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你关心的问题答案在这里

关于艾滋病,你关心的问题答案在这里

来源:华龙网2023-09-26

华龙网讯  人类文明史,亦是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艾滋病作为一种可防不可治愈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一直备受关注,已然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由于部分人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大家谈“艾”色变。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艾滋病的那些事儿。

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有哪些呢?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HIV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当中。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

性传播: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高。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针灸、拔牙、穿耳、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

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另外,打喷嚏、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2.哪些行为属于艾滋病高危行为?

(1)通过性传播途径的高危行为有:异性或同性间没有保护的性交、多个性伙伴等。

(2)通过血液传播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和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纹身、穿耳洞等用的刀具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等等。

(3)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怀孕、生育、哺乳,都可能会引起孩子感染。

3.哪些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的人群。

易于发生高危行为的重点人群包括:多性伴侣者、男同、暗娼、吸毒人员等。

4.不小心发生了高危行为,怎么办?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总有人铤而走险,发生高危行为后又各种担心,这时应该做的是及时到专业机构(比如疾控中心、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做艾滋病的检测咨询,一般在高危行为发生后的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时,要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如果第3个月后,检测结果还为阴性,基本上可以排除艾滋病病毒感染。

5.为什么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

实验室科学研究结果否定了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HIV在蚊子体内不能存活。叮咬了HIV感染者的蚊子口器上的HIV数量非常少,远不足以感染它叮咬的下一个人。

6.通过一个人的外观可以判断他(她)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吗?

感染HIV后的第2周,机体开始产生特异性抗体,但由于浓度不够,不能通过目前的方法检测出来。一般到感染后第4-8周,个别人直到24周才能从血清中检测出抗体。从感染HIV到血液中出现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一般为4周-12周,最长的为6个月。 在感染早期是没有临床表现的,故不能通过外观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艾滋病。

7.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或CD4小于200个/ml不出现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8.为什么艾滋病目前是不可治愈?

艾滋病患者并不是死于艾滋病,而是死于机会性感染。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艾滋病病毒(HIV)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9.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我们做什么能预防艾滋?

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掌握预防知识、避开高危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包括:

(1)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2)艾滋病感染最主要的途径是性传播,因此,预防艾滋病最主要的措施是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数等。

(3)不共用针具、使用清洁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

(4)避免不必要地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5)远离毒品。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关于艾滋病,你关心的问题答案在这里

2023-09-26 17:00:31 来源:

华龙网讯  人类文明史,亦是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艾滋病作为一种可防不可治愈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一直备受关注,已然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由于部分人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大家谈“艾”色变。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艾滋病的那些事儿。

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有哪些呢?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HIV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当中。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

性传播: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高。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针灸、拔牙、穿耳、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

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另外,打喷嚏、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2.哪些行为属于艾滋病高危行为?

(1)通过性传播途径的高危行为有:异性或同性间没有保护的性交、多个性伙伴等。

(2)通过血液传播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和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纹身、穿耳洞等用的刀具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等等。

(3)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怀孕、生育、哺乳,都可能会引起孩子感染。

3.哪些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的人群。

易于发生高危行为的重点人群包括:多性伴侣者、男同、暗娼、吸毒人员等。

4.不小心发生了高危行为,怎么办?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总有人铤而走险,发生高危行为后又各种担心,这时应该做的是及时到专业机构(比如疾控中心、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做艾滋病的检测咨询,一般在高危行为发生后的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时,要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如果第3个月后,检测结果还为阴性,基本上可以排除艾滋病病毒感染。

5.为什么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

实验室科学研究结果否定了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HIV在蚊子体内不能存活。叮咬了HIV感染者的蚊子口器上的HIV数量非常少,远不足以感染它叮咬的下一个人。

6.通过一个人的外观可以判断他(她)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吗?

感染HIV后的第2周,机体开始产生特异性抗体,但由于浓度不够,不能通过目前的方法检测出来。一般到感染后第4-8周,个别人直到24周才能从血清中检测出抗体。从感染HIV到血液中出现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一般为4周-12周,最长的为6个月。 在感染早期是没有临床表现的,故不能通过外观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艾滋病。

7.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或CD4小于200个/ml不出现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8.为什么艾滋病目前是不可治愈?

艾滋病患者并不是死于艾滋病,而是死于机会性感染。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艾滋病病毒(HIV)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9.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我们做什么能预防艾滋?

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掌握预防知识、避开高危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包括:

(1)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2)艾滋病感染最主要的途径是性传播,因此,预防艾滋病最主要的措施是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数等。

(3)不共用针具、使用清洁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

(4)避免不必要地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5)远离毒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马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