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
这是一个一座城市在几年时间里面貌焕然一新的故事。夜幕降临,路灯亮起。穿过平整的马路,重庆荣昌白象社区骡马巷居民胡阿姨唤上左邻右舍,有说有笑闲聊散步。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3-10-31

新华网重庆10月30日电(刘磊)这是一个一座城市在几年时间里面貌焕然一新的故事。

夜幕降临,路灯亮起。穿过平整的马路,重庆荣昌白象社区骡马巷居民胡阿姨唤上左邻右舍,有说有笑闲聊散步。

可一提起以前的骡马巷,她们就直摇头,“那时,巷子地砖破损、污水横流,路过都要捏着鼻子走。”

老旧街道骡马巷的境遇,是不少城市面临过的“成长的烦恼”。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老旧小区、场镇囿于时代局限性,规划存在短板,硬件趋于老化,加之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不断产生的新需求、新期待,成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堵点。

为疏通堵点,一场城市“变形记”在荣昌展开。2019年起,荣昌区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由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牵头,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滚动实施”的原则,实现全区老旧小区全覆盖。在此基础上,2021年,荣昌区场镇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启动建设。

“截至目前,荣昌区实施完成21个场镇品质提升工程,结合提升工程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09个小区、465.17万平方米,累计总投入10.76亿元,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每年绩效考评均获全市一等奖。”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更新提升了老旧小区、场镇颜值,保留了老街记忆,便利了居民生活。在荣昌,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正带来“摸得着”的幸福。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1
重庆荣昌城市风光。新华网发(荣昌区委宣传部供图)

百年骡马巷焕发“青春”

骡马巷变了。

10月,走进平整宽阔的骡马巷,只见花坛、长椅陈设其间,两旁店铺有序营业,住宅外墙改建得充满民国风味。

这条位于荣昌老城区的街巷已有百年历史,原先是民国时期重要的骡马交易场所,曾经市井密集、茶肆林立,南来北往的马帮人家在此歇脚。

胡阿姨回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骡马巷沿街修建了10余栋单体楼。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道路路面破损、管网老旧堵塞、外墙脱落等状况日益凸显,居民苦不堪言。

改变始于几年前。2020年,荣昌区将白象社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对辖区人居环境、临街门面、市政设施等进行提档升级。

“然而这一工程涉及住户众多,利益切割并非易事。”白象社区副主任叶元忠印象最深的是骡马巷32号改造工作。当时,这条狭窄支巷仅几十厘米宽,居民出行不便。为扩宽道路,不少居民建议将围墙外移,但这一做法会占用墙外小区绿化用地,一时争执不下,改造陷入僵局。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后来,白象社区联合施工方、居民代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同时巧借清代“六尺巷”的典故,劝解支巷两侧居民,礼让邻里,“各退一步”,让出一定改造空间。最终,这条支巷拓至1米多宽。

为留住骡马巷的历史印记,在改造过程中,荣昌还增添骡马交易雕像,树立文化墙,同时在街头巷尾融入荣昌折扇、夏布等特色文化。

不仅要精心打造“面子”,还要顾全“里子”。考虑到小区老年人多,结合实际需求,改造过程中,在楼道内安装扶手,街巷里添置座椅和路灯。

“这些举措真是‘改’到了居民的心坎上。”胡阿姨说,“现在茶余饭后,我们都愿意出来走一走,坐一坐”。

2021年,随着改造工作的陆续完成,15万余平方米的老旧小区从里到外都有了明显变化,过去“脏乱差”的百年骡马巷焕发“青春”,一度成为荣昌网红打卡地。

如今,骡马巷的改造经验逐渐推广开来。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9月,白象社区二期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入选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项目联系点,成为先进典型案例在住建部相关全国视频会上交流学习。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3
改造后的骡马巷,道路宽阔干净,商户经营有序。新华网发(荣昌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老旧城镇以“新”换“兴”

今年7月底,荣昌仁义镇村民迎来一件稀罕事——镇上开了一所“书院”。

这座书院叫仁义书院,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现有藏书2万余册,涵盖党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历史类等书籍,分为阅读区、儿童活动区、艺术创作授课区等多个区域,为镇街增添了“文化味”。一到节假日,周边场镇以及城区前来阅读的小朋友就络绎不绝。

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起,荣昌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一体化推进21个镇街的场镇品质提升建设工作。

据悉,荣昌仁义镇,是全国重点镇、市级文明镇,明代万历年间建为仁义里,这里承载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为进一步挖掘文化底蕴,今年在城镇品质提升过程中,仁义镇打造了仁义书院、仁义文化主题公园等文化场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仁义书院所在地西门巷老街段如今也“脱胎换骨”。

“曾经的西门巷老街是一条典型的‘脏乱差’老商业街,道路泥泞,房屋破旧。”仁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仁义镇引进社会资本400万元,将闲置卫生院打造成养老服务中心和“五老”服务工作站,将重庆“言子儿”墙融入老街一体,重整破旧阴暗老房,打造具有仁义历史风情“西门巷”,把“烟火气”和“活力”重新带回老街。

为进一步补足社区功能短板,仁义镇还新增风雨亭、停车场、公共厕所、人行便道、路灯等基础设施。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后,场镇人气也越来越旺。”仁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仁义镇“百果玩”等景点以及农业采摘园预计接待游客约40万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同样以“新”换“兴”的还有荣昌远觉镇,通过市政绿化升级、文化街打造,镇上商铺租赁率节节攀升。

“当前,荣昌各镇街正从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公共场所改造、提升环境卫生等方面,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美丽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开放型场镇。”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场镇品质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5亿元,该项工作计划今年底全面完工。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5
小朋友在仁义文化主题公园草坪上玩耍。新华网发(荣昌区仁义镇供图)

共建共治共享让城市“长新”

事实上,城市更新工作投资巨大,如果仅靠财政“输血”,注定走不远。

2022年,荣昌昌州街道小康苑小区由原来的“脏乱差”、老旧墙体,通过改造,变为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新小区,同时增添了体育休闲设施、停车位等,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属于城区EPC+O(设计+施工+运营)项目,是荣昌的一个创新工作。

据悉,所谓的EPC+O项目,即由运营单位按物业管理标准实施物业管理服务,挖掘可利用资源统一打造商业业态,提高社区、街区经济活力,负责改造小区后期的运行维护,将老旧小区改造推向市场化运作,让老旧小区改造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由于资金来源单一、投入缺少机制保障,不少地方只能将资金主要用于老旧小区水电气讯管线管网改造、楼道空间改造、人行道改造、消防设施设备改造等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安全的基础类改造。”业内人士称,而引入社会资本共建,有利于挖掘“造血点”,兼顾物业管理、绿化停车、养老托幼等完善类、提升类改造。

昌州街道塘坝街另一老旧小区,则积极引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引入物业管理等,同时盘活空地修建公共停车场,而后将停车场营运收入作为管理资金来实现小区的“长新”。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7
荣昌昌州街道塘坝街老旧小区换新颜。新华网发(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荣昌还注重市民的参与感。在远觉镇场镇品质提升改造过程中,当地聚焦市政、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短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精准把脉问诊,针对每户具体情况制定整改方案,让群众“下单”,政府“买单”。

这样的模式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如今,场镇居民会主动维护街头绿化,乱停乱放现象也少了很多。”远觉镇相关负责人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今年,荣昌又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505万元,计划实施24个小区、38.9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荣昌区将持续深入推动城市更新,进一步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圆满完成场镇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荣昌高品质生活宜居之地建设,通过一项项城市更新成果让百姓切实可感,满足百姓的新需求、新期待。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

2023-10-31 08:43:16 来源:

新华网重庆10月30日电(刘磊)这是一个一座城市在几年时间里面貌焕然一新的故事。

夜幕降临,路灯亮起。穿过平整的马路,重庆荣昌白象社区骡马巷居民胡阿姨唤上左邻右舍,有说有笑闲聊散步。

可一提起以前的骡马巷,她们就直摇头,“那时,巷子地砖破损、污水横流,路过都要捏着鼻子走。”

老旧街道骡马巷的境遇,是不少城市面临过的“成长的烦恼”。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老旧小区、场镇囿于时代局限性,规划存在短板,硬件趋于老化,加之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不断产生的新需求、新期待,成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堵点。

为疏通堵点,一场城市“变形记”在荣昌展开。2019年起,荣昌区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由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牵头,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滚动实施”的原则,实现全区老旧小区全覆盖。在此基础上,2021年,荣昌区场镇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启动建设。

“截至目前,荣昌区实施完成21个场镇品质提升工程,结合提升工程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09个小区、465.17万平方米,累计总投入10.76亿元,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每年绩效考评均获全市一等奖。”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更新提升了老旧小区、场镇颜值,保留了老街记忆,便利了居民生活。在荣昌,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正带来“摸得着”的幸福。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1
重庆荣昌城市风光。新华网发(荣昌区委宣传部供图)

百年骡马巷焕发“青春”

骡马巷变了。

10月,走进平整宽阔的骡马巷,只见花坛、长椅陈设其间,两旁店铺有序营业,住宅外墙改建得充满民国风味。

这条位于荣昌老城区的街巷已有百年历史,原先是民国时期重要的骡马交易场所,曾经市井密集、茶肆林立,南来北往的马帮人家在此歇脚。

胡阿姨回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骡马巷沿街修建了10余栋单体楼。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道路路面破损、管网老旧堵塞、外墙脱落等状况日益凸显,居民苦不堪言。

改变始于几年前。2020年,荣昌区将白象社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对辖区人居环境、临街门面、市政设施等进行提档升级。

“然而这一工程涉及住户众多,利益切割并非易事。”白象社区副主任叶元忠印象最深的是骡马巷32号改造工作。当时,这条狭窄支巷仅几十厘米宽,居民出行不便。为扩宽道路,不少居民建议将围墙外移,但这一做法会占用墙外小区绿化用地,一时争执不下,改造陷入僵局。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后来,白象社区联合施工方、居民代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同时巧借清代“六尺巷”的典故,劝解支巷两侧居民,礼让邻里,“各退一步”,让出一定改造空间。最终,这条支巷拓至1米多宽。

为留住骡马巷的历史印记,在改造过程中,荣昌还增添骡马交易雕像,树立文化墙,同时在街头巷尾融入荣昌折扇、夏布等特色文化。

不仅要精心打造“面子”,还要顾全“里子”。考虑到小区老年人多,结合实际需求,改造过程中,在楼道内安装扶手,街巷里添置座椅和路灯。

“这些举措真是‘改’到了居民的心坎上。”胡阿姨说,“现在茶余饭后,我们都愿意出来走一走,坐一坐”。

2021年,随着改造工作的陆续完成,15万余平方米的老旧小区从里到外都有了明显变化,过去“脏乱差”的百年骡马巷焕发“青春”,一度成为荣昌网红打卡地。

如今,骡马巷的改造经验逐渐推广开来。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9月,白象社区二期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入选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项目联系点,成为先进典型案例在住建部相关全国视频会上交流学习。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3
改造后的骡马巷,道路宽阔干净,商户经营有序。新华网发(荣昌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老旧城镇以“新”换“兴”

今年7月底,荣昌仁义镇村民迎来一件稀罕事——镇上开了一所“书院”。

这座书院叫仁义书院,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现有藏书2万余册,涵盖党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历史类等书籍,分为阅读区、儿童活动区、艺术创作授课区等多个区域,为镇街增添了“文化味”。一到节假日,周边场镇以及城区前来阅读的小朋友就络绎不绝。

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起,荣昌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一体化推进21个镇街的场镇品质提升建设工作。

据悉,荣昌仁义镇,是全国重点镇、市级文明镇,明代万历年间建为仁义里,这里承载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为进一步挖掘文化底蕴,今年在城镇品质提升过程中,仁义镇打造了仁义书院、仁义文化主题公园等文化场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仁义书院所在地西门巷老街段如今也“脱胎换骨”。

“曾经的西门巷老街是一条典型的‘脏乱差’老商业街,道路泥泞,房屋破旧。”仁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仁义镇引进社会资本400万元,将闲置卫生院打造成养老服务中心和“五老”服务工作站,将重庆“言子儿”墙融入老街一体,重整破旧阴暗老房,打造具有仁义历史风情“西门巷”,把“烟火气”和“活力”重新带回老街。

为进一步补足社区功能短板,仁义镇还新增风雨亭、停车场、公共厕所、人行便道、路灯等基础设施。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后,场镇人气也越来越旺。”仁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仁义镇“百果玩”等景点以及农业采摘园预计接待游客约40万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同样以“新”换“兴”的还有荣昌远觉镇,通过市政绿化升级、文化街打造,镇上商铺租赁率节节攀升。

“当前,荣昌各镇街正从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公共场所改造、提升环境卫生等方面,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美丽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开放型场镇。”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场镇品质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5亿元,该项工作计划今年底全面完工。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5
小朋友在仁义文化主题公园草坪上玩耍。新华网发(荣昌区仁义镇供图)

共建共治共享让城市“长新”

事实上,城市更新工作投资巨大,如果仅靠财政“输血”,注定走不远。

2022年,荣昌昌州街道小康苑小区由原来的“脏乱差”、老旧墙体,通过改造,变为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新小区,同时增添了体育休闲设施、停车位等,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属于城区EPC+O(设计+施工+运营)项目,是荣昌的一个创新工作。

据悉,所谓的EPC+O项目,即由运营单位按物业管理标准实施物业管理服务,挖掘可利用资源统一打造商业业态,提高社区、街区经济活力,负责改造小区后期的运行维护,将老旧小区改造推向市场化运作,让老旧小区改造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由于资金来源单一、投入缺少机制保障,不少地方只能将资金主要用于老旧小区水电气讯管线管网改造、楼道空间改造、人行道改造、消防设施设备改造等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安全的基础类改造。”业内人士称,而引入社会资本共建,有利于挖掘“造血点”,兼顾物业管理、绿化停车、养老托幼等完善类、提升类改造。

昌州街道塘坝街另一老旧小区,则积极引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引入物业管理等,同时盘活空地修建公共停车场,而后将停车场营运收入作为管理资金来实现小区的“长新”。

“看得见”的变化 带来“摸得着”的幸福——重庆荣昌城市“变形记”7
荣昌昌州街道塘坝街老旧小区换新颜。新华网发(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荣昌还注重市民的参与感。在远觉镇场镇品质提升改造过程中,当地聚焦市政、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短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精准把脉问诊,针对每户具体情况制定整改方案,让群众“下单”,政府“买单”。

这样的模式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如今,场镇居民会主动维护街头绿化,乱停乱放现象也少了很多。”远觉镇相关负责人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今年,荣昌又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505万元,计划实施24个小区、38.9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荣昌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荣昌区将持续深入推动城市更新,进一步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圆满完成场镇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荣昌高品质生活宜居之地建设,通过一项项城市更新成果让百姓切实可感,满足百姓的新需求、新期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