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 他眼中的母城之光——读作家卢延辉的《渝城九章》有感及其它

文学评论 | 他眼中的母城之光——读作家卢延辉的《渝城九章》有感及其它

来源:华龙网2023-11-24

文/老村

不久前,知名作家阿蛮,出版了一本题为《渝城九章》(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的新书。其书装帧精美,手绘插画,尽显巴渝风韵。内容厚重,韵味十足。与其说,这是一部“长嘉交汇,江水汤汤”,穿越千年山水之城,今朝繁华都市的文化纪实散文集,倒不如说是,一册反映重庆母城历经三千年风雨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传记文学。其书具有很珍贵的历史珍藏价值。此书一出,在市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旨在让读者读懂古老巴渝文化的和现代重庆的城市精神。

微信图片_20231124114009

记得三年前,我跟三个文友,代表重庆散文学会,赴山东济南参加中国散文学会,在利津召开的全国散文大会。期间,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全国资深作家陈忠,赠给我一部命题为《走进济南》的散文集。拜读之后,深受启发和教益,至少使我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泉城美誉的济南风情,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于是,感动之余,写了篇《挚爱泉城的赤子》的评论文章,发表在《诗意人生》文艺杂志上。对其作品创作意象,进行了蜻蜓点水式的赏析,意在与读者们共同分享他出书的快乐。

这次文友阿蛮,在我与他一块出席铁路作家徐继坚长篇纪实散文《成渝铁路旧事》的新书首发分享会。其间,他赠给我一本厚厚的《渝城九章》,扉页留有赠言。顿时,使我有点受宠若惊,不知所云。心里想,文学大伽的作品出笼,我只有祝贺,认真拜读,吸取知识营养的份,岂敢妄加评判。老实说,这真不是过谦之词。随后,我道:这样吧,认真学习之后,一定写点读后感。

坦诚地讲,我这个人,对烟云历史书籍涉猎较少,不属于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的那一类。平常比较喜欢近代和当代的文学书卷。因此,心里有点打鼓,没有资格点评,更不可能有宏阔高论。然后,当我一口气读罢之后,被书中的精彩打动了,还真有不少想絮叨的话。

阿蛮,乍听这笔名,与鲁夫,莽汉同义,没有阿娇、阿娜、阿玉那么光鲜靓丽。其实则不然,他的原名叫卢延辉,文学圈内知道他真名的人较少,因他的作品频频见诸大小报刊,落款署名都是“阿蛮”。以我之见,一个蛮字,涵盖有多层意思。既可以理解为好阿蛮,亦可视为低调、谦逊之义。不妨,我们看看他这几十载潜心创作的丰硕成果,就可以一目了然。

长篇小说《依仁巷》《解手》《逆神》《纪年绣》,以及长篇历史文化散文《宁厂》《三峡古镇》《佛经密码》《洛阳伽蓝酷译》等十多部质量上乘的作品,都是他这些年不辍勤奋笔耕的心血之作,曾荣获重庆市文学艺术奖和全国梁斌小说奖。在上述的作品中,既有揭示人间世态的,又有涉及历史文化领域的上乘之作。一句话,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热爱生活,钟爱历史,酷爱自己母城的人。

正因为如此,阿蛮有着常人难有的历史知识储存,丰富人生阅历的积淀,视野宽阔,及娴熟的创作技巧,并上心、用情,贯用灵魂写作。因此,他创作历史体裁作品,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渝城九章》一书,采撷有重庆九个不同时段的历史章节,加上序章“我的重庆母城”,也不过十章而已。但是,每一章阿蛮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走行了不少地域,查阅了众多的历史典藉的,正史及野史,还从民间收集到大量的传闻、民间传说及轶事。然后,进行梳理归类,按重庆历史的脉络,进行精妙构思,进而进入文学创作,并用“我”的灵动大脑,优美笔触,将古老重庆的历史沿革,前世今生,描述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人留下美的回味。宛偌动人的弦律,优美的乐章,扣人心弦。

从前三章,即:“上天赐予的福地”,“赵云中军帐与朝天门灵石”,“李严城大城与东水门往事”的写作手法看,颇有些生动,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为了讲好渝州故事,阿蛮从朝天门起步。在第一章:“上天赐予的福地”中写道:朝天门见诸现存史籍的最早记载是《明太祖实录》。其中说到朱元璋的开国大将汤和进军巴蜀,与元末建都重庆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之子明昇谈判归降事宜,明军“兵驻朝天门外”。重庆最早的“城”在哪里?史籍似乎没有留下确切的记录。然而,就现在能够找到的史料看,所有的记载,都指向一个地名——江州。据后世历代学者考证,其实巴国的国都就在江川。这也是“三千年江州城”亦即“重庆母城”这个说法的最早来历。

为尽可能翔实地记录历史,他不辞辛劳,早在二十年前,就背着行囊,从大宁河上游起步,顺流而下,经重庆巫溪、巫山,入长江至湖北巴东、秭归、宜昌等实地考察,通过沿途探访,从中获得大量史料,最后返回重庆。由此可见,为写好这本书,他是提前做足了攻略的。尤其是在本章中,他把当年巴蔓子将军“献头护城”的故事,讲得非常到位,感人肺腑,让人们在阅读中缅怀这位功不可没的大英雄。

阿蛮,是一个人品文品尚好者,他的耿直、豁达和豪爽,圈内人有口皆碑。

提及我与阿蛮的交往,相识相知,话还得追溯到若干年以前。虽然时移世易,但我们的友谊和感情却从来没有打折扣。因是同道中人,志趣相投,平时各忙各的,疏于接触,可一旦有机会相见,彼此敝开心扉,就聊得甚欢。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我在广安铁路地区党委分管宣传工作。为快速提高辖区内,文学新苗的写作水平,经文友阿坚引见,我便邀请重庆知名作家阿蛮,钟梦斯,岳芩,谭小乔等到广安,给文学新人,传授创作秘笈。打那时起,我对阿蛮十分敬重,由于情趣相投,心理不设防,后来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挚友。后经他和岳老师竭力推荐,我加入了渝中区山城文学社,并在《文化报》上发表文学作品“会员专版”,对我激励很大。从此,使我大踏步地走上了文学之路,他自然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事隔两年,我调重庆工作后,与他的接触就渐渐多了起来。得知他在西双版纳当过支边青年,我也在华蓥山下插队落户过,此彼又有共同的文学爱好。他在任山城文学社社长和渝中区作协主席时,我们常在一起开会、品茗、聊天,好不愉快,然而,聊得最多的话题,是文学及人生活着的价值等。

用脚步丈量历史烟云,用心丈量自己母城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作家阿蛮,酷爱故土的一个显著特点。笔者以为,一个连自己老祖宗经历阅历都不记得的人,就不配是一个孝子贤孙。他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孩提时,就生活在解放碑,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作优势,他不仅挚爱重庆,挚爱这片英雄倍出的沃土,还想让世人知晓重庆的万水千山,以及历朝历代历史蝶变,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阿蛮,在《渝城九章》里的第五章:“大夏皇宫与戴鼎砌城”中记叙道:历史上,重庆曾三次建都,分别是巴国建都江州、大夏国建都重庆、中华民国抗战首都临设重庆。1361——1371年,定都重庆的大夏国存续十年之间,对全川实现了有效治理,此为重庆之幸。他还在本章中描述道:明朝初期,戴鼎所砌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在太平门与东水门之间,原有一道太安门,因是闭门而被忽略,但那一段城墙至今仍在。“望龙门”是后来由当地居民叫出来的,因此地,正好与长江南岸的龙门浩对望,久而久之便成了地名。

读到这些,浸透着人间烟火味的历史故事,让人清心明目,感慨万千。他采用截取有价值有意义历史横断面的纪实手法,别具一格。在描写中,夹叙来议,既有历史的真相,又有正能量的反映,还有自己的深邃思想和独到见地,尤其是文中穿插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人读来,一点都不感到生涩和枯藻。

此外,书中对明玉珍建大夏国,大夏国归顺明朝后,随朱元璋征战的将军戴鼎在重庆新设卫指挥使,他就职重庆卫,等历史显赫人物的功绩,进行了客观、真实而又艺术的评介。意在令人读罢,不仅能增长历史知识,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还原过去,映照现实和预示未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是靠一个个人的聚合成的一股股气势磅礴的力量来决定的,要想崛起,就必须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奋斗。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大刀,走进城门叉一刀。”这首传唱甚广的童谣,是重庆人历时悠久的遐想。阿蛮在书中写道:小时候,我们还把童谣的首句唱成“城门城鸡蛋糕,三十绿豆糕”,在饥饿难解的年代,借城门表达对美食的遐想。由此可见,他对母城的热恋,是深髓到骨子里的。

在书中,这样生动有趣的记述,比比皆是,自然为这本书的品质增色不少。在他眼里,无论是童年少年,还是青年壮年,重庆母城都时刻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清清的嘉陵江与滚滚长江的汇处;气势恢宏,高矗云天的解放碑;还有壮丽山城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间烟火味十足的景致,都是一道道迷人之光环!

当下,写文化散文的大伽不乏其。可是,在考问和探究古老而永恒的人心人性方面,却显得有些滞后和僵化,往往以传统经验手法,没有紧贴时代,融入现代元素,写出来的作品干巴巴的,要么吊书袋,要么参照导游词,要么失真地胡编乱造,一点都不严谨。这样的作品,就是臭不可闻的文字垃圾。不仅没有美感,而且会坏了读者的胃口。

然而,阿蛮在创作中,却尊重历史,另辟蹊径,他睿智地意识到,无论那个朝代,写作者要想写出有历史深度和厚度的文学作品,必须摸准时代脉膊,与所处的崭新时代同频共振。既要有小说般的史诗性,又要具备纪实文学的基本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有突破和创新。大家知道,撰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不是虚构,而是非虚构。要想写出新意来,实属不易。可是,他做到了。从这一点上讲,让读者见证到他创作扎实的真功夫。他的许多作品,就像一阵阵温暖人心的清风,令人陶醉,又犹如一股股清泉,润泽心田。

“新生市场南边挨着的,是群林市场和美术公司,正对着解放碑。群林市场后来毁于一场大火,空置几年后地块重整,由香港九龙仓集团建成了今天的金鹰时代广场。”这是作家阿蛮在《渝城九章》第九章里的一段记事。

众人知晓,一部佳作的诞生,一个关键,看它是否拥有大量读者,是否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赏心悦目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对非物质遗产的打捞、重拾和保留,必须是在不违背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纪年梳理和珍藏。进而,才能让子孙万代,永远铭记在心中,并内化于心,根植在灵魂深处。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山城重庆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若干年前,解放碑是渝中区最高的地标建筑,周边楼层最高不过四层。可如今的解放碑周边,已是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然而,虽然解放碑显得矮小,但仍闪烁着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精神之光。

就解放碑而言,最早叫抗战胜利纪功碑,以表达大后方人民所作贡献牺牲的崇敬之情。当年,时任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撰有《抗战胜利纪功碑铭》。

阿蛮在书中陈述道: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国庆日,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为这座历史建筑写了新名——人民解放纪念碑。作家阿蛮还说:从精神堡垒到抗战胜利纪功碑,再到人民纪念碑,一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形象而高效地凝铸在一座纪念建筑上,解放碑成为重庆的第一标志,有其逻辑的必然性。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家在写这一章节的独具匠心。

历史虽已久远,但这座碑仍在人们的心空中熠熠生辉。

时下,国家倡导传承发展文化,要用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引领时代风潮。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人民的作家,就必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源源不断地为劳动大众,提供有精神力量的好作品。只有这样,才不负时代的众望所归。

阿蛮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不愧是山城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者,传承者和抒写者。他的这部书,是重庆市委宣传部、市作协文艺创作资助项目,亦是重庆市渝中区文艺创作扶持项目。我预言,这本书许多年后,必然成为较为完整记录渝城的,耐人寻味的经典之作。

《渝城九章》一书,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此部书没有前言、后记,也没有名家的联袂推荐。有的是序章《我的重庆母城》,旨在让读者一翻开书,就进入历史主题。

阿蛮在开篇中写道:如果我说我出生的时候天空出现了异象,有人信吗?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相信。自古以来的中国史籍,包括正史和野史记载的出生异象,都是强人或者圣人才有的事,譬如刘邦、朱元璋,或者孔子、王明阳。再不济了,也得与仙界沾点边,有些让人惊奇的事,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你算老几?

显然,这是作家阿蛮的谦逊之词。然而,也正是这不落俗套的,略带自嘲美德的,与众不同的开场白,就自然而然地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江山代有人才出,否则,人类历史的车轮,就无法滚滚向前。于是,我要说,阿蛮写史,其资格绰绰有余。

他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故土,有乡愁,有深入骨髓的深沉之爱,描摹家乡,讴歌故乡,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更何况,他是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的人民作家。且让我们再来看,他在书里的精彩片断:有的说重庆城的轮廓像一柄剑,朝天门沙嘴就是那锋利无比的剑尖;有的说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鹰,枇杷山就是鹰的头;有的说像菩萨的一只手,朝天门就是神奇的手指尖。说得最多的是,重庆城像一条大船,更像一艘气势磅礴的军舰……。这段有着抒情散文般,又有着美妙音乐感的滚烫文字,是阿蛮对自己母城生动形象的描绘和诠释。可见,他对母城的一片赤子之心。

为写好这本书,阿蛮不仅参考古代典籍中的《尚书》《山海经》《史记》《说文解字》《三国志》等十九本史料,而且至还主要参考了,与重庆相关的现代书目,如《历史考古文集》《重庆名人辞典》《重庆市市中区志》《母城记忆》《渝州历代诗文选》等十一本书。意在敬畏历史,客观真实,有据可依。从而,增强厚重性、文学性和可读性。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特色和风采;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根脉和血性;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动。

值此,阿蛮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写道:我看到解放碑高大庄严的形象,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淘洗,早已固化为一种永恒的城市气质。它原本具有的阳刚之气和负重致远的意蕴,经过长期磨炼与锻打,已变成一种历久弥坚的城市精神。它那数十年一贯响亮而沉稳的钟声,也因阅尽尘世沧桑,而把每一次发声,都变成了格言。紧接着,他又说:在我看来,解放碑钟声代言的,乃是重庆市三千万人的心声,解放碑也是重庆城三千年史诗的凝缩,就像史籍上的那句话:

维巴之城,维石岩上。一叶云浮,两江虹盘。既刚且险,鸿垆鼓铸。坚以一心,金汤永固(乾隆年间《巴国志——城图铭》)。

新颖活泼的文字,加上历久弥新的古人云,就把作家阿蛮,心中的母城描写得绚丽多姿,光芒四射,耀眼夺目。美哉,阿蛮的奉献;壮哉,重庆历史的回响!

微信图片_20231124114006

作者简介:本名,丁友成,原某铁路企业文联主席,高级政工师,《重庆铁路文学》主编。现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渝中区作家协会会员,重庆铁路地区作家协会主席。曾有散文集《生命之灯》等八部书出版,另有若干作品散见于《红岩》《中国铁路文艺》《重庆日报》《重庆散文》《重庆纪实》等三十余家报、刊、网,偶有获奖。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文学评论 | 他眼中的母城之光——读作家卢延辉的《渝城九章》有感及其它

2023-11-24 11:40:16 来源:

文/老村

不久前,知名作家阿蛮,出版了一本题为《渝城九章》(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的新书。其书装帧精美,手绘插画,尽显巴渝风韵。内容厚重,韵味十足。与其说,这是一部“长嘉交汇,江水汤汤”,穿越千年山水之城,今朝繁华都市的文化纪实散文集,倒不如说是,一册反映重庆母城历经三千年风雨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传记文学。其书具有很珍贵的历史珍藏价值。此书一出,在市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旨在让读者读懂古老巴渝文化的和现代重庆的城市精神。

微信图片_20231124114009

记得三年前,我跟三个文友,代表重庆散文学会,赴山东济南参加中国散文学会,在利津召开的全国散文大会。期间,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全国资深作家陈忠,赠给我一部命题为《走进济南》的散文集。拜读之后,深受启发和教益,至少使我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泉城美誉的济南风情,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于是,感动之余,写了篇《挚爱泉城的赤子》的评论文章,发表在《诗意人生》文艺杂志上。对其作品创作意象,进行了蜻蜓点水式的赏析,意在与读者们共同分享他出书的快乐。

这次文友阿蛮,在我与他一块出席铁路作家徐继坚长篇纪实散文《成渝铁路旧事》的新书首发分享会。其间,他赠给我一本厚厚的《渝城九章》,扉页留有赠言。顿时,使我有点受宠若惊,不知所云。心里想,文学大伽的作品出笼,我只有祝贺,认真拜读,吸取知识营养的份,岂敢妄加评判。老实说,这真不是过谦之词。随后,我道:这样吧,认真学习之后,一定写点读后感。

坦诚地讲,我这个人,对烟云历史书籍涉猎较少,不属于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的那一类。平常比较喜欢近代和当代的文学书卷。因此,心里有点打鼓,没有资格点评,更不可能有宏阔高论。然后,当我一口气读罢之后,被书中的精彩打动了,还真有不少想絮叨的话。

阿蛮,乍听这笔名,与鲁夫,莽汉同义,没有阿娇、阿娜、阿玉那么光鲜靓丽。其实则不然,他的原名叫卢延辉,文学圈内知道他真名的人较少,因他的作品频频见诸大小报刊,落款署名都是“阿蛮”。以我之见,一个蛮字,涵盖有多层意思。既可以理解为好阿蛮,亦可视为低调、谦逊之义。不妨,我们看看他这几十载潜心创作的丰硕成果,就可以一目了然。

长篇小说《依仁巷》《解手》《逆神》《纪年绣》,以及长篇历史文化散文《宁厂》《三峡古镇》《佛经密码》《洛阳伽蓝酷译》等十多部质量上乘的作品,都是他这些年不辍勤奋笔耕的心血之作,曾荣获重庆市文学艺术奖和全国梁斌小说奖。在上述的作品中,既有揭示人间世态的,又有涉及历史文化领域的上乘之作。一句话,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热爱生活,钟爱历史,酷爱自己母城的人。

正因为如此,阿蛮有着常人难有的历史知识储存,丰富人生阅历的积淀,视野宽阔,及娴熟的创作技巧,并上心、用情,贯用灵魂写作。因此,他创作历史体裁作品,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渝城九章》一书,采撷有重庆九个不同时段的历史章节,加上序章“我的重庆母城”,也不过十章而已。但是,每一章阿蛮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走行了不少地域,查阅了众多的历史典藉的,正史及野史,还从民间收集到大量的传闻、民间传说及轶事。然后,进行梳理归类,按重庆历史的脉络,进行精妙构思,进而进入文学创作,并用“我”的灵动大脑,优美笔触,将古老重庆的历史沿革,前世今生,描述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人留下美的回味。宛偌动人的弦律,优美的乐章,扣人心弦。

从前三章,即:“上天赐予的福地”,“赵云中军帐与朝天门灵石”,“李严城大城与东水门往事”的写作手法看,颇有些生动,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为了讲好渝州故事,阿蛮从朝天门起步。在第一章:“上天赐予的福地”中写道:朝天门见诸现存史籍的最早记载是《明太祖实录》。其中说到朱元璋的开国大将汤和进军巴蜀,与元末建都重庆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之子明昇谈判归降事宜,明军“兵驻朝天门外”。重庆最早的“城”在哪里?史籍似乎没有留下确切的记录。然而,就现在能够找到的史料看,所有的记载,都指向一个地名——江州。据后世历代学者考证,其实巴国的国都就在江川。这也是“三千年江州城”亦即“重庆母城”这个说法的最早来历。

为尽可能翔实地记录历史,他不辞辛劳,早在二十年前,就背着行囊,从大宁河上游起步,顺流而下,经重庆巫溪、巫山,入长江至湖北巴东、秭归、宜昌等实地考察,通过沿途探访,从中获得大量史料,最后返回重庆。由此可见,为写好这本书,他是提前做足了攻略的。尤其是在本章中,他把当年巴蔓子将军“献头护城”的故事,讲得非常到位,感人肺腑,让人们在阅读中缅怀这位功不可没的大英雄。

阿蛮,是一个人品文品尚好者,他的耿直、豁达和豪爽,圈内人有口皆碑。

提及我与阿蛮的交往,相识相知,话还得追溯到若干年以前。虽然时移世易,但我们的友谊和感情却从来没有打折扣。因是同道中人,志趣相投,平时各忙各的,疏于接触,可一旦有机会相见,彼此敝开心扉,就聊得甚欢。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我在广安铁路地区党委分管宣传工作。为快速提高辖区内,文学新苗的写作水平,经文友阿坚引见,我便邀请重庆知名作家阿蛮,钟梦斯,岳芩,谭小乔等到广安,给文学新人,传授创作秘笈。打那时起,我对阿蛮十分敬重,由于情趣相投,心理不设防,后来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挚友。后经他和岳老师竭力推荐,我加入了渝中区山城文学社,并在《文化报》上发表文学作品“会员专版”,对我激励很大。从此,使我大踏步地走上了文学之路,他自然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事隔两年,我调重庆工作后,与他的接触就渐渐多了起来。得知他在西双版纳当过支边青年,我也在华蓥山下插队落户过,此彼又有共同的文学爱好。他在任山城文学社社长和渝中区作协主席时,我们常在一起开会、品茗、聊天,好不愉快,然而,聊得最多的话题,是文学及人生活着的价值等。

用脚步丈量历史烟云,用心丈量自己母城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作家阿蛮,酷爱故土的一个显著特点。笔者以为,一个连自己老祖宗经历阅历都不记得的人,就不配是一个孝子贤孙。他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孩提时,就生活在解放碑,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作优势,他不仅挚爱重庆,挚爱这片英雄倍出的沃土,还想让世人知晓重庆的万水千山,以及历朝历代历史蝶变,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阿蛮,在《渝城九章》里的第五章:“大夏皇宫与戴鼎砌城”中记叙道:历史上,重庆曾三次建都,分别是巴国建都江州、大夏国建都重庆、中华民国抗战首都临设重庆。1361——1371年,定都重庆的大夏国存续十年之间,对全川实现了有效治理,此为重庆之幸。他还在本章中描述道:明朝初期,戴鼎所砌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在太平门与东水门之间,原有一道太安门,因是闭门而被忽略,但那一段城墙至今仍在。“望龙门”是后来由当地居民叫出来的,因此地,正好与长江南岸的龙门浩对望,久而久之便成了地名。

读到这些,浸透着人间烟火味的历史故事,让人清心明目,感慨万千。他采用截取有价值有意义历史横断面的纪实手法,别具一格。在描写中,夹叙来议,既有历史的真相,又有正能量的反映,还有自己的深邃思想和独到见地,尤其是文中穿插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人读来,一点都不感到生涩和枯藻。

此外,书中对明玉珍建大夏国,大夏国归顺明朝后,随朱元璋征战的将军戴鼎在重庆新设卫指挥使,他就职重庆卫,等历史显赫人物的功绩,进行了客观、真实而又艺术的评介。意在令人读罢,不仅能增长历史知识,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还原过去,映照现实和预示未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是靠一个个人的聚合成的一股股气势磅礴的力量来决定的,要想崛起,就必须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奋斗。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大刀,走进城门叉一刀。”这首传唱甚广的童谣,是重庆人历时悠久的遐想。阿蛮在书中写道:小时候,我们还把童谣的首句唱成“城门城鸡蛋糕,三十绿豆糕”,在饥饿难解的年代,借城门表达对美食的遐想。由此可见,他对母城的热恋,是深髓到骨子里的。

在书中,这样生动有趣的记述,比比皆是,自然为这本书的品质增色不少。在他眼里,无论是童年少年,还是青年壮年,重庆母城都时刻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清清的嘉陵江与滚滚长江的汇处;气势恢宏,高矗云天的解放碑;还有壮丽山城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间烟火味十足的景致,都是一道道迷人之光环!

当下,写文化散文的大伽不乏其。可是,在考问和探究古老而永恒的人心人性方面,却显得有些滞后和僵化,往往以传统经验手法,没有紧贴时代,融入现代元素,写出来的作品干巴巴的,要么吊书袋,要么参照导游词,要么失真地胡编乱造,一点都不严谨。这样的作品,就是臭不可闻的文字垃圾。不仅没有美感,而且会坏了读者的胃口。

然而,阿蛮在创作中,却尊重历史,另辟蹊径,他睿智地意识到,无论那个朝代,写作者要想写出有历史深度和厚度的文学作品,必须摸准时代脉膊,与所处的崭新时代同频共振。既要有小说般的史诗性,又要具备纪实文学的基本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有突破和创新。大家知道,撰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不是虚构,而是非虚构。要想写出新意来,实属不易。可是,他做到了。从这一点上讲,让读者见证到他创作扎实的真功夫。他的许多作品,就像一阵阵温暖人心的清风,令人陶醉,又犹如一股股清泉,润泽心田。

“新生市场南边挨着的,是群林市场和美术公司,正对着解放碑。群林市场后来毁于一场大火,空置几年后地块重整,由香港九龙仓集团建成了今天的金鹰时代广场。”这是作家阿蛮在《渝城九章》第九章里的一段记事。

众人知晓,一部佳作的诞生,一个关键,看它是否拥有大量读者,是否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赏心悦目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对非物质遗产的打捞、重拾和保留,必须是在不违背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纪年梳理和珍藏。进而,才能让子孙万代,永远铭记在心中,并内化于心,根植在灵魂深处。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山城重庆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若干年前,解放碑是渝中区最高的地标建筑,周边楼层最高不过四层。可如今的解放碑周边,已是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然而,虽然解放碑显得矮小,但仍闪烁着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精神之光。

就解放碑而言,最早叫抗战胜利纪功碑,以表达大后方人民所作贡献牺牲的崇敬之情。当年,时任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撰有《抗战胜利纪功碑铭》。

阿蛮在书中陈述道: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国庆日,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为这座历史建筑写了新名——人民解放纪念碑。作家阿蛮还说:从精神堡垒到抗战胜利纪功碑,再到人民纪念碑,一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形象而高效地凝铸在一座纪念建筑上,解放碑成为重庆的第一标志,有其逻辑的必然性。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家在写这一章节的独具匠心。

历史虽已久远,但这座碑仍在人们的心空中熠熠生辉。

时下,国家倡导传承发展文化,要用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引领时代风潮。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人民的作家,就必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源源不断地为劳动大众,提供有精神力量的好作品。只有这样,才不负时代的众望所归。

阿蛮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不愧是山城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者,传承者和抒写者。他的这部书,是重庆市委宣传部、市作协文艺创作资助项目,亦是重庆市渝中区文艺创作扶持项目。我预言,这本书许多年后,必然成为较为完整记录渝城的,耐人寻味的经典之作。

《渝城九章》一书,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此部书没有前言、后记,也没有名家的联袂推荐。有的是序章《我的重庆母城》,旨在让读者一翻开书,就进入历史主题。

阿蛮在开篇中写道:如果我说我出生的时候天空出现了异象,有人信吗?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相信。自古以来的中国史籍,包括正史和野史记载的出生异象,都是强人或者圣人才有的事,譬如刘邦、朱元璋,或者孔子、王明阳。再不济了,也得与仙界沾点边,有些让人惊奇的事,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你算老几?

显然,这是作家阿蛮的谦逊之词。然而,也正是这不落俗套的,略带自嘲美德的,与众不同的开场白,就自然而然地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江山代有人才出,否则,人类历史的车轮,就无法滚滚向前。于是,我要说,阿蛮写史,其资格绰绰有余。

他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故土,有乡愁,有深入骨髓的深沉之爱,描摹家乡,讴歌故乡,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更何况,他是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的人民作家。且让我们再来看,他在书里的精彩片断:有的说重庆城的轮廓像一柄剑,朝天门沙嘴就是那锋利无比的剑尖;有的说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鹰,枇杷山就是鹰的头;有的说像菩萨的一只手,朝天门就是神奇的手指尖。说得最多的是,重庆城像一条大船,更像一艘气势磅礴的军舰……。这段有着抒情散文般,又有着美妙音乐感的滚烫文字,是阿蛮对自己母城生动形象的描绘和诠释。可见,他对母城的一片赤子之心。

为写好这本书,阿蛮不仅参考古代典籍中的《尚书》《山海经》《史记》《说文解字》《三国志》等十九本史料,而且至还主要参考了,与重庆相关的现代书目,如《历史考古文集》《重庆名人辞典》《重庆市市中区志》《母城记忆》《渝州历代诗文选》等十一本书。意在敬畏历史,客观真实,有据可依。从而,增强厚重性、文学性和可读性。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特色和风采;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根脉和血性;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动。

值此,阿蛮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写道:我看到解放碑高大庄严的形象,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淘洗,早已固化为一种永恒的城市气质。它原本具有的阳刚之气和负重致远的意蕴,经过长期磨炼与锻打,已变成一种历久弥坚的城市精神。它那数十年一贯响亮而沉稳的钟声,也因阅尽尘世沧桑,而把每一次发声,都变成了格言。紧接着,他又说:在我看来,解放碑钟声代言的,乃是重庆市三千万人的心声,解放碑也是重庆城三千年史诗的凝缩,就像史籍上的那句话:

维巴之城,维石岩上。一叶云浮,两江虹盘。既刚且险,鸿垆鼓铸。坚以一心,金汤永固(乾隆年间《巴国志——城图铭》)。

新颖活泼的文字,加上历久弥新的古人云,就把作家阿蛮,心中的母城描写得绚丽多姿,光芒四射,耀眼夺目。美哉,阿蛮的奉献;壮哉,重庆历史的回响!

微信图片_20231124114006

作者简介:本名,丁友成,原某铁路企业文联主席,高级政工师,《重庆铁路文学》主编。现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渝中区作家协会会员,重庆铁路地区作家协会主席。曾有散文集《生命之灯》等八部书出版,另有若干作品散见于《红岩》《中国铁路文艺》《重庆日报》《重庆散文》《重庆纪实》等三十余家报、刊、网,偶有获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