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二章)
《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一共8章,另附《联律通则》。本篇为第二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二章)

来源:华龙网2023-11-21

编者按

中华对联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结合的一种既属于诗又有别于诗的一种颇为特别的中华传统文学艺术体裁。

对联知识,博大精深。由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凌泽欣三易其稿而著成的《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即将正式出版,得到中华楹联学会前会长蒋有泉亲题书名。该书以浅显的语言,对联格律的基本常识及其基本写作方法进行讲述。为初习对联者提供了一条快速的便捷入门之径,对于中小学教师对联教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辅导作用。

联海无涯,书山有路。从即日起,华龙网、重庆文艺网将陆续刊发《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全文,以飨广大网友。

《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一共8章,另附《联律通则》。本篇为第二章。

第二章:对联的基本写作方法

中国楹联学会于2007年6月1日颁布了《联律通则》。又在试行一年多以后予以修订和完善,于2008年10月1日再次颁布了《联律通则》修订稿。《联律通则》虽然仍有需要修改和完善之处,但在当前,这已经是一部有章可循的联律了。我认为《联律通则》颇为科学,我们完全可以遵循《联律通则》来学习对联写作方法并照此规则来进行创作。

《联律通则》将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率对拍、平仄对立“五对”加上“一联”即“形对意联”作为对联的主要写作要求。那么,我们则可以依据通则的规定来做对联了。对联对联,有对有联,不仅要对,而且要联,形式要相对,意思要相联。

现在,我们按照“五对”加“一联”的顺序来了解“对联”的写作要求。

一、“五对”一联

(一)字句对等

对联的句式和字数相等。它不同于诗词曲赋,有多有少,时有其变。所有的对联都只有两句。而且两句的字数是一样的,上句和下句字数不可多也不可少。

也有极少数特殊的格式,如鼎足对,“鼎足对”,又名“三句对”等,在词曲中多见,在联对中,据三根亭柱而为,少见。

“两句对”举例:

有关家国书常读(上联、出句)

无益身心事莫为(下联、对句)

(徐特立赠人联)

五湖归梦里(上联、出句)

百仞握拳中(下联、对句)

(凌泽欣题合川观石园联)

名成一洞(上联、出句)

道贯千秋(下联、对句)

(凌泽欣题铜梁洞道观联)

每联都只有两句,对句与出句的字数一样。徐特立赠人联为每句七字,凌泽欣题观石园联为每句五字,凌泽欣题铜梁洞道家二仙观联为每句四字。

如果是鼎足对,那么就是“三句对”。这三句字数都是一样的。

“三句对”(鼎足对)举例: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联)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上遮;青山正补墙头缺。

(元·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词联)

秋已至,暑将凉,桂犹香。

(凌泽欣《诉衷情·七夕》词联)

烟渚上,画楼头,艳阳秋。

(凌泽欣《诉衷情·长寿游湖》词联)

(二)词性对品

与诗联一样,就是对句与出句相同位置的词类属性要相同。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也可动词与形容词相对)、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代词对代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叹词对叹词、拟声词对拟声词。意思相反或相关的词性均可成对。《文心雕龙.丽辞》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不无道理。

“词性对品”举例:

高′山′流′水′诗′千′首

形/名/动/名/名/数/量

明′月′清′风′酒′一′船

形/名/形/名/名/数/量

(曹雪芹题笔山联)

此联词性对品,“清”与“流”是形容词对动词。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

数/量/名/形/名词/方位/名词/动

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数/量/名/形/名词/方位/名词/动

(《声律启蒙》联)

(三)结构对应

即语法结构相对。对句与出句的主谓、动宾、偏正、联合结构和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要对应,匹配。

“结构对应”举例: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偏正/联合/主谓/主谓/主谓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偏正/联合/主谓/主谓/主谓

(明朝解缙讽喻联)

山间、墙上都是偏正词组;竹笋与芦苇都是联合词组;嘴尖、头重,皮厚、脚轻,腹中空、根底浅,都是主谓词组。

语法结构对应,不可以死扳硬套,所有的对联都以读来流畅,形对意联为宜。

(四)节率对拍

节率对拍即音节对拍。简而言之,就是对句与出句的语意和声率节奏要相互合拍。以七言句而论,在语意相合的原则下,其节率节奏假若出句是二二三,对句也要二二三。出句是二二一二,对句也要二二一二。

“节率对拍”举例:

一洞′玄机′涵日月

二仙′道法′蕴乾坤

(凌泽欣题《古铜梁洞道观》后山门联)

即二二三音率对拍,上下联语意也是相合的。

千寻′峭壁′江烟′锁

半岭′残诗′树色′封

(《钓鱼城护国寺照壁》联)

即二二二一节率对拍,上下联语意也是相合的。

又如:

时′闻′犬吠′红尘客

日′见′溪流′紫色烟

(凌泽欣《酉阳桃花源偶书》颔联)

即一一二三节率对拍,上下联语意也是相合的。

(五)平仄对立

与诗的“声对”相同,对句与出句的平仄声调相对也是联对的重要条件。

“平仄对立”举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更上层楼,看柳暗花明,莺歌燕舞,指点江城诗赋里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欣逢盛世,喜风清气正,国泰民安,重修胜景画图中

(凌泽欣《合川文峰公园正门联》)

关于平仄,是从汉语声调平仄的四声而来。关于四声在诗联中的格律运用问题颇为复杂,另有讲义可知,可见拙著《中华诗词格律及写作常识讲义》第4页《谐声》部分之述。无论古今四声在诗联中的格律运用都只有平仄两声,写诗对联都以平仄两声之调来区分和运用,平仄对立就是平仄声调的相对。平仄声调相对一是指在本句中,音节与音节平仄声调依序次第相对。二是指在本联中,对句与出句的平仄声调相对。

(六)意联

《联律通则》除了上述五对之要求外,还规定在写作对联时要形成意联。即形式相对,意义相联,形对意联。要求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必须要统一于一个主题。

二、宽对规则

《联律通则》在“五对一联”之外还作了一些放宽的规则。对传统联格单列了两章即第二章、第三章专述可以从宽的范围。但是我们对待这些宽泛规格也不用刻意钻研,以水到渠成,瓜落蒂熟为宜。

需要强调的是关于宽对的一些理论不可能在对联入门时得以掌握,只作了解,不必深究,以免钻入牛角尖。初撰时以求工为要,久后,自知宽对之法。

(一)对法放宽

对于历史上形成的联格例如:字法中的叠字对、嵌字对、衔字对,音法中的借音对、谐音对、联绵对,词法中的、交股对,句法中的当句对、鼎足对、流水对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都可视为成对。这些格式中的词性对、结构对、平仄对,可以从宽。

(二)平仄及节率放宽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在句首、句中可以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计节奏。

(三)词性放宽

相对放宽的范围允许大致包括:(1)形容词对动词;(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连绵字互对等常见的对仗形式。(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符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四)巧对放宽

巧对、趣对、借对(借音对或借义对)、摘句对、集句对等也不受严格的联律限制。

三、创作艺术手法

关于对联的创作艺术手法,与诗词创作艺术手法一样,大致有四。

(一)逻辑关系法

并列、转折、递进、连贯、因果、选择、假设等。

(二)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双关、衬托等。

(三)用字手法

析字、隐字、嵌字、同旁、同韵、叠字、拟声等。其中嵌字手法又有鹤顶、燕颌、鹿颈、蜂腰、鹤膝、凫颈、雁足、魁斗、蝉联、云泥、鼎峙、翠锦、晦明等十三格。

我认为,前述手法之(一)的逻辑关系法可取。之(二)的修辞手法可取。盖因逻辑关系法和修辞手法,诗、词、曲、赋无一不用,故对联也宜用之。之(三)的组句技巧法无须刻意研习。之(四)的用字手法初学者不可习,就是联家也不可沉溺于此道。尤其是嵌字手法容易使人误入文字游戏,迷途糊涂。

四、避忌要求

《联律通则》第八条、第十条还对对联的创作避忌有所要求。

(一)忌声调混用

在创作中,可以用今四声,也可以用古四声,但不可今、古声混用。我们可以用古平水韵的“平”声为平声,用古平水韵的“上”、“去”、“入”为仄声;如用普通话四声,其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

(二)忌合掌

上下联用词的意思不可重复。

(三)忌不规则重字

忌对句同位同字。本句有出现等距离位置同字的情况,“自句对”亦然。

(四)收尾的避忌

仄收句尽量忌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五、联法

对联之法大致有二。

(一)集句联

集他人诗词曲联句成联。可以用甲人某句对乙人某句,可以用甲人某句对甲人某句,也可以用甲乙多人句对丙丁多人句。

(二)原创联

联以原创为主。依据自己的学识、见识、身份、修为、气度、水平根据主题的需要创作成联。

一般而言,凡可做律诗者,皆可撰联,若既可做律诗又可做词者,撰联更易。据我个人的认识,所有的对联都可以用“诗句对”或“词句对”形成。

例如:

三江屹立中流柱

尺地横摧上帝鞭

(凌泽欣题《钓鱼城正大门牌坊联》)

这就是“诗句对”,此联是两句七言诗相对。

又例:

翠嶂苍烟万仞崖,看此处,三江拍浪,齐流大海

金戈铁马弹丸地,想当时,众志成城,独钓中原

(凌泽欣题《钓鱼城正大门牌坊联》)

这就是“诗句对”加“词句对”,每联皆由一句七言诗加一句三言词(诗),再加两句四言词(诗)。

再例:

高吟依北斗,杜公秋兴垂诗史

远眺立南门,夔府春光耀峡江

(凌泽欣撰《奉节依斗门联》)

这就是“诗句对”加“诗句对”,每联皆由一句五言诗加一句七言诗组成。

据此而看,在学诗学联的顺序上,还是先学诗词后学对联甚好。如果我们明白了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只要把握了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五对一联”,并且有一些语法知识,就可以创作对联了。

相关链接: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联律通则》)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八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七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六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五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四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三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一章)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二章)

2023-11-21 14:45:58 来源:

编者按

中华对联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结合的一种既属于诗又有别于诗的一种颇为特别的中华传统文学艺术体裁。

对联知识,博大精深。由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凌泽欣三易其稿而著成的《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即将正式出版,得到中华楹联学会前会长蒋有泉亲题书名。该书以浅显的语言,对联格律的基本常识及其基本写作方法进行讲述。为初习对联者提供了一条快速的便捷入门之径,对于中小学教师对联教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辅导作用。

联海无涯,书山有路。从即日起,华龙网、重庆文艺网将陆续刊发《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全文,以飨广大网友。

《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一共8章,另附《联律通则》。本篇为第二章。

第二章:对联的基本写作方法

中国楹联学会于2007年6月1日颁布了《联律通则》。又在试行一年多以后予以修订和完善,于2008年10月1日再次颁布了《联律通则》修订稿。《联律通则》虽然仍有需要修改和完善之处,但在当前,这已经是一部有章可循的联律了。我认为《联律通则》颇为科学,我们完全可以遵循《联律通则》来学习对联写作方法并照此规则来进行创作。

《联律通则》将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率对拍、平仄对立“五对”加上“一联”即“形对意联”作为对联的主要写作要求。那么,我们则可以依据通则的规定来做对联了。对联对联,有对有联,不仅要对,而且要联,形式要相对,意思要相联。

现在,我们按照“五对”加“一联”的顺序来了解“对联”的写作要求。

一、“五对”一联

(一)字句对等

对联的句式和字数相等。它不同于诗词曲赋,有多有少,时有其变。所有的对联都只有两句。而且两句的字数是一样的,上句和下句字数不可多也不可少。

也有极少数特殊的格式,如鼎足对,“鼎足对”,又名“三句对”等,在词曲中多见,在联对中,据三根亭柱而为,少见。

“两句对”举例:

有关家国书常读(上联、出句)

无益身心事莫为(下联、对句)

(徐特立赠人联)

五湖归梦里(上联、出句)

百仞握拳中(下联、对句)

(凌泽欣题合川观石园联)

名成一洞(上联、出句)

道贯千秋(下联、对句)

(凌泽欣题铜梁洞道观联)

每联都只有两句,对句与出句的字数一样。徐特立赠人联为每句七字,凌泽欣题观石园联为每句五字,凌泽欣题铜梁洞道家二仙观联为每句四字。

如果是鼎足对,那么就是“三句对”。这三句字数都是一样的。

“三句对”(鼎足对)举例: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联)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上遮;青山正补墙头缺。

(元·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词联)

秋已至,暑将凉,桂犹香。

(凌泽欣《诉衷情·七夕》词联)

烟渚上,画楼头,艳阳秋。

(凌泽欣《诉衷情·长寿游湖》词联)

(二)词性对品

与诗联一样,就是对句与出句相同位置的词类属性要相同。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也可动词与形容词相对)、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代词对代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叹词对叹词、拟声词对拟声词。意思相反或相关的词性均可成对。《文心雕龙.丽辞》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不无道理。

“词性对品”举例:

高′山′流′水′诗′千′首

形/名/动/名/名/数/量

明′月′清′风′酒′一′船

形/名/形/名/名/数/量

(曹雪芹题笔山联)

此联词性对品,“清”与“流”是形容词对动词。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

数/量/名/形/名词/方位/名词/动

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数/量/名/形/名词/方位/名词/动

(《声律启蒙》联)

(三)结构对应

即语法结构相对。对句与出句的主谓、动宾、偏正、联合结构和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要对应,匹配。

“结构对应”举例: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偏正/联合/主谓/主谓/主谓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偏正/联合/主谓/主谓/主谓

(明朝解缙讽喻联)

山间、墙上都是偏正词组;竹笋与芦苇都是联合词组;嘴尖、头重,皮厚、脚轻,腹中空、根底浅,都是主谓词组。

语法结构对应,不可以死扳硬套,所有的对联都以读来流畅,形对意联为宜。

(四)节率对拍

节率对拍即音节对拍。简而言之,就是对句与出句的语意和声率节奏要相互合拍。以七言句而论,在语意相合的原则下,其节率节奏假若出句是二二三,对句也要二二三。出句是二二一二,对句也要二二一二。

“节率对拍”举例:

一洞′玄机′涵日月

二仙′道法′蕴乾坤

(凌泽欣题《古铜梁洞道观》后山门联)

即二二三音率对拍,上下联语意也是相合的。

千寻′峭壁′江烟′锁

半岭′残诗′树色′封

(《钓鱼城护国寺照壁》联)

即二二二一节率对拍,上下联语意也是相合的。

又如:

时′闻′犬吠′红尘客

日′见′溪流′紫色烟

(凌泽欣《酉阳桃花源偶书》颔联)

即一一二三节率对拍,上下联语意也是相合的。

(五)平仄对立

与诗的“声对”相同,对句与出句的平仄声调相对也是联对的重要条件。

“平仄对立”举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更上层楼,看柳暗花明,莺歌燕舞,指点江城诗赋里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欣逢盛世,喜风清气正,国泰民安,重修胜景画图中

(凌泽欣《合川文峰公园正门联》)

关于平仄,是从汉语声调平仄的四声而来。关于四声在诗联中的格律运用问题颇为复杂,另有讲义可知,可见拙著《中华诗词格律及写作常识讲义》第4页《谐声》部分之述。无论古今四声在诗联中的格律运用都只有平仄两声,写诗对联都以平仄两声之调来区分和运用,平仄对立就是平仄声调的相对。平仄声调相对一是指在本句中,音节与音节平仄声调依序次第相对。二是指在本联中,对句与出句的平仄声调相对。

(六)意联

《联律通则》除了上述五对之要求外,还规定在写作对联时要形成意联。即形式相对,意义相联,形对意联。要求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必须要统一于一个主题。

二、宽对规则

《联律通则》在“五对一联”之外还作了一些放宽的规则。对传统联格单列了两章即第二章、第三章专述可以从宽的范围。但是我们对待这些宽泛规格也不用刻意钻研,以水到渠成,瓜落蒂熟为宜。

需要强调的是关于宽对的一些理论不可能在对联入门时得以掌握,只作了解,不必深究,以免钻入牛角尖。初撰时以求工为要,久后,自知宽对之法。

(一)对法放宽

对于历史上形成的联格例如:字法中的叠字对、嵌字对、衔字对,音法中的借音对、谐音对、联绵对,词法中的、交股对,句法中的当句对、鼎足对、流水对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都可视为成对。这些格式中的词性对、结构对、平仄对,可以从宽。

(二)平仄及节率放宽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在句首、句中可以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计节奏。

(三)词性放宽

相对放宽的范围允许大致包括:(1)形容词对动词;(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连绵字互对等常见的对仗形式。(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符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四)巧对放宽

巧对、趣对、借对(借音对或借义对)、摘句对、集句对等也不受严格的联律限制。

三、创作艺术手法

关于对联的创作艺术手法,与诗词创作艺术手法一样,大致有四。

(一)逻辑关系法

并列、转折、递进、连贯、因果、选择、假设等。

(二)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双关、衬托等。

(三)用字手法

析字、隐字、嵌字、同旁、同韵、叠字、拟声等。其中嵌字手法又有鹤顶、燕颌、鹿颈、蜂腰、鹤膝、凫颈、雁足、魁斗、蝉联、云泥、鼎峙、翠锦、晦明等十三格。

我认为,前述手法之(一)的逻辑关系法可取。之(二)的修辞手法可取。盖因逻辑关系法和修辞手法,诗、词、曲、赋无一不用,故对联也宜用之。之(三)的组句技巧法无须刻意研习。之(四)的用字手法初学者不可习,就是联家也不可沉溺于此道。尤其是嵌字手法容易使人误入文字游戏,迷途糊涂。

四、避忌要求

《联律通则》第八条、第十条还对对联的创作避忌有所要求。

(一)忌声调混用

在创作中,可以用今四声,也可以用古四声,但不可今、古声混用。我们可以用古平水韵的“平”声为平声,用古平水韵的“上”、“去”、“入”为仄声;如用普通话四声,其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

(二)忌合掌

上下联用词的意思不可重复。

(三)忌不规则重字

忌对句同位同字。本句有出现等距离位置同字的情况,“自句对”亦然。

(四)收尾的避忌

仄收句尽量忌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五、联法

对联之法大致有二。

(一)集句联

集他人诗词曲联句成联。可以用甲人某句对乙人某句,可以用甲人某句对甲人某句,也可以用甲乙多人句对丙丁多人句。

(二)原创联

联以原创为主。依据自己的学识、见识、身份、修为、气度、水平根据主题的需要创作成联。

一般而言,凡可做律诗者,皆可撰联,若既可做律诗又可做词者,撰联更易。据我个人的认识,所有的对联都可以用“诗句对”或“词句对”形成。

例如:

三江屹立中流柱

尺地横摧上帝鞭

(凌泽欣题《钓鱼城正大门牌坊联》)

这就是“诗句对”,此联是两句七言诗相对。

又例:

翠嶂苍烟万仞崖,看此处,三江拍浪,齐流大海

金戈铁马弹丸地,想当时,众志成城,独钓中原

(凌泽欣题《钓鱼城正大门牌坊联》)

这就是“诗句对”加“词句对”,每联皆由一句七言诗加一句三言词(诗),再加两句四言词(诗)。

再例:

高吟依北斗,杜公秋兴垂诗史

远眺立南门,夔府春光耀峡江

(凌泽欣撰《奉节依斗门联》)

这就是“诗句对”加“诗句对”,每联皆由一句五言诗加一句七言诗组成。

据此而看,在学诗学联的顺序上,还是先学诗词后学对联甚好。如果我们明白了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只要把握了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五对一联”,并且有一些语法知识,就可以创作对联了。

相关链接: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联律通则》)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八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七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六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五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四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三章)

凌泽欣:中华对联入门简明讲义(第一章)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