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礼赞劳动者,争做奋斗者

五一劳动节:礼赞劳动者,争做奋斗者

来源:红网2019-04-30

五一来临,四天长假,身边一些朋友早就蠢蠢欲动,盘算着如何举家出游,五一成为放松身心出行游玩的黄金节日。不过,于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品味五一“三味”,感受其中的劳动真谛。

五一,莫忘节日来由。在享受五一假期之时,估计很多人已忘记了这个节日的本来名称——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一成为一个假期,以及现行的八小时工作制,是世界上数以万计的劳动工人经过艰苦的大罢工,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所以,当我们今天享受五一假期时,别忘记那些为我们争取权利的先辈们。

五一,当向劳动者致敬。马克思经济学告诉我们:劳动创造财富。“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语)。 然而,现实中有一些人似乎忘却了初心,迷失了本源,变得好逸恶劳,视劳动为畏途,企图不劳而获。殊不知,幸福是靠奋斗获得的,劳动与奋斗又是同义语,只有劳动才是获取财富的正确方式,唯有勤勉踏实的劳动才能托起一个又一个中国梦。所以,我们应该尊重礼赞劳动者。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各级劳动模范,才是我们这一时代的真正“网红”。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五一,争做勤奋劳动者。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认识到劳动真谛之后,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与懒惰决裂,而把劳动视为人生乐事。劳动之余,小作休憩,劳逸结合,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五一,当我们在享受节日之乐时,不妨也体验一下劳动之乐——或伏案疾书,或书房吟读,或下厨展艺,或带着家人,领着孩子,来到农村,参加一场有意义的劳动,借此锻炼身心,体味劳动之乐,享受生活之乐,并养成勤劳习惯,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文/叶传龙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五一劳动节:礼赞劳动者,争做奋斗者

2019-04-30 11:18:38 来源: 0 条评论

五一来临,四天长假,身边一些朋友早就蠢蠢欲动,盘算着如何举家出游,五一成为放松身心出行游玩的黄金节日。不过,于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品味五一“三味”,感受其中的劳动真谛。

五一,莫忘节日来由。在享受五一假期之时,估计很多人已忘记了这个节日的本来名称——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一成为一个假期,以及现行的八小时工作制,是世界上数以万计的劳动工人经过艰苦的大罢工,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所以,当我们今天享受五一假期时,别忘记那些为我们争取权利的先辈们。

五一,当向劳动者致敬。马克思经济学告诉我们:劳动创造财富。“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语)。 然而,现实中有一些人似乎忘却了初心,迷失了本源,变得好逸恶劳,视劳动为畏途,企图不劳而获。殊不知,幸福是靠奋斗获得的,劳动与奋斗又是同义语,只有劳动才是获取财富的正确方式,唯有勤勉踏实的劳动才能托起一个又一个中国梦。所以,我们应该尊重礼赞劳动者。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各级劳动模范,才是我们这一时代的真正“网红”。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五一,争做勤奋劳动者。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认识到劳动真谛之后,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与懒惰决裂,而把劳动视为人生乐事。劳动之余,小作休憩,劳逸结合,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五一,当我们在享受节日之乐时,不妨也体验一下劳动之乐——或伏案疾书,或书房吟读,或下厨展艺,或带着家人,领着孩子,来到农村,参加一场有意义的劳动,借此锻炼身心,体味劳动之乐,享受生活之乐,并养成勤劳习惯,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文/叶传龙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