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冬季“隐形杀手”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

警惕冬季“隐形杀手”一氧化碳中毒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2024-01-11

寒冷的冬季,我们常因为取暖而紧闭门窗,这可能会导致因通风不畅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烧煤炉、吃炭火火锅、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在车里挂空挡取暖……这些行为都为它提供了可乘之机。

那么一氧化碳中毒只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吗?其实,在炼钢炼铁、铸造合成、燃气燃油等许多生产作业中都会接触到一氧化碳,存在着可能中毒的危险。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容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必须防范在先、警惕在前,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处置方法非常重要。

平日里我们所说的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于燃烧,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且不易解离,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产生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根据接触浓度、接触时间不同毒性有差异。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气体可致急性中毒,多见于密闭空间内作业或意外事故。一氧化碳中毒可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口唇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可有嗜睡、昏迷、严重时可有痉挛、休克、呼吸衰竭等。长期低浓度接触导致的慢性中毒以头痛头晕、耳鸣、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为典型表现。

生活中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合理使用煤炉等取暖设备,保持室内通风。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不把煤炉夜间安放在卧室,注意遇到胸闷心慌马上到户外换气。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正确选择、安装和使用热水器。禁止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洗浴房间内,应将其安装在洗浴房间外靠近窗户的地方或室外,且要经常对燃气热水器和排气扇进行检查维护。

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也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定期检测汽车的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漏。

如出现中毒症状,应马上脱离中毒环境,到就近的医院治疗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生产作业中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劳动场所方面:1.涉及一氧化碳生产的物料必须严格密闭作业,无法密闭的场所应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设施。2.作业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配备充足的呼吸器、呼吸头套、面具等气防器材。3.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4.在可能发生一氧化碳职业中毒危害的场所,可按规定配备固定式检测报警仪。

劳动者方面:1.要严格执行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健康体检,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一氧化碳的作业。2.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静电工作服、过滤口罩等,可配备便携式检测报警仪;3.作业时严禁明火、高热,进入密闭空间或高浓度作业区,须有专人监护,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迅速切断一氧化碳来源,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熄灭炭火等设施设备,避免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物品。然后迅速脱离中毒环境,注意以下几点:

1.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安静休息。

2.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3.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前,先清除患者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

4.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迅速转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一旦中毒,进行现场急救时,要开门窗流通空气,关闭煤气,同时呼叫120或立即将患者送到就近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衣扣,使患者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若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吗?

其实不然,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否则容易遗留并发症或后遗症。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一般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通讯员 白雪银 宗健敏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孙骏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警惕冬季“隐形杀手”一氧化碳中毒

2024-01-11 06:15:55 来源:

寒冷的冬季,我们常因为取暖而紧闭门窗,这可能会导致因通风不畅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烧煤炉、吃炭火火锅、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在车里挂空挡取暖……这些行为都为它提供了可乘之机。

那么一氧化碳中毒只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吗?其实,在炼钢炼铁、铸造合成、燃气燃油等许多生产作业中都会接触到一氧化碳,存在着可能中毒的危险。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容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必须防范在先、警惕在前,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处置方法非常重要。

平日里我们所说的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于燃烧,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且不易解离,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产生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根据接触浓度、接触时间不同毒性有差异。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气体可致急性中毒,多见于密闭空间内作业或意外事故。一氧化碳中毒可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口唇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可有嗜睡、昏迷、严重时可有痉挛、休克、呼吸衰竭等。长期低浓度接触导致的慢性中毒以头痛头晕、耳鸣、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为典型表现。

生活中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合理使用煤炉等取暖设备,保持室内通风。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不把煤炉夜间安放在卧室,注意遇到胸闷心慌马上到户外换气。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正确选择、安装和使用热水器。禁止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洗浴房间内,应将其安装在洗浴房间外靠近窗户的地方或室外,且要经常对燃气热水器和排气扇进行检查维护。

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也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定期检测汽车的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漏。

如出现中毒症状,应马上脱离中毒环境,到就近的医院治疗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生产作业中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劳动场所方面:1.涉及一氧化碳生产的物料必须严格密闭作业,无法密闭的场所应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设施。2.作业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配备充足的呼吸器、呼吸头套、面具等气防器材。3.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4.在可能发生一氧化碳职业中毒危害的场所,可按规定配备固定式检测报警仪。

劳动者方面:1.要严格执行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健康体检,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一氧化碳的作业。2.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静电工作服、过滤口罩等,可配备便携式检测报警仪;3.作业时严禁明火、高热,进入密闭空间或高浓度作业区,须有专人监护,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迅速切断一氧化碳来源,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熄灭炭火等设施设备,避免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物品。然后迅速脱离中毒环境,注意以下几点:

1.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安静休息。

2.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3.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前,先清除患者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

4.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迅速转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一旦中毒,进行现场急救时,要开门窗流通空气,关闭煤气,同时呼叫120或立即将患者送到就近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衣扣,使患者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若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吗?

其实不然,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否则容易遗留并发症或后遗症。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一般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通讯员 白雪银 宗健敏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孙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马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