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不是“常胜”,而是永不言败
坐在女排的比赛现场,才知道忍住泪水有多难。当欢呼声如排山倒海般响起,当五星红旗在球场里升起,我也终于忍不住跟着红了眼眶。

女排精神:不是“常胜”,而是永不言败

来源:潮新闻2023-10-08
女排精神:不是“常胜”,而是永不言败

在杭州亚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 记者 董旭明 摄

坐在女排的比赛现场,才知道忍住泪水有多难。当欢呼声如排山倒海般响起,当五星红旗在球场里升起,我也终于忍不住跟着红了眼眶。大比分3∶0,意味着中国女排从亚运会开赛以来,六战全胜,未失一局,第9次夺得女排亚运冠军。

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相拥而泣;观众席上,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这一刻,值得庆祝。

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这块金牌至关重要。

它象征着在失利的阴霾中重新找回自我。

人们早已习惯于中国女排这个“常胜将军”的存在。这一次,面对奥运资格赛的失利,质疑声、唏嘘声让女排姑娘们顶着更大的压力。中国女排需要通过这场主场作战的洲际赛事调整状态,重回正轨。

它也象征着中国三大球的一道光。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已收获200枚金牌,但“三大球”占比却微乎其微。女排的成功卫冕,向世界展示中国大球项目的实力,激励着其他球类更上一层楼。

与顺境中的乘风破浪相比,逆境中的坚守更需要勇气和力量。这正是女排精神的精髓——不是常胜,而是永不言败。

看过整场比赛,尤其感到欣慰的不仅是女排的又一次取胜,而是又一次看到了女排精神的充分展现。对手日本女排是亚洲强队。而主场作战,面对国民的注视,扛着满身的伤病,女排姑娘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当一路披荆斩棘,站在决赛的赛场上,她们仍以最昂扬的斗志,奋力冲击对手。

开场,双方就以猛烈的攻势展开对抗。拼杀到第三局,双方更是进入焦灼状态,比分不分上下。拦网、扣杀、飞身救球……直至最后一刻,双方都没有放弃对胜利的渴求。正如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所说:“不管是领先还是落后,我觉得女排的韧劲还在。”

如今,在负重前行的路上,女排精神的内涵远比夺得世界三大赛中那些耀目的冠军更为丰富。它是不论输赢,都会竭尽全力,是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拼到底。它也蕴含着不改初心的坚定,逆势而上的坚韧,勇挑重担的坚强,还有舍我其谁的豪迈。

享受过欢呼,也承受过指责,也许这样的中国女排更加完整。

纵观中国的三大球,中国女排可谓是关注度和讨论度最高的项目。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或是一位运动员,能像女排这样,很早就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符号和时代坐标——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或收音机前,同样是中国对日本,中国女排以3比2取胜,夺得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中国万岁!女排万岁!”的欢呼声,在天安门广场久久回荡。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1/4决赛逆转取胜巴西,又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逆转塞尔维亚重夺冠军,创造了又一个高光时刻。

时光流转,赛场交替,中国女排走过亚运“五连冠”的巅峰,也历经落败和低谷。挥洒过热泪与汗水的地板、塑胶地,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女排姑娘们的辛苦与荣光。女排精神,一次次被我们重新擦拭,一次次熠熠闪光。

作为体育强国,中国不缺一个冠军来振奋人心。但直至今天,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女排仍能让我们心潮澎湃。

从北京专程赶来看赛的林茗恩告诉我们,她们每球必争的决心,还有进球后的互相鼓劲、拥抱,在很多沮丧的时刻都能带来力量。网友张萌萌在社交平台留言:感动于那些平凡人永不认输的故事,就像女排运动员朱婷出身于普通家庭,但锋从磨砺出,终成赛场上的王者。

湖州市长兴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排球高级教练员李海青,年逾古稀仍然从事着青少年排球推广事业。他说,体能、资源、伤病,每个阶段女排姑娘们遇到的困难都不一样。“但是她们有韧性、有拼劲,每一次的跌倒过后都能奋力再次跃起。”他说,这是一直以来中国女排延续的精神,也是中国体育将来要继续秉承的精神。

电影《夺冠》的编剧张冀曾经形容,中国女排不仅是一支队伍,更是一个时代。几十年间,浮浮沉沉,不论是辉煌抑或是低谷,它已成为中国体育界的一个图腾。

对于姑娘们来说,“赢”固然重要,永不服输、努力去赢的信念和决心,才是中国女排最珍贵的地方。

“女排精神”四个字,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

记者 王逸群 林晓晖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女排精神:不是“常胜”,而是永不言败

2023-10-08 07:23:35 来源:
女排精神:不是“常胜”,而是永不言败

在杭州亚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 记者 董旭明 摄

坐在女排的比赛现场,才知道忍住泪水有多难。当欢呼声如排山倒海般响起,当五星红旗在球场里升起,我也终于忍不住跟着红了眼眶。大比分3∶0,意味着中国女排从亚运会开赛以来,六战全胜,未失一局,第9次夺得女排亚运冠军。

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相拥而泣;观众席上,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这一刻,值得庆祝。

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这块金牌至关重要。

它象征着在失利的阴霾中重新找回自我。

人们早已习惯于中国女排这个“常胜将军”的存在。这一次,面对奥运资格赛的失利,质疑声、唏嘘声让女排姑娘们顶着更大的压力。中国女排需要通过这场主场作战的洲际赛事调整状态,重回正轨。

它也象征着中国三大球的一道光。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已收获200枚金牌,但“三大球”占比却微乎其微。女排的成功卫冕,向世界展示中国大球项目的实力,激励着其他球类更上一层楼。

与顺境中的乘风破浪相比,逆境中的坚守更需要勇气和力量。这正是女排精神的精髓——不是常胜,而是永不言败。

看过整场比赛,尤其感到欣慰的不仅是女排的又一次取胜,而是又一次看到了女排精神的充分展现。对手日本女排是亚洲强队。而主场作战,面对国民的注视,扛着满身的伤病,女排姑娘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当一路披荆斩棘,站在决赛的赛场上,她们仍以最昂扬的斗志,奋力冲击对手。

开场,双方就以猛烈的攻势展开对抗。拼杀到第三局,双方更是进入焦灼状态,比分不分上下。拦网、扣杀、飞身救球……直至最后一刻,双方都没有放弃对胜利的渴求。正如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所说:“不管是领先还是落后,我觉得女排的韧劲还在。”

如今,在负重前行的路上,女排精神的内涵远比夺得世界三大赛中那些耀目的冠军更为丰富。它是不论输赢,都会竭尽全力,是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拼到底。它也蕴含着不改初心的坚定,逆势而上的坚韧,勇挑重担的坚强,还有舍我其谁的豪迈。

享受过欢呼,也承受过指责,也许这样的中国女排更加完整。

纵观中国的三大球,中国女排可谓是关注度和讨论度最高的项目。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或是一位运动员,能像女排这样,很早就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符号和时代坐标——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或收音机前,同样是中国对日本,中国女排以3比2取胜,夺得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中国万岁!女排万岁!”的欢呼声,在天安门广场久久回荡。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1/4决赛逆转取胜巴西,又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逆转塞尔维亚重夺冠军,创造了又一个高光时刻。

时光流转,赛场交替,中国女排走过亚运“五连冠”的巅峰,也历经落败和低谷。挥洒过热泪与汗水的地板、塑胶地,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女排姑娘们的辛苦与荣光。女排精神,一次次被我们重新擦拭,一次次熠熠闪光。

作为体育强国,中国不缺一个冠军来振奋人心。但直至今天,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女排仍能让我们心潮澎湃。

从北京专程赶来看赛的林茗恩告诉我们,她们每球必争的决心,还有进球后的互相鼓劲、拥抱,在很多沮丧的时刻都能带来力量。网友张萌萌在社交平台留言:感动于那些平凡人永不认输的故事,就像女排运动员朱婷出身于普通家庭,但锋从磨砺出,终成赛场上的王者。

湖州市长兴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排球高级教练员李海青,年逾古稀仍然从事着青少年排球推广事业。他说,体能、资源、伤病,每个阶段女排姑娘们遇到的困难都不一样。“但是她们有韧性、有拼劲,每一次的跌倒过后都能奋力再次跃起。”他说,这是一直以来中国女排延续的精神,也是中国体育将来要继续秉承的精神。

电影《夺冠》的编剧张冀曾经形容,中国女排不仅是一支队伍,更是一个时代。几十年间,浮浮沉沉,不论是辉煌抑或是低谷,它已成为中国体育界的一个图腾。

对于姑娘们来说,“赢”固然重要,永不服输、努力去赢的信念和决心,才是中国女排最珍贵的地方。

“女排精神”四个字,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

记者 王逸群 林晓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张炬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