全区改革工作的“一号工程”

何为“五合一”改革?

大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罗晓宏告诉记者,“五合一”改革,就是在大足区原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基础上,叠加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农村宅基地腾退、农村土地承包精准确权等4项改革,这也是大足区改革工作的“一号工程”。

今年2月起,大足聚焦整村试点、实施连片推进,首批选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拾万镇协丰社区和长虹村、棠香街道和平村和惜字阁村、宝顶镇香山社区和东岳村等6个村(社区)开展试点,编制完成了乡村规划和实施方案,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实施“五合一”改革。

罗晓宏说,大足区实施“五合一”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从而解决过去各部门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效果不佳的问题。

2015年,大足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至2021年,大足区依托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政策,将腾退宅基地指标异地入市至大足城区和宝顶山石刻中间位置的棠香街道五星社区,并叠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建成了12栋民宿,种植了1000亩荷花,形成了有名的“十里荷棠·山湾时光”景区。

“五合一”改革则是“十里荷棠·山湾时光”的升级版。不同的是,各村(社区)腾退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将只用于本村(社区)发展经营性项目。

村里虽严重缺乏劳动力,却实现耕地满栽满插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长虹村与我市大部分农村地区一样,面临青壮年大量外出、劳动力缺乏的情况:全村3600人,在家不足1000人,且大多都是70岁以上老人和妇女、儿童。这样一个村,为何能实现耕地满栽满插?

李云仲告诉记者,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农业基础较好。2021年、2022年,全村完成了19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农田小改大和改水、改土、改路,使农田达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标准品质。

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经营主体。长虹村引进的大足区袁品农业公司,主要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袁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种植试验,目前共在长虹村试验种植航天育种、杂交水稻组合选育、新品种试验示范和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等300多亩。该村还引进王章华、刘波、杨杰等种植养殖业主,发展了600多亩稻虾、60多亩稻鱼、150亩稻药。村集体则成立苗盛农业综合服务社,种植了500多亩水稻和300多亩玉米、蔬菜,稻田实施水稻、油菜轮作,周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

三是“五合一”改革。该项改革在该村实施以来,迅速启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低效林地和园地整理、耕地提质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用地综合整治,使低效园林地和荒地全部实现复耕,从而使全村彻底消灭了撂荒地。

种地有了积极性,建房有了集中居住点

“过去我们有田不想种,现在大家都抢着种地。”谈及村里的变化,76岁的唐应全告诉记者,业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大部分土地流转经营后,每户人只剩两三分地用于种植蔬菜,大家现在连房前屋后的边边角角都种满了蔬菜,看不到一块空着的田土。

对于这种“幸福的烦恼”,唐应全感到非常知足。他说,日子比以前不止好了一点点:一是土地租金比较可观,田每亩每年600元,土每亩每年300元,自己种地也不一定有这么高的利润;二是务工收入比较可观,唐应全尽管已经76岁,但因身体好且有丰富的务农经验,仍受到各业主竞相聘请,80元一天的工资,他一年能挣2万多元。

“关键是轻松。”唐应全说,过去自己种地时,每天起早摸黑,现在给业主打工,每天按时上下班,只干8个小时。

长虹村实施“五合一”改革以来,还大力推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整理,通过对农村闲置、废弃的宅基地或其他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截至目前,长虹村已腾退闲置宅基地16亩。加上即将腾退出来的其他闲置宅基地,项目组将把这些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三部分:一是在该村设立两个微集中居住地点,总面积约9亩,提供给村民集中修建房屋;二是建设一个农村集市;三是建设高标准民宿。

村民唐志亮在获悉消息后,立即找到李云仲,要求在微集中居住地点建设房屋。他家房屋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砖瓦房,紧邻县道。多年前,他就想原址修建房屋,但按规定新建房屋必须退离县道10米以上,而他家房屋后面紧挨着别人的房子,根本没有地方可退,房屋改建计划被搁置下来。

而“五合一”改革给他带来了机遇,他打算微集中居住地点一完成规划选址,就立即启动新房建设。

根据规划,这6个村(社区)完成“五合一”改革后,预计可在试点区域腾退宅基地91亩,新增耕地702亩(水田262亩),旱改水155亩,恢复耕地821亩。

从长虹村的变化可以看到,大足“五合一”改革的后续效益值得期待!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过去有田不想种,现在大家抢着种 
大足“五合一”改革让试点村消灭了撂荒地

2023-07-24 06:14:18 来源:

记者 周雨

目前正是水稻扬花时期,记者在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看到了两块很特殊的稻田:周边的水稻都已挂满了稻穗,这两块稻田里的水稻才插栽不久。

两块稻田3.5亩左右大小,其中一块估计已插秧一个多月,秧苗已经分蘖,长势旺盛,郁郁葱葱;另一块估计插秧没几天,部分秧苗歪歪斜斜,还没扎稳根须。

“这里过去都是闲置园林地。”村党支部书记李云仲告诉记者,今年4月,大足区委、区政府率先在长虹村启动实施“五合一”综合改革,村里闲置多年的288亩低效园林地经综合整治后,重新整理成耕地。

李云仲告诉记者,通过实施“五合一”综合改革,全村2600亩田、1000亩土,已实现满栽满插,彻底消灭了撂荒地。

“五合一”改革聚合力量,成全区改革工作的“一号工程”

何为“五合一”改革?

大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罗晓宏告诉记者,“五合一”改革,就是在大足区原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基础上,叠加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农村宅基地腾退、农村土地承包精准确权等4项改革,这也是大足区改革工作的“一号工程”。

今年2月起,大足聚焦整村试点、实施连片推进,首批选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拾万镇协丰社区和长虹村、棠香街道和平村和惜字阁村、宝顶镇香山社区和东岳村等6个村(社区)开展试点,编制完成了乡村规划和实施方案,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实施“五合一”改革。

罗晓宏说,大足区实施“五合一”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从而解决过去各部门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效果不佳的问题。

2015年,大足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至2021年,大足区依托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政策,将腾退宅基地指标异地入市至大足城区和宝顶山石刻中间位置的棠香街道五星社区,并叠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建成了12栋民宿,种植了1000亩荷花,形成了有名的“十里荷棠·山湾时光”景区。

“五合一”改革则是“十里荷棠·山湾时光”的升级版。不同的是,各村(社区)腾退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将只用于本村(社区)发展经营性项目。

村里虽严重缺乏劳动力,却实现耕地满栽满插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长虹村与我市大部分农村地区一样,面临青壮年大量外出、劳动力缺乏的情况:全村3600人,在家不足1000人,且大多都是70岁以上老人和妇女、儿童。这样一个村,为何能实现耕地满栽满插?

李云仲告诉记者,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农业基础较好。2021年、2022年,全村完成了19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农田小改大和改水、改土、改路,使农田达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标准品质。

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经营主体。长虹村引进的大足区袁品农业公司,主要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袁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种植试验,目前共在长虹村试验种植航天育种、杂交水稻组合选育、新品种试验示范和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等300多亩。该村还引进王章华、刘波、杨杰等种植养殖业主,发展了600多亩稻虾、60多亩稻鱼、150亩稻药。村集体则成立苗盛农业综合服务社,种植了500多亩水稻和300多亩玉米、蔬菜,稻田实施水稻、油菜轮作,周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

三是“五合一”改革。该项改革在该村实施以来,迅速启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低效林地和园地整理、耕地提质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用地综合整治,使低效园林地和荒地全部实现复耕,从而使全村彻底消灭了撂荒地。

种地有了积极性,建房有了集中居住点

“过去我们有田不想种,现在大家都抢着种地。”谈及村里的变化,76岁的唐应全告诉记者,业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大部分土地流转经营后,每户人只剩两三分地用于种植蔬菜,大家现在连房前屋后的边边角角都种满了蔬菜,看不到一块空着的田土。

对于这种“幸福的烦恼”,唐应全感到非常知足。他说,日子比以前不止好了一点点:一是土地租金比较可观,田每亩每年600元,土每亩每年300元,自己种地也不一定有这么高的利润;二是务工收入比较可观,唐应全尽管已经76岁,但因身体好且有丰富的务农经验,仍受到各业主竞相聘请,80元一天的工资,他一年能挣2万多元。

“关键是轻松。”唐应全说,过去自己种地时,每天起早摸黑,现在给业主打工,每天按时上下班,只干8个小时。

长虹村实施“五合一”改革以来,还大力推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整理,通过对农村闲置、废弃的宅基地或其他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截至目前,长虹村已腾退闲置宅基地16亩。加上即将腾退出来的其他闲置宅基地,项目组将把这些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三部分:一是在该村设立两个微集中居住地点,总面积约9亩,提供给村民集中修建房屋;二是建设一个农村集市;三是建设高标准民宿。

村民唐志亮在获悉消息后,立即找到李云仲,要求在微集中居住地点建设房屋。他家房屋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砖瓦房,紧邻县道。多年前,他就想原址修建房屋,但按规定新建房屋必须退离县道10米以上,而他家房屋后面紧挨着别人的房子,根本没有地方可退,房屋改建计划被搁置下来。

而“五合一”改革给他带来了机遇,他打算微集中居住地点一完成规划选址,就立即启动新房建设。

根据规划,这6个村(社区)完成“五合一”改革后,预计可在试点区域腾退宅基地91亩,新增耕地702亩(水田262亩),旱改水155亩,恢复耕地821亩。

从长虹村的变化可以看到,大足“五合一”改革的后续效益值得期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周宇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