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逢知己 画作寄真情——“‘千年荣昌·翰墨丹青’陈子庄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大家谈(二)

蜀中逢知己 画作寄真情——“‘千年荣昌·翰墨丹青’陈子庄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大家谈(二)

来源:华龙网2023-11-22

作为20世纪巴蜀地区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陈子庄(1913-1976)善于从大自然及生活中感受美,又深受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笔简神足、平淡天真的“子庄画风”。1988年,《陈子庄遗作展》在中国美术馆的成功举办,使得这位本被隐入尘烟的“画坛怪才”引起国内美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他已被收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近百年美术史册》和《中国五十年美术》,更是《中国五十年美术》中收录的三位四川画家之一,出版了《石壶论画语要》《陈子庄谈艺录》等著作,留下《春之晨》《秋爽》等佳作。对于巴蜀画坛及整个中国近现代绘画史而言,陈子庄可谓是典型的存在。

随着陈子庄的艺术影响不断扩大,学术界对陈子庄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视角多以图像学、风格学分析居多,在关于他的海量文献中,有一人的身影是不容忽视的,便是版画家吴凡先生。吴凡对陈子庄的支持,始于他与陈子庄的相识。关于陈子庄与吴凡的交流,可以追溯到1963年成渝两地的某次绘画联展,陈子庄所展出的水墨画令吴凡十分感动,陈子庄画作既具文人画的淡泊和飘逸,又有田野风趣,其中的中国写意精神更对吴凡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他视陈子庄的画为“没有装饰的真率”,可“窥见其内心的深邃。”有学者认为,“吴凡的水墨画湿润、恬淡、自如、空灵,明显受到了陈子庄的一些影响”。

陈子庄之作,有两处鲜明特点,一意境上的平淡天真,二为朴简高妙。笔者通过对比两人的国画作品,发现两人作品中的共通之处确实存在,如平淡天真、意境闲适等特点。陈子庄基于传统中国画的媒介特征和书写底色,提出“因景生意,因意立法。”他的山水小品尺幅之间,尽显他对巴山蜀水的真知真感,洋溢着平淡生活的动人意境。其画面的平淡天真、简远悠长,与吴凡画作中的趣味不谋而合。

关于陈子庄在国内美术界开始声名鹊起,多数学者将时间段定位于1986年以后,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将陈子庄与黄秋园并列分析学术文章,随着《陈子庄遗作展》等展览的不断举办,陈子庄逐渐被中国美术界所熟知。其实在画坛掀起“陈子庄风”之前,吴凡一直在为推介陈子庄走进大众视野不懈努力着。在陈子庄去世的两年后,吴凡就撰写了《陈子庄作品选》的序言《表现大自然的生命》,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陈子庄的艺术风格,但这本画册直至两年后才被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1年,作为美协副主席的吴凡举办了“陈子庄书画遗作展”,虽然这次展览并未引起大众的关注,不过有少部分人还是注意到了这位画坛遗珠。次年,吴凡在《美术》第6期刊发了《奇而实朴——变而更真 怀念陈子庄和他的艺术》,这是目前可查的,首次在权威美术期刊上对陈子庄作深入的介绍和探究。1985年,吴凡在《再谈陈子庄的画》一文中谈及陈子庄作画,只按自己对山的感受和理解,抓住山的气派,放笔画去。两年后,吴凡在《陈子庄画集》的序言中认为,陈子庄的画是可以“毫不费力地把大自然中最平常的景物随手沾来,不戴那习气的镣铐”,不被他所习对象(黄宾虹、齐白石等人)的技法所困住,不迷信前人,而是取人之长,在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中补己之短。

“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陈子庄其人如其画,“一切山水皆心画也。”那段晦涩灰暗的人生经历并没有打到他,反而使他不被浅见所遮蔽,不为时风所沾染。陈子庄的艺术在当时犹如明珠蒙尘,陈子庄曾说过:“艺术家的心量是无穷的,一个小小印章,一幅小画,往往可以窥见其心量之浩大。”在1986年第九期《美术》中,王朝闻写道,“陈子庄敢于从人们不屑一顾的题材着眼,别人不关心支出常常成为他的会心之处。从这里他画出了在平淡中见出优美的境界。这就形成了陈子庄艺术的独特风格。不论他好似不是有意要超越前人的成就,他的成就至少不能被前人的成就所代替。陈子庄的艺术成就受了传统艺术的养育,他也从来不放松观赏西方艺术的机会。……他的自然生命虽然已经结束,但他留下的作品却显示着中国画不会夭亡的生命力。”

在吴凡于《美术》首次讨论陈子庄的4年后,《美术》第一期国画专题刊登了陈子庄的速写作品,这些作品的刊登离不开编辑栗宪庭和吴凡的努力。1985年,栗宪庭向吴凡去信谈及,“此信是为石壶的画而写。我准备搞一期国画,据不少人向我推荐石壶先生的画,并说您的收藏极多,如果您同意,我寄几个胶卷(彩、黑白)给您,请您代选,代请人翻拍,并撰文介绍,文以四千左右为宜,画的照片四月底交我,文章五月底给我,可否?”。这些作品后被刊登于1986年《美术》第一期上。在同年第九期《继往开来》中,王朝闻谈到了“我最近在成都看到画家吴凡通知珍藏的已故四川画家陈子庄的山水画。”他从陈子庄的作品入手,讨论了他对中国画危机论的怀疑态度。陈子庄的艺术风格使王朝闻相信,“中国画不像某些论者所说的已经到了它的末日。”王朝闻的话足可见当时的陈子庄的作品已被视为“中国画那不会夭亡的生命力”,其平淡中见优美的画境已逐渐被学界内所肯定,而这其中更是脱离不开吴凡的努力。1987年,吴凡在为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陈子庄画集》所作的序《读陈子庄》中,认为陈子庄在“在艺术上走自己的路”,所创作的作品质朴纯真。

7年后,《美术》第一期刊登的《陈子庄的情和理》一文中,吴凡又从陈子庄与熊十力的理论体系切入,探讨了陈子庄的人生态度、艺术品格。吴凡将陈子庄的艺术特色归纳为了以下几点:在平凡中发现和创作美;充满时代感和乡土感;造型精炼,传神而统一;传神之物,也在传他的主体精神。(《中国巨匠美术周刊》,1997年)并总结陈子庄的艺术行程是虚心中坚持着自信,逆境苦涩中表现着顽强,艰难暗淡中透出了光辉。这是对陈子庄的艺术历程最真切的概括。放牛娃、习武侠士、书画家、研究员等身份的叠加,使陈子庄即便身处困境,仍以顽强面对。他始终以真诚、认真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某次吴凡前往医院看望陈子庄,正巧碰到他正在看《齐民要术》,询问其看此书的原因,陈子庄答道,“我画现代的农村,也要懂得古代的农村。”这便是陈子庄的画为何感人之处。

陈子庄与吴凡这段惺惺相惜的动人友谊,加速了陈子庄被国内学界关注到的步伐。在陈子庄写与覃石语的书信中,曾写道“我作画少,别人也看不懂,唯内行之少数人喜欢,吴凡这次来省每日都来看我作画,并(叫)我为他作山水数幅,欣然离去,他是支持我的内行之一,也可说是知音。”作为陈子庄口中的“知音”,吴凡始终不遗余力地推介陈子庄的艺术,并悉心保管陈子庄赠予他的书画,为推动陈子庄艺术研究做出不容忽视的努力。其子陈寿民在《父亲陈子庄》一书中曾说过,“吴凡先生是国内最早宣传陈子庄艺术的第一人”,在四川博物院关于陈子庄的馆藏中,多数来自其挚友吴凡、任启华等人的捐赠;川博出版的《石壶册页精品集》专题文章板块中,收录了十余篇吴凡所撰写的陈子庄研究文章。此外,还有一些散落在《美术杂谈》等文集中的文字资料,记载着这两位画家在艺术、生活等方面的深刻交流。可以说,这些都是陈子庄与吴凡友谊的明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丰富的历史与学术信息。同时,也正因吴凡对陈子庄的不懈推动,先后撰写了数十篇文章,让大众知道并认识陈子庄,他的名字在美术史上方可永久存档,他的作品被永久收藏、保护和展示。

可以说,正是吴凡等人的推动,才让陈子庄的艺术生命被不断延长,为丰富中国美术家的档案、促进中国画发展做出不容忽视的贡献。但陈子庄与吴凡的这段友谊往来,除了吴凡为陈子庄所撰写的文字资料外,目前笔者手中仅有一两封陈子庄至他人的信件中,提及了吴凡与他的真挚情谊,未来希望有更多关于这类的资料,可以填补陈子庄与吴凡书信往来的学术空白。同时,现行研究多从图像学、风格学分析等研究角度出发,对陈子庄的艺术特点、艺术分期等进行研究,而将其作品从细微处入手,或对陈子庄与吴凡作品进行分析,或从社会学角度入手的研究论文则较少存在,也可谓是关于陈子庄研究的一处缺憾。

作者系中国美协会员、重庆美术馆典藏部主任 蔡峰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蜀中逢知己 画作寄真情——“‘千年荣昌·翰墨丹青’陈子庄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大家谈(二)

2023-11-22 15:32:05 来源:

作为20世纪巴蜀地区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陈子庄(1913-1976)善于从大自然及生活中感受美,又深受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笔简神足、平淡天真的“子庄画风”。1988年,《陈子庄遗作展》在中国美术馆的成功举办,使得这位本被隐入尘烟的“画坛怪才”引起国内美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他已被收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近百年美术史册》和《中国五十年美术》,更是《中国五十年美术》中收录的三位四川画家之一,出版了《石壶论画语要》《陈子庄谈艺录》等著作,留下《春之晨》《秋爽》等佳作。对于巴蜀画坛及整个中国近现代绘画史而言,陈子庄可谓是典型的存在。

随着陈子庄的艺术影响不断扩大,学术界对陈子庄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视角多以图像学、风格学分析居多,在关于他的海量文献中,有一人的身影是不容忽视的,便是版画家吴凡先生。吴凡对陈子庄的支持,始于他与陈子庄的相识。关于陈子庄与吴凡的交流,可以追溯到1963年成渝两地的某次绘画联展,陈子庄所展出的水墨画令吴凡十分感动,陈子庄画作既具文人画的淡泊和飘逸,又有田野风趣,其中的中国写意精神更对吴凡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他视陈子庄的画为“没有装饰的真率”,可“窥见其内心的深邃。”有学者认为,“吴凡的水墨画湿润、恬淡、自如、空灵,明显受到了陈子庄的一些影响”。

陈子庄之作,有两处鲜明特点,一意境上的平淡天真,二为朴简高妙。笔者通过对比两人的国画作品,发现两人作品中的共通之处确实存在,如平淡天真、意境闲适等特点。陈子庄基于传统中国画的媒介特征和书写底色,提出“因景生意,因意立法。”他的山水小品尺幅之间,尽显他对巴山蜀水的真知真感,洋溢着平淡生活的动人意境。其画面的平淡天真、简远悠长,与吴凡画作中的趣味不谋而合。

关于陈子庄在国内美术界开始声名鹊起,多数学者将时间段定位于1986年以后,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将陈子庄与黄秋园并列分析学术文章,随着《陈子庄遗作展》等展览的不断举办,陈子庄逐渐被中国美术界所熟知。其实在画坛掀起“陈子庄风”之前,吴凡一直在为推介陈子庄走进大众视野不懈努力着。在陈子庄去世的两年后,吴凡就撰写了《陈子庄作品选》的序言《表现大自然的生命》,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陈子庄的艺术风格,但这本画册直至两年后才被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1年,作为美协副主席的吴凡举办了“陈子庄书画遗作展”,虽然这次展览并未引起大众的关注,不过有少部分人还是注意到了这位画坛遗珠。次年,吴凡在《美术》第6期刊发了《奇而实朴——变而更真 怀念陈子庄和他的艺术》,这是目前可查的,首次在权威美术期刊上对陈子庄作深入的介绍和探究。1985年,吴凡在《再谈陈子庄的画》一文中谈及陈子庄作画,只按自己对山的感受和理解,抓住山的气派,放笔画去。两年后,吴凡在《陈子庄画集》的序言中认为,陈子庄的画是可以“毫不费力地把大自然中最平常的景物随手沾来,不戴那习气的镣铐”,不被他所习对象(黄宾虹、齐白石等人)的技法所困住,不迷信前人,而是取人之长,在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中补己之短。

“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陈子庄其人如其画,“一切山水皆心画也。”那段晦涩灰暗的人生经历并没有打到他,反而使他不被浅见所遮蔽,不为时风所沾染。陈子庄的艺术在当时犹如明珠蒙尘,陈子庄曾说过:“艺术家的心量是无穷的,一个小小印章,一幅小画,往往可以窥见其心量之浩大。”在1986年第九期《美术》中,王朝闻写道,“陈子庄敢于从人们不屑一顾的题材着眼,别人不关心支出常常成为他的会心之处。从这里他画出了在平淡中见出优美的境界。这就形成了陈子庄艺术的独特风格。不论他好似不是有意要超越前人的成就,他的成就至少不能被前人的成就所代替。陈子庄的艺术成就受了传统艺术的养育,他也从来不放松观赏西方艺术的机会。……他的自然生命虽然已经结束,但他留下的作品却显示着中国画不会夭亡的生命力。”

在吴凡于《美术》首次讨论陈子庄的4年后,《美术》第一期国画专题刊登了陈子庄的速写作品,这些作品的刊登离不开编辑栗宪庭和吴凡的努力。1985年,栗宪庭向吴凡去信谈及,“此信是为石壶的画而写。我准备搞一期国画,据不少人向我推荐石壶先生的画,并说您的收藏极多,如果您同意,我寄几个胶卷(彩、黑白)给您,请您代选,代请人翻拍,并撰文介绍,文以四千左右为宜,画的照片四月底交我,文章五月底给我,可否?”。这些作品后被刊登于1986年《美术》第一期上。在同年第九期《继往开来》中,王朝闻谈到了“我最近在成都看到画家吴凡通知珍藏的已故四川画家陈子庄的山水画。”他从陈子庄的作品入手,讨论了他对中国画危机论的怀疑态度。陈子庄的艺术风格使王朝闻相信,“中国画不像某些论者所说的已经到了它的末日。”王朝闻的话足可见当时的陈子庄的作品已被视为“中国画那不会夭亡的生命力”,其平淡中见优美的画境已逐渐被学界内所肯定,而这其中更是脱离不开吴凡的努力。1987年,吴凡在为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陈子庄画集》所作的序《读陈子庄》中,认为陈子庄在“在艺术上走自己的路”,所创作的作品质朴纯真。

7年后,《美术》第一期刊登的《陈子庄的情和理》一文中,吴凡又从陈子庄与熊十力的理论体系切入,探讨了陈子庄的人生态度、艺术品格。吴凡将陈子庄的艺术特色归纳为了以下几点:在平凡中发现和创作美;充满时代感和乡土感;造型精炼,传神而统一;传神之物,也在传他的主体精神。(《中国巨匠美术周刊》,1997年)并总结陈子庄的艺术行程是虚心中坚持着自信,逆境苦涩中表现着顽强,艰难暗淡中透出了光辉。这是对陈子庄的艺术历程最真切的概括。放牛娃、习武侠士、书画家、研究员等身份的叠加,使陈子庄即便身处困境,仍以顽强面对。他始终以真诚、认真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某次吴凡前往医院看望陈子庄,正巧碰到他正在看《齐民要术》,询问其看此书的原因,陈子庄答道,“我画现代的农村,也要懂得古代的农村。”这便是陈子庄的画为何感人之处。

陈子庄与吴凡这段惺惺相惜的动人友谊,加速了陈子庄被国内学界关注到的步伐。在陈子庄写与覃石语的书信中,曾写道“我作画少,别人也看不懂,唯内行之少数人喜欢,吴凡这次来省每日都来看我作画,并(叫)我为他作山水数幅,欣然离去,他是支持我的内行之一,也可说是知音。”作为陈子庄口中的“知音”,吴凡始终不遗余力地推介陈子庄的艺术,并悉心保管陈子庄赠予他的书画,为推动陈子庄艺术研究做出不容忽视的努力。其子陈寿民在《父亲陈子庄》一书中曾说过,“吴凡先生是国内最早宣传陈子庄艺术的第一人”,在四川博物院关于陈子庄的馆藏中,多数来自其挚友吴凡、任启华等人的捐赠;川博出版的《石壶册页精品集》专题文章板块中,收录了十余篇吴凡所撰写的陈子庄研究文章。此外,还有一些散落在《美术杂谈》等文集中的文字资料,记载着这两位画家在艺术、生活等方面的深刻交流。可以说,这些都是陈子庄与吴凡友谊的明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丰富的历史与学术信息。同时,也正因吴凡对陈子庄的不懈推动,先后撰写了数十篇文章,让大众知道并认识陈子庄,他的名字在美术史上方可永久存档,他的作品被永久收藏、保护和展示。

可以说,正是吴凡等人的推动,才让陈子庄的艺术生命被不断延长,为丰富中国美术家的档案、促进中国画发展做出不容忽视的贡献。但陈子庄与吴凡的这段友谊往来,除了吴凡为陈子庄所撰写的文字资料外,目前笔者手中仅有一两封陈子庄至他人的信件中,提及了吴凡与他的真挚情谊,未来希望有更多关于这类的资料,可以填补陈子庄与吴凡书信往来的学术空白。同时,现行研究多从图像学、风格学分析等研究角度出发,对陈子庄的艺术特点、艺术分期等进行研究,而将其作品从细微处入手,或对陈子庄与吴凡作品进行分析,或从社会学角度入手的研究论文则较少存在,也可谓是关于陈子庄研究的一处缺憾。

作者系中国美协会员、重庆美术馆典藏部主任 蔡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思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